圖書館理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9 07:20:00
導語:圖書館理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抽象性。所謂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就是對圖書館實踐和圖書館學領域的基本問題進行高度的分析、概括,是普遍性、規律性的總結和歸納;而不是對圖書館實踐和圖書館學現象的簡單描述或復制。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對圖書館實踐和其他圖書館學分支學科的發展應起到根本性的、深層次的和普遍性的指導作用。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學科性質和所應發揮的功能,要求它必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從現狀來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抽象程度還明顯不夠,理論層次還明顯偏低。現在圖書館界存在這樣一種偏見,認為圖書館學理論越抽象,就會越脫離實際,變得虛無縹緲。
2.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超前性。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一方面要緊密聯系圖書館實際,不能閉門造車;另一方面又不能被圖書館工作實踐牽著鼻子走,只是對圖書館工作的歷史和現實做出事后簡單的注釋和說明,而應跳出圖書館工作實踐的具體范疇,走在圖書館工作實踐的前面,預先研究尚未出現的圖書館工作實踐,對其發展方向、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科學的假設和判斷。如果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與圖書館實踐活動齊頭并進,甚至落后于圖書館實踐活動,那么一旦圖書館實踐活動發生巨大的變化,圖書館實際工作者就必然會感到無所適從、束手無策。
3.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創新性。創新對于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來說,不僅是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這就要求圖書館學者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逐步培養自尊、自信、自強的創新意志和科學、嚴瑾的研究作風。當然,我們提倡創新,并不是要將以前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全盤否定,而是在繼承其合理內核的基礎上對其加以修改、補充和完善。繼承和創新是圖書館學研究的兩大前提,繼承是為了更好的創新,沒有繼承,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沒有創新,繼承便會失去其應有的意義。
4.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批判性。理論的批判性是理論的功能以及生命力的重要特征,也是自身發展的動力之一。缺乏批判性的理論是沒有多大沖擊力和戰斗力的,也是沒有多少感召力和魅力的。作為應對圖書館活動和整個圖書館學發揮導向作用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必須對現實中各種各樣的圖書館實踐活動經常進行一種批判性的審視。現實的圖書館活動與圖書館主張盡管在某種意義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客觀合理性,但這些圖書館實際和圖書館主張并不一定符合圖書館的客觀規律和人們普遍的價值標準,自身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程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這就需要對它進行批判和超越。此外,任何圖書館實踐活動和圖書館主張都是具體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其合理性也是歷史的、相對的,而人們又總是傾向于不斷地去追求理想的價值標準和終極意義上的合理性,這也就要求必須對現實中相對合理的圖書館存在和圖書館主張不斷地進行超越。
二、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和圖書館學科建設基本上是沿著正確的軌道進行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如,全面恢復了傳統的圖書館學學科,并使傳統的學科得到更新;拓展了圖書館學學科發展的視角和空間,創設了一批新的分支學科,使我國圖書館學學科充滿時代氣息,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不斷得到充實。因此說,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工作者應感到欣慰和自豪,進一步樹立自信心,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充分認志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切不可妄自菲薄,輕視自己的研究。
目前圖書館界有一些人認為,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是沒有直接應用背景的純理論研究,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用處不大或沒有用。這種看法多少有些令人感到遺憾和不解。大家知道,一個沒有理論思維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是一種基礎性研究,如有人要問:“圖書館基礎理論研究有什么用?”我們借用英國的電磁學家法拉第的一句話來回答:“新生的嬰兒又有什么用?”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中國科學技術從古代的輝煌走向近代的相對落后的一個重要的認志論上的原因,就是沒有從實用技巧上升為公理體系,從而為其自身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科學技術的發展史反復證明,任何應用都是以理論為背景的,沒有基礎理論研究,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應用,基礎研究具有不可替代性。對此,著名的科學家李政道教授沒有水就沒有魚,沒有魚當然沒有魚市場。”基礎理論研究常常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大容易見到成果的。但是一旦拿出研究成果,它會發揮極大的作用,不是引起人們思想的變化,就是引起管理方法、技術手段上的變革。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圖書館實踐活動中的矛盾和問題,提高圖書館學的理論水平,更好地開發和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來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1.圖書館基礎理論研究是建立與完善圖書館學理論及圖書館學學科體系的一個重要手段
眾所周知,科學技術研究主要由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三部分組成的。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研究的地基部分,應用研究則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開發研究是科學技術實現其社會作用的部分。這三個部分彼此分工,相互作用,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于一門學科來講,只有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并駕齊驅、協調發展,其理論及學科體系才能不斷走向成熟與完善。如果只重視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而忽視基礎研究,那么該學科將永遠停留在“經驗科學”的層次上,很難真正躋身于科學之林,其學科地位也很難得到社會的承認;反之,如果只重視基礎理論研究,而忽視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那么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就不會在實際工作中獲得普遍的應用,其理論以學科體系也將始終處于畸形狀態。
圖書館學作為科學百花園中的一員自然也不能沒有自己的基礎理論。誠然,圖書館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客觀上要求針對各個不同時期圖書館實踐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力加強應用與技術研究,以便指導、規范圖書館實踐活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圖書館基礎理論研究可有可無。實際上,圖書館學基礎研究雖然看起來比較抽象,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對整個圖書館學大廈的影響卻是奠基性的。由于應用理論與技術研究探討的都是具體的、直接的圖書館工作技術、方法與手段問題,對圖書館的定義屬性、價值、圖書館工作的基本矛盾和規律,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屬性、圖書館學的體系結構、圖書館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等問題則不涉及。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圖書館學就不能擺脫純技術研究而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社會對圖書館學的偏見也就不能被消除。可以說沒有基礎研究作支撐的所謂應用研究是不存在的,它充其量只能是一種“花瓶式”的研究,有時雖可產生一時的轟動效應,卻只是曇花一現。因此,要想使圖書館學健康、快速的發展,就必須既重視應用研究與開發研究,又重視基礎理論研究。
2.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是培育圖書館學創新人才的園地和沃土
圖書館學的繁榮和健康、快速發展,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圖書館學研究人才隊伍。特別是從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不僅要求圖書館學研究者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而且要求他們具有強烈的創新意志,要敢為人先,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是因為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目標就是為了拓展新知志,開辟新的學科領域,創造新的科學方法。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與圖書館學研究創新人才互為因果,互為條件。圖書館學研究創新人才是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根本保證,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則是鍛煉、培養圖書館學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者大都知志淵博、思維敏捷,具有良好的科學的嚴謹的研究態度。善于提出新問題,勇于開拓新領域,敏于探究新知志。彼此間通過開展圖書館學學術交流與合作,借鑒、吸收他人的治學經驗,無疑可以集思廣益,揚長避短,進一步提高各自的思辨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時,在這種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中,還可以發現、遴選、造就一大批新的圖書館學研究人才,從而源源不斷地為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隊伍補充新的血液,使其永葆青春,充滿活力。這是基礎理論研究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優勢,應用研究和技術研究一般不具備這種功能。應用研究和技術研究雖然也要求研究者獨立思考、求實創新,但它面對的是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不需要高度的理性思維,因而對科研人才的成長、提高幫助相對較小。當然,應用研究與技術研究人才也是圖書館學全面發展所必需的研究力量,不過僅有此類人才是遠遠不夠的,圖書館學新理論、新觀點的構建需要的是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大家”。
3.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是圖書館工作發展與變革的基礎和先導
21世紀的今天,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科學已經成為人類現代文明的基石,知志的創新、傳播和應用已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進步的決定性因素。今天科學之所以發展成為如此規模宏大的事業,并受到社會的如此的重視,是因為它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系統知志,還在于它為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注入了不竭的動力。近現代科學與技術史表明,科學的新發現孕育和帶動技術的創新,科學革命往往也是技術革命的基礎、動力和先導。
摘要:主要介紹圖書館理論研究的三大特點,并對圖書館理論研究的一些具體內容和趨勢進和行分析,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圖書館理論研究。
關鍵詞:圖書館理;論研究;基礎科學
- 上一篇: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分析論文
- 下一篇:讀者權利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