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科學規劃統一布局管理城市

時間:2022-05-02 08:25:00

導語:新形勢下科學規劃統一布局管理城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形勢下科學規劃統一布局管理城市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當前城市規劃管理面臨的問題;解決當前城市規劃管理問題應采取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定地域范圍內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規劃管理,是保證城市各項建設事業有秩序的、協調的發展、目前城市規劃的大體概況、規劃管理的實施手段相對缺乏、規劃管理的公眾參與機制匱乏、要堅持統一協調,確保規劃先行、要堅持因地制宜,保證循序漸進、要突出經濟發展,兼顧環境效益、加強公眾參與,確保規劃公開、要堅持法制建設,確保規劃進程、要突出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個性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城市的有效規劃管理是是一個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是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所以,要建設好一個城市,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統一適宜的布局管理,尤為重要。然而,我國目前的城市規劃管理還存在諸多較嚴重的問題。做好新形勢下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已經成為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本文詳細闡述了當前我國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城市規劃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城市規劃管理;問題;對策

所謂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定地域范圍內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謂城市規劃管理,是保證城市各項建設事業有秩序的、協調的發展,使城市的發展建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一系列有效舉措。由于我國地域寬廣、人口眾多,大中小城市分布極不平衡,導致當前我們在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何做好城市的規劃管理工作,確保建設有特色、有品位,規劃管理規范有效、盡然有序,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當前城市規劃管理面臨的問題

1.1、目前城市規劃的大體概況。近年來,我國掀起了一股城市規劃建設的熱潮,與之并存的是規劃建設中的盲目、無序。具體表現在:城市規劃時間大大縮短,部分城市20年的規劃指標在5年內即已完成,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失去了應有的調控作用;城鄉規劃體制分割脫節,城郊結合部建設管理混亂;部分城市打著改造舊城、消除危房等幌子,嚴重破壞歷史建筑、城市風貌;部分城市規劃建設不善,導致城市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導致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生態遭到破壞;部分城市規劃管理監督約束機構不健全,導致違法建筑現象嚴重;部分城市建設時序混亂,存在先建房后修路等錯誤建設時序,導致建設綠地被大量占用,建筑垃圾大量遺棄,城市生活環境質量嚴重下降;多數城市建筑風格雷同,出現大馬路、大廣場、人工湖、豪華辦公樓等千城一面的現象。

1.2、規劃管理的實施手段相對缺乏。一是城市規劃依法審批管理不到位。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應由政府審批,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法定的審批,城市規劃管理的權威性將受到嚴重挑戰。規劃實施管理依據的不充分,容易造成決策失誤。所以,出現了個別房地產企業隨意改變規劃等違法超建現象。二是城市規劃執法主體管理職能健全不到位。當前,很多城市的規劃執法主體管理職能被肢解,城鄉一體化規劃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致使統一的城市規劃難以得到落實。三是城市規劃和管理的經費投入不到位。目前,城市規劃執法主體履行城市規劃職能所必需的經費,尚未納入財政預算,沒有穩定的來源。規劃工作經費匱乏,每年的規劃編制、新技術應用、城市勘察上的資金投入不足。四是城市規劃人員素質不到位。當前,部分城市存在規劃管理執法力量不足,處罰標準偏輕,規劃執法水平與繁重的城市規劃工作不相適應的問題,城市規劃專業人才亟待引進,城市規劃人員素質函待提高。

1.3、規劃管理的公眾參與機制匱乏。目前,我國多數城市的規劃管理還主要是政府一方的事務,并沒有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聰明才智。對規劃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評價,并沒有形成一個順暢的、有序的表達機制。這也導致我們的城市管理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弊端,突出的表現在部分政府部門過分的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城市規劃管理在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推進整個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應該說,城市規劃管理是社會多元主體追求城市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最大化形成的共識,是一種在矛盾交織的環境中形成的一種公共性、協商性的機制,是一種利用人類的理性對城市資源進行再分配的有效活動。因此,在這種不確定的城市規劃管理大環境下,要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聰明才智。而當前,社會公眾的參與觀念尚未樹立,歸根結底是我們現行的城市規劃管理法制中卻缺乏明確的群眾參與機制程序,迫切需要健全完善。

2、解決當前城市規劃管理問題應采取的對策

2.1、要堅持統一協調,確保規劃先行。城市規劃管理要做到合理布局、特色鮮明,不應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要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市場效益、生態效益等方面制定和實施。總的來說,就是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通盤考慮,綜合協調,做到一張藍圖畫到底,既要考慮城市總體布局,也是考慮城市某個區域的布局。在規劃過程中,可以實行規劃公示制度,建立規劃分級審批制度,保證規劃制定的科學性。同時,讓群眾多了解、監督規劃的實施,可以減少規劃實施時的阻力。

2.2、要堅持因地制宜,保證循序漸進。在城市的規劃管理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著手,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本城市的規劃管理模式。同時,要堅持量力而行,科學合理的確定城市各項建設指標,對一些重大問題,要在綜合調研、深入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切忌倉促拍板,以免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當前,我國部分城市在規劃建設過程中,資源占用大,能源消耗多,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因此,我們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應當把樹立節約、集約的原則,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結構,不斷提高對城市發展可能出現的矛盾的預見性,從而實現城市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3、要突出經濟發展,兼顧環境效益。人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是人類的共同責任,也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基本原則。在城市的規劃管理過程中,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辯證關系。要注意保護城市生態建設,防止污染公害,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保衛城市的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城市的傳統風貌,保護地方的地方特色。在規劃建設管理中,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不能走過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確保城市經濟發展與規劃建設同步進行。

2.4、加強公眾參與,確保規劃公開。城市的規劃管理涉及不同利益主題的行為,政府、開發商、投資者、普通市民等與城市的規劃管理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在城市規劃管理中要完善有關信息公開制度、群眾參與程序,構筑起不同主題都能在城市規劃管理中得到順暢表達的體制機制,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法律上,政府應當設計一些公開城市規劃管理的信息的范圍、時機、方式等制度,保證政府在從事城市規劃管理的行政行為時,能充分聽取有關利益主體的呼聲。

2.5、要堅持法制建設,確保規劃進程。當前,我國行政法制化力度不斷加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法制化進程也應不斷加強。要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城市刮花管理的法制體系,為城市規劃管理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制保障。這種法制體系不是僅僅為政府的行政管理提供便利,也必須為生活于城市的每一個利益主體提供完善的利益保障機制。其中,處于社會的弱勢群體,我們在城市規劃管理中,就要加強對其保護力度。同時,完善規劃管理信息的公開和公眾參與程序,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可持續性。

2.6、要突出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個性。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要根據城市的歷史、人文、自然條件,從城市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標志性建筑等多個方面,充分展現城市的個性特征,精心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要努力在城市的特色、個性上做文章,使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成為創優環境、積聚人氣、推進發展的無形的“金字”招牌。

總之,我們在城市的規劃管理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科學的態度規劃城市,以務實的作風建設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設適宜人類居住的生態、和諧、美好城市。

參考文獻:

[1]王東升,淺談城市規劃管理機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23期。

[2]楊宏山,多元利益視角下的城市規劃管理[J],中國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

[3]孫啟廣,淺談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建設,2009年第8期。

[4]劉偉,淺談現代城市規劃的新思路[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年第1期。

[5]龐春雨,對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的若干思考[J],學術交流,2008年第8期。

[6]劉唯清,城市規劃設計中城市特色的體現[J],現代經濟信息,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