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圖書編輯如何應對數字出版

時間:2022-05-02 11:48:00

導語:談論圖書編輯如何應對數字出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圖書編輯如何應對數字出版

摘要:根據數字出版在中國近年來的發展和西方十幾年數字出版的經驗,傳統的紙質圖書出版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亡的,更多的是數字出版與紙質圖書出版的互相融合和此消彼長。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圖書出版者不能不關注數字出版,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進入數字出版。

關鍵詞:圖書編輯數字出版對策

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給全球出版業帶來巨大的影響。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以出色的快速查詢、海量的存儲、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編輯以及更加環保等特點,一時間風光無限。對此,甚至有人稱:傳統出版已經遭到無可匹敵的對手。未來的出版產業將不再是紙和墨的時代。實際上,根據數字出版在中國近年來的發展和西方十幾年數字出版的經驗,傳統的紙質圖書出版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亡的,更多的是數字出版與紙質圖書出版的互相融合和此消彼長。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圖書出版者不能不關注數字出版,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進入數字出版。

在我們的編輯出版工作中,已能夠時時處處體會到數字化的方式給傳統的出版流程帶來的一些變革。在日常工作中,編輯們已經慣于通過瀏覽網頁尋找新的選題,選擇合適的作者,并通過郵件的方式與作者、讀者溝通,審閱電子版的書稿,采用人機結合的方式進行校對等等。實際上這些變化僅僅是新的數字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帶給我們工作上的便捷與高效。真正的數字出版早已不單單指從網上編輯出版內容,或是把傳統印刷版的東西進行數字化,或是把傳統的出版物發表到網上這樣一些簡單的模式。它帶給傳統出版界的更是閱讀習慣和出版概念上的影響和變革。

1網絡的發展使大量的讀者轉移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在中國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在近十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截至200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人數已經達到了2.53億人。上網已經成為現今全民化的生活方式。上網看新聞、上網查資料、上網閱讀、上網娛樂、上網交際等等。所有原有的信息來源如圖書、報紙、廣播、電視、音像制品,在網上幾乎都可以找到相應的信息內容。網絡的高速發展,使讀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和獲取的信息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這也使得許多讀者不再需要圖書,可以在網絡上便捷地找到他們所需要的內容。并且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2多媒體技術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多媒體技術使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表達方式組合起來表現一個主題成為可能。傳統出版物靜態的文字和圖片無法與之抗衡。這也帶來了讀者閱讀體驗上的一種轉變,越來越多的讀者更喜歡圖文并茂、更形象化的描述方式。繪本作品、圖文圖書的大量出現和流行正是這種轉變的體現。

3論壇、Blog等的出現,給個人作者以個人數字出版的形式,出版不再遙不可及

傳統的出版,需要經過嚴格的作品選擇、審讀等過程。而今,論壇、Blog等的出現。使幾乎任何人在網絡上都有平等地表達自己的機會,只要其作品有吸引力,就能擁有大量的讀者。網絡上各種體裁、形式、內容的作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使得出版傳播自己的作品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傳統的出版傳播概念也將逐漸被顛覆。

作為傳統出版業的從業人員,圖書編輯要從這些技術和方式的變革中找到傳統出版本質上的特征和優勢,才能找到與數字出版相抗衡和相結合的發展方向。

1出版物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是編輯

作品通過作者的創作和編輯的選擇加工才具有了高質量的內容資源。傳統出版物的系統性和權威性是網絡作品無法替代的。

從《第一次親密接觸》到《明朝那些事兒》,通過網絡走紅繼而引起紙質圖書熱銷的例子比比皆是。近來,這類圖書越來越能夠體現編輯的策劃和加工作用?!睹鞒切┦聝骸吩谔煅氖装l,被編輯發現后,陸續出版的《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卷》及后續二、三、四、五和即將面世的六卷,每本都創下了過百萬的銷量。引領了以娛樂方式寫正史的一類史書的寫作風潮。《鬼吹燈》書系,也同樣是在起點中文網首發,后陸續出版至第三季12本,一直熱銷。這些圖書的走紅不僅僅是因為在網絡上的高點擊率,編輯的編輯思想和市場策劃也是其長期熱賣的原因。編輯如果能從選題的大門類人手,選擇合適且可行的作品,通過加工、組合,就能使其成為具有更高質量和具有思維導向的紙質圖書。

在網絡上能夠查閱到的資料可以說是海量的,但是一些專業資料往往沒有紙質圖書那樣具有系統性和權威性,這也正是需要通過編輯的工作實現的。通過專業的審讀和查證,不僅可以杜絕作品中的錯漏,更可以系統地編輯組織基礎的材料,全面系統地反映歷史、人物、社會、經濟、科研的主題。這正是一部分專業讀者的需要。

圖書編輯還要重視一部分網絡的盲點題材,比如幼兒圖書、孕期題材圖書、農業知識圖書等等,一些不適合或不方便上網的人群。他們的閱讀需要也是圖書市場的熱銷門類。

發展傳統出版的優勢,發揮編輯的加工作用,重視讀者的閱讀選擇,都是傳統出版在與網絡閱讀的競爭中把握機會的法寶。

2出版物也可以和新的技術相融合,以新的方式得以展現

數字化的閱讀方式即一般說的讀電子書,在我國網絡出版的初期最早數字圖書館得以應用。電子書具有很多特性,如包含多媒體資料,具有查閱、搜索、條目自動生成、數字標簽等工具。讀者可以同時賞閱除文字以外的圖片、音樂、視頻內容,可以直接通過搜索查閱要找的資料而不需要全書翻閱,可以一次性獲得書中所有與關鍵詞相關的條目信息,可以自行在某段落某章節上加上獨立的標簽而在后續工作中更方便地進行分類使用。這樣的電子出版物不是照搬紙質圖書,而是充分挖掘圖書資源,同時重視電子出版物的互動特性。

例如,關于旅游的圖書可以在原有的文字和圖片的基礎上加上當地民歌和風景視頻資料;字典辭典類的圖書可以加上查閱、搜索、條目自動生成的軟件功能:學術圖書可以自行連接到相關的數據庫辭條,并提供讀者加注標簽的功能等等。配合不同的圖書提供不同的數字化閱讀方式,是真正能服務于讀者,并使紙質圖書進一步得以擴展的發展方向。

3紙質出版物也能乘數字出版和網絡發展的東風得以快速地傳播

運用網絡開展圖書的宣傳營銷活動已很常見。出版物在網絡中的宣傳營銷活動應該是有計劃的整體工程,貫穿整個圖書周期。從前期的圖書預告、預銷售到后期庫存積壓圖書的銷售,網絡的運作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相對于傳統的營銷模式,其效率更高,投入更少,關鍵是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圖書宣傳、銷售、回款路徑。例如,在當當網上,圖書的在銷品種數超過任何一個最大的單體書店,日均瀏覽量達4040400個頁面。網絡書店的圖書銷售周期是遠遠超過門市書店的。前期可以開展預售,如最近《明朝那些事兒·六》在當當進行預售,而正式發售時間為11月16日,在此之前訂書的讀者都可以享受折扣和簽名本的優惠。這種方式帶來的是人氣和銷量的雙豐收。而在圖書銷售的中后期,特別是對于那些長銷卻不暢銷的圖書、那些有市場但不能迅速引起關注的圖書,網絡幾乎可以說給予了“新的生命周期”,使其在出版社可以接受的庫存周期內都能進行銷售,而不會因為上架周期的結束而結束其銷售周期。

在網絡上建立讀者俱樂部也是聚集讀者和宣傳營銷的很好的方式。以圖書為基礎建設的網站已越來越多,“我愛哈里波特網”“圈子圈套——白領職場圈”都為我們展示了圖書與網站建設互動雙贏的良好前景。以“圈子圈套——白領職場圈”為例,長江文藝出版社并不是首發《圈子圈套》一書的出版社,但當他們將《圈子圈套3終極篇》及全套書的出版權拿到后,其責編就以這套圖書為基礎創建了該網站。網站以一本書、一系列圖書的內容、相關信息等吸引一群讀者,通過這種吸引力維系一個讀者群體,并將圖書的文化擴展開,形成一個完整的白領文化生活圈。在這些圖書網站上瀏覽的讀者群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圖書相關信息,獲得更好的注冊會員服務,更可以與有相同經歷和相近興趣的人交流,并將這種交流延伸至現實生活中。這種方式已經脫離了傳統意義上的讀者俱樂部的建設,更是圖書外延發展的模式。

除了以上的各種形式,圖書編輯參與網絡出版的工作還可以有很多,許多新的模式還有待探索和開發,不過所有這些都繞不過版權和網絡傳播權的問題,不管采取以上何種方式將圖書與網絡出版進行結合,都要事先解決好版權的問題。版權的問題分兩方面,首先是作者的著作權,來自網絡及向受眾傳播的內容必須確定擁有完全著作權的作者,且其已經以合同的方式向出版社授權,授權以某種方式使用其作品;另一方面由于數字化資源的易復制性。必須有技術能力防止各種形式的網絡侵權行為的發生。網絡出版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版權問題。給作者及出版社都帶來了利益的喪失和不好的影響。在網絡出版以后的發展中,只有妥善地解決好版權問題,網絡出版才能更健康有序地發展,與傳統出版的結合也能獲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