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心理健康自身保護

時間:2022-09-16 05:45:00

導語:干部心理健康自身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心理健康自身保護

摘要:心理健康是干部素質的基本要求。由于現代社會環境的復雜性,工作、生活壓力的加大,以及領導干部對情緒的調節能力比較低,導致出現各種心理問題。要改善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狀況,最根本的是要提高領導干部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能力。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不適壓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維護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人們的活動方式、思維方式正發生巨大變革,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壓力日益加大,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也逐漸增多。領導干部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從事國家和社會的管理活動,工作相對復雜,比一般人擔負的責任更多,由此所產生的心理負擔更重。所以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

一、領導干部心理健康維護的重要意義

(一)領導干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是黨中央的戰略舉措,而和諧社會里面就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上的和諧,以及每個人自身心理的和諧。季羨林老先生曾經對總理說: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的和諧。和諧的基礎是家庭和諧、鄰里和諧,但如果個體不和諧,怎么可能家庭和諧、鄰里和諧?所以人只有個體內心的和諧,才是和諧的最高境界,才是終極的和諧。

(二)健康的心理是領導干部積極投身工作的前提。

從領導科學的角度看,一件高效率的工作往往是科學、藝術、技巧和人的某些心理屬性的結合。對領導干部而言,領導的過程就是使被領導者心甘情愿地、群策群力地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努力施加影響的活動過程。通過健康、有效的心理影響、暗示,可以使雙方樂意、熱情并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工作中,從而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三)心理健康是領導干部應對競爭、成就事業、獲得幸福的重要保證。

在機遇、挑戰、危機、困惑面前,作為領導干部要使自己更加堅強。當機遇到來的時候,當對工作進行挑戰的時候,當出現危機的時候,必須要用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心態,知難而進,永不退縮,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體驗人生的樂趣。

二、領導干部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一)各級領導干部中常見的心理不適癥狀

1.“職業倦怠”現象。主要表現為情緒性耗竭癥狀,是心理疲勞的主要特征。表現為對群眾沒有感情,對工作沒有激情,缺乏應對問題的勇氣和化解矛盾的辦法,時常有挫折感和無助感。

2.“能力恐慌”問題。面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相當一部分領導干部中存在“能力恐慌”的問題,他們有的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有針對性地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有的則憂慮焦急,在工作上表現為急躁情緒,遇事容易遷怒于他人,甚至在一些公開的場合不能冷靜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情緒問題嚴重。

一是情緒焦慮。領導干部焦慮表現為急于升遷、急于表現,往往“一個板凳還沒坐熱”就開始經營下一個“升遷”計劃。有的基層領導干部面臨如大面積拆遷、群眾集體上訪、班子工作效果不理想等情況時,精神緊張,急躁易怒。

二是情緒抑郁。由于繁重的工作壓力和復雜的工作環境,導致一些領導干部喪失了對工作和生活的信心、勇氣和樂趣。感覺做任何事都不如意,生活中好像沒有什么值得去追求。人會感到莫名的情緒低落和消沉,且遲遲難以恢復,甚至會變得孤獨和自封。他們把環境、自我和將來都看得一無是處,有的人甚至產生了厭世的念頭。

4.是心因性疾病。領導干部由于長期的心理痛苦而引發身體的不適。主要表現為反復出現頭痛、胸悶、心悸和心血管、胃腸道不適等等。

(二)領導干部心理問題的原因

1.壓力大

(1)工作壓力

一是工作的特性。我們現在處于轉型期,各項工作都要創新,崗位本身帶來的要求非常多;自身的能力、所學的知識和崗位發展的需求有一定的距離,導致工作上的壓力非常大。有個學者叫勞倫斯?彼得,他發現在行政系統中,往往有些崗位被不稱職的人占據,這個不稱職的人并不是跑官買官的人,而是由于他在基層工作優秀,被提拔上領導崗位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他的極限,一旦超過極限,就會表現為不稱職。這種現象叫做彼得高地。

二是工作的超載。領導干部一方面要處理各種復雜的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又要完成各項工作指標,面對上級的考核、下級的評價、同級之間的比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三是工作方式單調枯燥。上班就是開會,就是寫材料,就是應付各種名目的檢查、評比、考核、驗收、評優、排行榜,還有接待。

四是晉升遲緩。有的領導干部看到資歷并不如自己的人得到提拔重用,自己仍“原地踏步”,既不能“跑官要官”,又沒有勇氣“毛遂自薦”,因此對群眾沒有感情,對工作沒有熱情。

五是工作中的競爭。工作中的競爭和流動會帶來不安全感,有時甚至產生你不希望看到的結果。當期望和現實發生矛盾的時候,人就會有一種挫折感。

六是人際關系緊張。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上司、同事、部下關系不和諧也會導致工作壓力。

七是工作和家庭的沖突。這一點往往是女性領導面對的比較多,她們面臨著雙重角色的調整,兼顧工作同時還要兼顧家庭。

(2)生活壓力

領導干部作為人,他們也有家庭,也有妻子兒女。由于他們必須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應酬中,無暇顧及家庭成員的感情,影響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從而使一些干部在內心承受一種愧疚感,導致在家庭關系中產生不和諧,甚至出現一定的危機。此外,整個社會的不確定性在增加,生活應急事件增多,導致某些干部內心的混亂、沖突。這種來自家庭的壓力也給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帶來危害。

(3)社會壓力

由于目前我國社會的政治體制、社會機制正處于轉型期,一些改革方案還不夠成熟、不夠健全。干部在發展與責任的雙重壓力下,還要再分出相當大的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應對我國特有的官場關系和社會關系,這對干部無形中造成很大的社會壓力。

心理壓力還來自社會比較。我們每個個體都生活在社會群體中,社會成員之間很容易有社會比較,這種比較就會引發心理的失衡,甚至導致心理問題。

2.心理承受能力低

所謂心理承受能力是個體對逆境引起的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的承受與調節的能力。主要是對逆境的適應力、容忍力、耐力、戰勝力的強弱。心理承受能力低是領導干部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樣的壓力有的領導能夠承受,并能很好的疏解,而對有的領導則可能導致心理的不健康。

三、領導干部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方法

(一)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領導干部要端正自己對待權力、地位、金錢、利益、政績等的態度,通過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金錢觀、利益觀、政績觀等,保持一種健康、平和、淡定的心態,擁有健康的身心。比如對待權力,權力觀的實質是世界觀問題。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手中的權力。權力是什么?權力是服務、是責任、是義務。權力和義務、責任是統一的,有多大權力,就要履行多大義務,就要承擔多大責任。

(二)掌握情緒調節方法

負面情緒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產生的,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會產生破壞作用。由于領導這個特殊的職位,會遇到許多普通人遇不到的麻煩和問題,所以領導干部產生負面情緒的可能會多于常人。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學會調整情緒,保護自己,避免出現健康問題。

1.宣泄法

弗洛伊德認為,壓抑不是從根本上處理負面情緒的好方法,要讓情緒有適當的宣泄機會。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這個事件是正性還是負性,對人的心理沖擊是一樣的。所以人的情緒,無論是喜怒哀樂,都需要渲瀉出來。但是宣泄的渠道要合理。不安全、不合理的宣泄渠道,會給自己和周圍的親人、朋友造成一定的傷害。合理的宣泄渠道有傾訴、哭泣、運動等等。

2.心理換位法

有的不良情緒是由于自己抱怨別人引發的,如抱怨同事處理問題不當,抱怨下屬辦事無能,抱怨上級領導不支持等,越是抱怨,情緒越糟糕。其實這是缺乏換位思考能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作為領導學會換位思考很重要。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對方的想法、處境和難處,就會多一些理解、諒解和同情,自己的心情也就舒暢了。

3.轉移注意法

當不良情緒特別是憤怒情緒爆發之前,或者是氣涌心頭之時,設法把注意力引到別的方面去。如跑步、游泳、疾走、打球、下棋、聽音樂、看電影、讀報紙、外出旅游等。

4.放松法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形成緊張反應,這時就需要放松。放松方法有三種,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

6.滿灌法

當我們碰到不開心的事,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想它最壞又能怎么樣,把最嚴重的、最壞的后果擺在面前,這種方法的重點在于減輕和放松焦慮、恐懼者的精神壓力。

7.自我暗示法

當自己處于消極情緒困擾時,通過語言暗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不良情緒。比如盛怒時,在內心用語言暗示自己千萬不要發火,發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煩惱時要對自己說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別著急;沖動時提醒自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等。

8.升華

升華就是變壓力為動力。情緒是有能量的,把這個能量引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上去,讓它具有建設性、創造性,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利,這叫做升華。就是把受挫而產生的不良情緒引向崇高的境界,將其強大的心理能量加以疏導,凝聚到學習、工作或生活中。

9.理智

其實最主要的情緒調節是靠理智來調節,靠理智來駕馭自己的心態。怎樣才能有理智?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提出一種合理情緒療法。簡單的說就是你的情緒不好,是因為你的認識不合理,當你的認識改變了,變得合理了,你的情緒就好起來了。

總之,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需要社會的關注,也需要領導干部自己提高駕馭心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