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立法管理建議思考

時間:2022-12-10 11:33:00

導語:圖書館立法管理建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立法管理建議思考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目前公共圖書館發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從依法治國方略、讀者權利、公共圖書館發展等方面對圖書館立法迫切性作點地思考

【關鍵詞】圖書館圖書館立法

我國圖書館事業自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圖書館數量增多,基本實現縣縣有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的設施建設和自動化建設也有相當大的提高,有的還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等都有大幅的改善和提高;圖書館圖書情報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極為迅速,現在全國已有5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了圖書館學、圖書情報學、信息管理學等專業,同時社會對圖書館的要求也提高了。目前,我國的圖書館事業伴隨著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到來,正朝著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問題也不少,許多問題還不容忽視。例如,長期以來,我國圖書館事業由于整體事業與分散管理的矛盾,在現行體制上所形成的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各自為政、難以協調的局面,已嚴重地制約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經費不足,人員素質偏低,以及在資源共享建設中暴露出來的許多矛盾,都大大地限制了圖書館事業向前發展的速度。因此,制定中國圖書館法,把圖書館事業納入法制建設的軌道,顯得愈來愈迫切。

1、圖書館立法是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客觀需要

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既然實行依法治國方略,那么各行各業的發展就都要依據法律來行事。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我國的文化、教育立法已越來越為國人所重視。由此,人們對圖書館法制建設,尤其是圖書館立法的要求愈加強烈。圖書館法是調整圖書館社會關系、人際關系的基礎和保障,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社會大環境中人是主體,即無論法律調整哪一種關系,必是以人為主而進行的,圖書館也是如此,即政府和圖書館的關系,圖書館員和讀者的關系等,這些關系的調整僅靠有關規章、制度是完全不夠的,因此,圖書館立法是我國依法治國的一部分,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客觀需要。

2、圖書館立法是保護圖書館讀者權利的需要

為了規范圖書館工作,各地行政主管部門都相應制定了一些條例、規定,但其只是就公共圖書館的性質、方針、任務、主要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作出的粗線條的原則性規定,而沒能在提高讀者的法律地位、讀者平等利用圖書館資料的權利方面作出規定;每個圖書館制訂的規章制度,都是圖書館單方面制定的,在制訂的程序中沒有讀者的參與;現行制度都是遵循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思路,以藏書為本位,著重保護藏書不受損失,對讀者而言只有遵守制度的義務,沒有規定讀者應該享有什么樣的權利保障,讀者的合法權利只停留在道德的范疇,沒有提升到法律的層面上;在“以文補文”的政策引導下,圖書館都在開展創收,以彌補辦館經費不足,創收工作中向讀者收費是否有法律依據?服務中讀者作為文獻信息消費者的權利是否受到侵害?受什么法律保護就成為主要問題。

民法認為權利是中心范疇,義務是權利的伴生物。市場經濟是主體地位平等的經濟。現行的規章制度是從保護藏書的角度出發,過分強調讀者的義務,而忽視了讀者的權利,以致影響了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積極性,所以,讀者權利必須以法律規定。讀者所享有的作出某種行為的權利在結構上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讀者平等利用圖書資料的權利;讀者請求圖書館履行義務的權利;讀者在接受服務時有安全保障的權利;讀者有獲得正確的文獻信息的權利;讀者有自由選擇文獻信息和服務方式的權利;讀者有向圖書館提出文獻信息和服務質量意見的權利;如果讀者權利受到損害,有訴訟請求法律給予保護的權利。

3、圖書館立法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

轉貼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還相對緩慢,原因是動力的不足,這里的動力主要包括經費和人才。

3、1經費不足是公共圖書館發展動力不足的首要原因。經費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基礎,經費不足是每個圖書館工作者都能體會到的問題。目前公共圖書館事業面臨的許多問題都與經費不足有關,如對傳統的技術改造、現代圖書館的建設等等問題。要解決僅僅不足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國外的一些作法比較可取,那就是立法。法律手段是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它規定國家、社會對公共圖書館發展的責任,確保公共圖書館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規定財政收入中的百分之幾應拔給公共圖書館建設,這就確保了公共圖書館經費的來源和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權利、義務以及利益等。所以,多年以來在有關公共圖書館立法問題的研討中,人們往往希冀公共圖書館法能夠明確規定政府向圖書館事業經費投入的“比例數”,甚至把有沒有此類規定視為圖書館立法有無實際意義的標志。

3、2人才匱乏是圖書館發展動力

不足的另外一個原因。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要仰仗人才,而公共圖書館的清貧卻又留不住人才,這里有人才培養機制、管理機制的問題,也與圖書館的作用、社會地位有關。而從公共圖書館的立法上,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通過立法規定,明確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的要求,規定工作人員的學歷、職稱的結構,確定編制,制定培訓機制、獎勵機制等,以此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引進人才,鼓勵人才脫穎而出。

4、結束語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社會各界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認識、重視程度普遍提高,對立法工作寄予了很高期望,國家財力也具備這樣的能力,推進立法、為圖書館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的時機已經成熟。國家文化部有關負責人日前也表示,“十二五”期間,文化部將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規章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公共圖書館法》立法進程。我們相信圖書館立法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