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公關管理與我國行政管理創新

時間:2022-03-14 03:15:00

導語:淺談新公關管理與我國行政管理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新公關管理與我國行政管理創新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曾經主導西方公共行政領域近一個世紀之久.并被譽為是行之有效、甚至是最佳的傳統或稱主流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環境的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其賴以建立的兩大理論基礎一威爾遜和古德諾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論和韋伯的科層管理論均無法回答和解決政府所面對的日益嚴重的問題和困難:政府財政危機,社會福利政策難以為繼,政府機構日趨龐大臃腫.效率低下.公眾對政府能力失去信心。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英美兩國應運而生.并迅速擴展到西方各國與以往傳統的公共行政框架內進行的變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對現存行政管理體制和方式進行某種程度的局部調整。或僅僅是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減少行政費用開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對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種全面清算和否定。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

20世紀80年代至今.西方各國相繼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促使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轉變。西方國家的新公共管理運動涉及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活動的各個方面.改革的基本主線是重新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其主要內容有:第一,政府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公共服務供給領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政府權威與市場交換的功能優勢融合。從而提高政府功能輸出的能力.形成一種供給公共服務的新制度安排政府不再是發號施令的權威官僚機構,而是以人為本的服務提供者.公民則是享受公共服務的顧客。第二.政府角色定位,由“劃槳”轉為“掌舵”新公共管理認為,在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中。政府職能有不斷擴張的沖動.直接導致了職能膨脹、機構擴大直至臃腫新公共管理傾向于把決策制定(掌舵)和決策執行(劃槳)分離的體制為了實現兩者分離新公共管理主張政府主要集中于掌舵性職能,在公共行政中.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執行政策。第三.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新公共管理主張用市場的力量來改造政府在公共部門中引入市場機制.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公共部門機構之間展開競爭.讓更多的私營部門、非營利組織參與提供公共服務.以節約成本,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務供給的效率。第四,改造公務員制度,創建新型政府。新公共管理運動主張對部分高級公務員應實行政治任命.讓他們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不僅能使公務員盡職盡責地執行政策.還能使他們以主動的精神設計公共政策.發揮政策的社會功能要轉變政府的價值觀.使政府從公共管理者轉變為企業家,盡可能學會通過花錢來省錢、為獲得回報而投資。第五,企業管理方法的引入西方國家在行政改革的實踐中廣泛引進企業管理方法,并用企業管理理念來重構公共部門的組織文化“新公共管理”中的項目預算、業績評估、戰略管理、顧客至上、產出控制、人力資源開發等主要源于私人部門的管理實踐,出現了公私部門管理在理論和方式上的融合。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我國行政管理改革的重點

(一)強化政府公共服務意識和樹立公共服務理念

強調顧客至上與服務意識是新公共管理運動的~項重要內容新公共管理提出的顧客滿意原則認為:政府不是高高在上、自我封閉的官僚機構,而是對社會公眾負責任的“企業家”而企業家式的政府應該視公民為“顧客”.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提供優質服務由于長期受封建傳統和主體中心主義權利體制及運行機制的影響,導致我國政府凌駕于社會之上,政府重管理、輕服務,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淡薄。官僚主義嚴重等現象難以根除。“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就是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官僚主義現象的真實寫照這些都與我國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沒有擺正自身位置.沒有正確處理好政府與社會關系密切相關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顧客導向.為公眾提供無縫隙服務的理念對于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我國公共部門尤其是政府的改革必須由官僚機構向公共服務管理機構轉變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其基本標志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各級政府的神圣職責和全體公務員的基本準則.作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標準我國政府及其公共服務人員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做一個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管理者、服務者.并逐漸培養自己的服務意識和樹立公共服務理念,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二)合理劃分政府的決策職能和管理職能

新公共管理明確提出了政府的職能是掌舵而不是劃槳.進而將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務分開.從而調整和優化政府職能由于受傳統行政理念的影響.我國政府公共管理承擔著雙重角色:既“掌舵”也“劃槳”:既制定公共政策又包攬所有的公共服務。這種做法缺乏競爭壓力.不僅容易出現供給低效率、尋租與腐敗的問題,而且還容易造成政府機構臃腫.職權交叉的問題。為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組織在公共服務過程中應該把制定政策和具體操作的職能分開政府組織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宏觀方面的“掌舵”【決策),至于具體的“劃槳”(執行)職能應交給市場和社會力量去完成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個實干的政府.也不是一個執行的政府.而是一個能夠治理的政府,并且是善于治理的政府。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在以轉變政府職能為中心的行政體制改革過程中,借鑒西方新公共管理中有關政府職能轉變的成功經驗,為我國建設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內在要求的行政體制服務

三、總結

總之.新公共管理是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在西方社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國的行政改革中,要充分借鑒其優點.摒棄其不適合我國國情之處,使之對我國的行政改革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