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企業存貨內部控制

時間:2022-03-05 01:05:00

導語:淺論企業存貨內部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論企業存貨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作為一種管理工具,貫穿于企業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在維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保證管理、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存貨是資產的構成部分,是企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及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供耗用的物料,主要包括庫存商品、產成品、半成品、在產品、原材料、燃料、委托加工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由于存貨屬于流動資產,在流動資產中所占比重最大、品種多、受市場因素和生產經營計劃影響較大,而且流動性強,經常處于不斷銷售、耗用、購買和重置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下能夠規律地轉換為貨幣資產或其他資產,但長期不能耗用或銷售的存貨,就有可能變為積壓物品而降低價值,從而造成損失,所以存貨的內部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對存貨的需要,降低存貨相關成本,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就必須采取有效的內部控制。

一、建立健全企業存貨的內部控制制度

首先,為企業規范經營管理,控制風險,保證經營業務活動的正常開展,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管理需要,制定一整套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各層面、各環節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并不斷健全其內部控制制度。為了保證存貨業務控制目標的實現,企業應建立存貨內部控制制度,如實行嚴格的內部牽制、職務分離控制制度、儲存保管制度、盤存控制制度、計價方法控制制度等。其次是對存貨內部控制制度貫徹執行的監督制度,制定對存貨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控制制度,加強監督檢查。

二、加強存貨各個環節的內部會計控制

存貨的內部控制包括兩大控制系統,一是存貨的實物流程控制,二是對實物價值變動記錄程序的控制。

(一)加強對存貨實物流程的控制

存貨業務的基本流程具體包括存貨預算、采購、驗收入庫、存儲保管、出庫、處置、退回、盤點清查等環節。

1.實行全面預算,加強預算管控。企業的各部門尤其是各主要耗用存貨的基層單位,必須懂得經營管理,精打細算,把每道工序、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納入預算管理。

首先,要考慮存貨品種的控制,應根據客戶的訂單、存貨需求預測等,分析和制定存貨的品種決策,考慮企業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影響,決定材料的品種和規格,并考慮是否有相應的替代品,以滿足緊急時的需要。二要確定存貨的數量結構。一定數量的儲備是必要的,要用最經濟的辦法實現合理儲存。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分析內部和外部諸多因素來確定存貨儲備定額水平的高低。這些因素包括:(1)本企業生產經營用料的數量、均衡程度和存儲能力。(2)供貨的保證程度和生產的穩定程度。貨源充足,供貨越均勻,生產一直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儲備定額就可以低些。(3)存貨本身的特點。貴重的、不易儲存的、體積較大的存貨,儲備額就應相對低些。(4)運輸距離與運輸條件。供需雙方距離越近,交通越方便,運貨限額越低,儲備定額就可以越低。(5)存貨的結構。從被儲存存貨的不同品種、規格、花色的儲存數量的比例關系對存貨的儲存總量進行合理判斷,尤其是相關性很強的各種物資之間的比例關系更能反映儲存合理與否。由于這些物資之間的相關性很強,只要有一種物資出現耗盡,即使其他種物資仍有一定數量,也會無法投入使用,所以要考慮到其擴展性。三要對采購批量進行控制。因為每一次的采購都需要發生一定的費用。費用的多少取決于單位時間內訂貨和生產的次數。次數越少,費用越省。但訂貨的次數少,又會使得每一次的采購量增大,所以采購量取決于合適的訂貨量和訂貨點,必須使訂貨費用同存儲費用兩者之和為最低。四是存貨投入量的預算。投入量應考慮企業生產經營的情況、生產過程中的用料控制標準、存貨保管的要求,可以分批、限額或一次性投入。

預算必須報最高管理層審核批準后實施,任何人未經授權不得擅自批準。

2.加大存貨采購與驗收控制。企業應建立采購與驗收環節的管理制度,對采購方式確定、供貨單位選擇、驗收程序等作出明確規定,確保采購過程透明、有章可循。應由獨立的采購部門負責,根據采購計劃或經相關部門、管理層審批批準的請購單進行采購。對于超預算和預算外采購項目,應當建立嚴格的請購審批制度,明確審批權限,由審批人根據具請購權的部門及實際需要等對請購申請進行審批后方可進行采購。采購時應慎選供貨單位,要在了解了各供貨單位的信譽和財務狀況,審核其供貨條件,其中包括價格、運費、運貨能力及維修服務能力等后,采取由采購、使用等部門共同參與比質比價的程序,并按規定的授權批準程序擇定供貨單位,簽訂合同或發出訂貨單或采用市場采購方式進行采購。

對于運抵的貨物,倉庫工作人員應根據交貨單的內容和既定的驗收制度等對物品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到貨時間和其他相關內容進行檢查驗收,特別是貨物的質量是否達到相關標準。驗收時必須嚴格,并認真填具驗收報告。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和人員,并查明原因,及時進行退貨、違約等處理。符合要求的予以入庫,填制多聯入庫單據。3.存儲保管控制。對于存放于倉庫中的物品,首先應建立清楚完整的臺賬和物卡,對存貨進行詳細的記錄,有專人負責,并通過保管責任考核其業績。倉庫保管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倉儲規章制度執行作業,維護好存貨的質量、安全和完好。在保管過程中,一要協調好物品的數量,使存儲的物料保持最低的必需限度,以節約成本,但同時及時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二要對所存物料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儲備量低于安全量時,應及時匯報,以便及時采購補充。三要有效利用倉庫的空間,以有效的空間達到合現的最大化存儲量,節約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四要有對倉庫的巡查和對物料的抽查制度,定期清理倉庫中的呆滯和不合格品。另外,非經授權的人員不得入庫,以保證存貨的安全與完整。

4.存貨的出庫控制。倉庫保管人員應根據經過審核的各領用物料部門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填制統一的領料單進行發料。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發料。對于超額或計劃外的領料,應有經過相關部門和領導的審批。發料時應辦妥出庫手續,進行相關的會計記錄,并做到準確、訊速及時發料,不影響生產經營。

5.領用退回控制。假如生產經營領用的物料有退回的,應填制退料單,對所退物料質量、數量等進行驗收后接收,進行賬務處理,并查明退料原因,再通過分析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6.盤點清查環節控制。為加強存貨管理,有效避免存貨積壓或短缺給企業造成損失,保證存貨的賬賬、賬實相符,發現差異,及時查找原因,分清責任,達到盤存控制的目的,企業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專人對存貨的庫存情況進行清查盤點,編制盤點報告,并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

(二)對存貨價值變動記錄程序進行控制即存貨使用的控制。

企業應建立成本會計控制制度,會計部門根據本企業存貨的特點從采購成本到生產成本實施全過程控制。即以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為核心,制定成本計劃、定額或控制目標,對各領料單位使用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將生產控制和成本控制有機結合起來。對于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如生產任務單、領料單、入庫單等憑證資料匯集到會計部門,由會計部門進行審查和核對,了解和控制生產過程中存貨的實物流程,同時會計部門設置相應的會計賬戶,會同有關部門對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進行核算和控制。通過成本核算和獎懲考核控制生產經營單位用料,促使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節約意識。通過成本分析,針對現狀,確定下一步的相關控制措施。

三、加強對存貨內控的監督檢查

為了使存貨內控制度能有效運行,企業應當建立并健全對存貨業務的監督檢查制度。組織檢查機構或指定專人,明確檢查職責權限,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對存貨控制進行日常的檢查和監督,可以抽取有關存貨的會計記錄憑證如采購計劃、明細臺賬、出入庫單等來分析單位存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及具體執行情況;通過實物盤點,并與賬面記錄對比,檢查單位存貨的保管、盤點制度的嚴密性等,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存貨內控中的薄弱環節,應當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和完善。

四、加強存貨的回收復用,進一步提高存貨的使用效率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存貨的利用價值,減少浪費,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應當建立存貨回收復用、修舊利廢規章制度,加強存貨的使用及回收修復使用管理。

五、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全員內部控制意識

內部控制制度五要素中的控制環境也很重要,它由反映最高管理當局、董事和企業所有者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態度的各種控制行為、政策和程序組成。內部控制結構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完成的,為企業提供了自律架構,樹立員工的控制意識和企業文化的氛圍。企業的誠信原則、道德價值觀、員工的素質、企業文化等對內部控制結構的效果有重要影響,所以應從根本上從思想上強化資產的內部控制,節約使用資產的意識,以達到最理想的內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