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系運用體驗式教學研討
時間:2022-02-17 07:45:00
導語:工商管理系運用體驗式教學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用人單位選擇畢業生的首選條件已經由學歷向應用“能力”轉變。因此,作為實踐性和創新性極強的工商管理專業,其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應主動適應社會的這種轉變,從而從根本上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然而現在許多高校在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中,依然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幾乎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會因為缺乏“動手”的經歷,無法想象和理解所學習的內容,從而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錯過良好的就業機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運用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具有較強應用能力的面向生產管理第一線的應用性人才。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一)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差
傳統教學模式在上課期間教師通常高密度地講解,很少有啟發性的提問,學生也很少有獨立思考和提問的機會,從而走入了滿堂灌的誤區。這直接導致學生產生機械的記憶理論知識的學習方法,從而引起教學質量下降,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學生主體地位缺失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是一種以“講授——接受”為主的單項知識傳授過程。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往往是“填鴨式”的滿堂灌,雖然能在短時間內使學生獲得較多的信息,但卻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實踐性教學環節形式簡單
由于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投入不足、對學生將來從業的崗位技能了解不深入,大多數工商管理專業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設計比較簡單,主要為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形式。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缺乏關聯性和針對性。
(四)教師實踐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大多數為應屆畢業的研究生,多數都沒有在企業中任職的經歷,幾乎沒有管理的實踐經驗,掌握的“管理技能”均為學生時代所學習的間接經驗。雖然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但明顯無法滿足工商管理專業的高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要求。
二、體驗式教學的含義及優勢
(一)體驗式教學的含義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形式,在真實或虛擬的環境中讓學生通過體驗去感知、理解、領悟、驗證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獲取理論知識的同時做到觀念、判斷、技能的自主形成與主動掌握。
(二)體驗式教學的優勢
1.多樣的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講授——接受”為主的單項知識傳授過程,教學方法非常單一。對于實踐性非常強的工商管理專業來說,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在課內實訓、課外實訓和畢業綜合實訓三個方面實現“從體驗中感悟”、“在模擬中升華”、“于實踐中應用”。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管理游戲、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專題講座和沙盤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實現課內實訓,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創新潛能和鍛煉管理能力的目的。
2.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是平等的互動關系,強調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參與形成體驗,從而完成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為學生創造條件和設定情景,讓學生作為主體去體驗、探索和創新,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3.綜合的能力培養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間接經驗的傳授,忽視直接經驗的獲得。而體驗式教學則強調通過自身的體驗和親歷來建構知識。在體驗的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通過體驗增強學生團隊精神,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溝通能力、競爭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以滿足現今企業對學生的要求。
三、工商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的探索
(一)體驗式教學的實施條件
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的體驗式教學,對于實施的高校在教師、學生、相關軟硬件和實習基地等方面均需具備一定的條件:
1.授課教師能力的要求
體驗式教學法非常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實踐活動,因此作為教師除了要具有深厚的學科理論功底和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外,還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管理技能水平,甚至要求教師有在企業中任職的經歷。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需要準備大量的教學資料,查閱相關的實事信息,并與學生廣泛交流,對學生進行引導,還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對教學重點進行總結和提煉,只有這樣才能在實施體驗式教學法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提升學生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否則課堂教學就很難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
2.調整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主要以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方法,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缺少主動學習的習慣和理論知識運用的能力,而體驗式教學法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建設企業實習基地
工商管理專業的許多課程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課堂上理論的講解、案例分析、角色演練都無法使學生獲得實踐能力,原因在于課堂上沒有真實的環境和對象,這些課程最佳的學習方式莫過于在企業中學習。
(二)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實施中應注意事項
1.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
雖然體驗式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強調實踐活動,但是并不排斥理論學習,而應是兩者的結合。同時,體驗式教學模式需要大量的時間,也決定了在授課過程中不可能只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
2.充分發揮體驗式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
體驗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各有其優點和科學性,但是同樣也具有局限性。在工商管理專業各門課程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并不排斥傳統教學模式,而是強調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互補。在課程的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使他們統一于現實的教學過程之中。
- 上一篇:為服務業發展輸送合適的人才策略
- 下一篇:中西部大學工商管理雙語教學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