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2 09:55:00

導語: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本文闡述了傳統服務方式面臨的挑戰、數字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特征,以及在數字時代圖書館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圖書館數字化網絡讀者服務

當今社會,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大力推動下,人們正邁向有序的信息空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以信息資源共享為目標的新領域---數字化圖書館時代。這時圖書館的外部信息環境及內部機制正發生著重大變化。在這一轉變中,如何認識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發展趨勢,有效提高讀者服務工作質量,是廣大圖書館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傳統的讀者服務方式在數字時代所面臨的挑戰

眾所周知,讀者,是構成圖書館的要素之一,是圖書館的價值所在,可以認為,圖書館工作的實質就是為讀者服務。但目前絕大多數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服務仍以傳統的借閱服務為主,信息資源也多以印刷型出版物為主,文獻加工處理的周期較長,容易老化。另外,圖書館傳統的內向型服務與封閉式管理模式也造成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單一,重藏輕用的傳統觀念仍然較為嚴重,致使圖書館的信息傳遞服務功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這種傳統體制下的運作方式與現代網絡信息的簡便、快捷顯然不相適應。

在網絡環境下,讀者已不再限于單純利用書目信息獲取所需文獻的線索和原文,而是要求圖書館能夠針對他們的需求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性服務,且時效性要高。而且,隨著知識信息產業的發展,涌現出了各種各樣信息服務機構,如各種網絡公司、電腦中心等,這些都成為圖書館的有力競爭者。可見,在數字時代,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已遠遠不能適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二、數字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特征

1、服務層次不斷提高,形勢多樣化。

隨著數字化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傳統單一的借還、閱覽、簡單的咨詢服務已滿足不了讀者需求。隨著大批聯機數據庫的問世,電子出版物的不斷增加和圖書館傳統印刷本館藏的數字轉換,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內容也將逐步由傳統印刷本館藏的提供向電子信息資源存取方向拓展,通過館內電子出版物、數字化館藏的利用,圖書館可以更加便捷地為讀者提供高層次的、形式多樣的各種服務。

2、服務方式不斷轉變,手段自動化。

傳統的讀者服務方式主要是被動地等待讀者,服務的重點建立在館藏基礎上的借借還還,服務時間和服務空間有限。數字化圖書館在現代化信息技術條件下,讀者服務工作的重點將在繼續保持一般借閱和咨詢工作的同時,向以電子信息資源為依托的電子信息咨詢服務方向轉移,讀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點擊圖書館網頁得到所需服務。館藏文獻信息逐步實現電子化、數字化,檢索方式也由傳統手工檢索發展為更加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

3、高度重視讀者需求,服務主動化。

傳統圖書館帶有很強的“藏書樓”特征,進入數字時代,圖書館必須高度重視讀者需求,把為讀者服務放到首要位置,認真開展讀者需求調查,各項工作的開展以讀者需求為依托,重心放到“需與用”上,充分體現圖書館的目的性、能動性。在網絡資源利用和信息整合、檢索等方面向讀者提供咨詢服務、導引服務和定題跟蹤服務,幫助讀者了解數據庫的結構、檢索界面,幫助讀者掌握復雜書目的檢索方法,幫助讀者制定研究計劃、進行復雜主題查詢等,為讀者提供積極主動的服務。

三、數字時代圖書館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的措施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圖書館現代化建設步伐。

數字化圖書館是一項整體性很強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任何一個圖書館都無法僅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經費匱乏的問題,必須依靠政府支持或其他渠道籌集資金。我國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除了要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外,還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規,激發起產業界對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和投入熱情。做為圖書館領導及工作人員要增強對數字圖書館本質的認識和理解,加強對數字圖書館的宣傳,爭取走多方合作的路子,加大資金投入。

2、加強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開發特色數據庫。

豐富的數字化文獻信息是現代化圖書館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因此,建設現代化圖書館首先要加快文獻信息的數字化進程。一方面,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特點、設備基礎,有計劃、有重點地實現館藏文獻數字化,實現網上存儲、讀取。另一方面,圖書館還應加大對電子文獻的收藏,以滿足讀者對電子文獻越來越大的需求量。

首先,可以劃分讀者類型、分析讀者需求,然后定期將各種信息分門別類地編制成精細、有序的信息產品,編制成各種類型數據庫,如書目數據庫、文獻索引數據庫、專題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等,從而逐步開發出具有自己館藏特色的數據庫,以最快、最新的方式傳遞給讀者。

3、加強網絡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

信息網絡化的發展,為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創造了有利條件,極大地提高了開發和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綜合能力。數字時代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機構,要充分利用網絡條件,加強橫向交流與合作,牢固樹立資源共享的觀念,把自己置身于全球信息網絡之中,同時發揮圖書館界的整體優勢,建立資源共享體系。并可根據讀者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網上信息資源,進行網上信息跟蹤、調研、論證、收集,加工成專業性強、服務層次高的專題數據信息,更好地為讀者提供閱讀及科研等服務。

4、全面提高館員素質及能力,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一名素質優良的圖書館工作者,在為讀者服務的過程中,應以自身的素質吸引讀者,縮短與讀者的心理差距,贏得讀者的敬重和信賴。在數字時代,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圖書館理論在不斷創新,許多新技術應用于圖書館服務工作中,服務手段日益先進,圖書館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讀者需求的滿足程度,甚至制約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

所以,數字時代的圖書館員,首先要盡快提高文獻信息管理能力。其次,熟練掌握現代化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應用技能。包括了解和掌握計算機主要硬件構造和操作方法,成為管理、檢索、分析、組織和提供讀者服務的合格技術人員。再次,要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更好地為讀者檢索外文資料及提供外文信息服務。

綜上所述,進入數字時代,網絡環境日新月異,科技的進步對圖書館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讀者服務工作也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讀者需求,及時轉變傳統觀念,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才能真正做好讀者服務工作,保證數字時代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和平·關于建設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問題·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5)

2、張微·圖書館讀者需求新論·圖書館學刊,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