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問題透析論文
時間:2022-12-31 03:53:00
導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問題透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響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改進與完善其管理對高??焖?、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對目前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其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建議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投入的不斷加大,高校固定資產的數量越來越多,資產價值越來越大。據統計,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固定資產總值581.59億元,到2007年高校的賬面固定資產大約為5000億元。7年時間,固定資產總值增長了近7.6倍。如何將這些資產管好用好,越發顯得重要。隨著2006年5月《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布實施,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不僅明確了固定資產管理機構,還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從物資的采購、驗收,到賬、卡、物的管理都進行了規范。但是,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加上其數量大、規格品種繁多、涉及人員范圍廣等因素,發展到今天,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仍需進一步深化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已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但是,校內各二級單位及廣大教職工的意識仍有待加強。由于高校的固定資產特別是儀器設備大多分布在各二級單位,具體使用又歸各位教職工,管理工作離不開他們的支持與合作。但是,部分人員認為,教職工應做好教學與科研工作,對資產管理工作態度不認真、不積極,如“資產效益考核”或“資產使用情況統計”,認為統計了也沒用,馬馬虎虎,敷衍了事。還有的存在利己主義、本位主義,認為用科研經費購置的設備就是本部門的設備,很難實現資源共享,寧愿讓資產閑置,也不允許其他部門使用,造成資產的重復購置和閑置浪費。因此,強化全體教職工的資產管理意識非常重要。
2.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1)未建立固定資產交接制度和報表制度。各高校按照國家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紛紛制定了校級管理制度,從物資的采購、驗收、使用、保養,到報廢、處置,均有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未涉及固定資產的交接制度和報表制度。伴隨我國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人員流動性越來越大,為了避免人去財空或人去財亂現象的發生,建立固定資產交接制度,及時明確資產保管接替人員尤為重要。另外,資產部門應每月編制資產月結表,反映當月資產變動情況,為校院兩級資產管理人員進行資產核對及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進行定期對賬提供基礎信息。
(2)管理制度各環節有待細化。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大多停留在校級層面,只涉及到管理原則和框架,對學院及職能處室等二級單位來說,沒有明確具體的操作辦法及步驟,造成各二級單位遇到具體問題時無章可循。
(3)管理制度中責任不明確。盡管管理原則規定為分級管理、層層負責,但對各級別層次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及權限責任沒有明確規定,互相推卸責任或敷衍了事的情況時有發生。比如,很多人認為,資產管理完全是設備管理員的事情,設備負責人只管使用,結果造成管理者不了解設備的狀況,使用者不提供設備的信息,造成管理脫節。
3.組織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應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多部門相互配合的綜合管理體系。從橫向來說,實驗室與固定資產管理處、財務處、人事處、保衛處、后勤管理處等職能處室,都應從不同角度擔負起固定資產的管理職能。比如,資產管理處與財務處應協調做好資產的對賬工作;人事處應確認離職人員所負責的資產已辦完交接手續,再為其辦理離職手續;保衛處應核實資產的出校手續是否完備等。從縱向來說,各高校目前已建立起校院兩級資產管理組織體系,但并未落實到底,只停留在設備管理員一級,未深入到設備負責人。
4.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有待改進
(1)隨著固定資產數量的快速上漲,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應具備當期資產變動統計報表匯總功能,報表應包括上期資產存量、當期資產增加量(購置增加量、轉入增加量、增值增加量)、當期資產減少量(報廢減少量、轉出減少量、減值減少量)、當期期末資產存量等信息。一方面使各部門管理人員隨時掌握其資產增減變動及存量信息,與本部門實際資產變動情況進行核對,另一方面為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對賬提供必要信息,這是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的基礎。
(2)目前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僅能提供時點數據,反映的是查看時間這一時點的現存固定資產信息,統計時期已經報廢的固定資產無法反映,所以不能反映歷史時期資產情況。忽視了這個問題,將影響某些固定資產指標的核算結果,不利于固定資產的考核。比如,2007年固定資產增長率=2007年固定資產增長量/2006年末固定資產存量,2006年末固定資產存量=(1)2007年末查詢期間為2006年12月31日前的資產存量+(2)2007年度報廢的資產總量。在這里,如果單純用(1)作為2006年末資產存量、而舍去(2)部分,一旦當期資產報廢量較大時,就會產生較大誤差。
(3)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查看人員范圍應放寬。目前的信息系統查看、修改等權限僅局限于二級部門設備管理員和校級資產管理部門人員,某些高校雖然已經網上公布大型儀器設備情況,但畢竟只是少量設備,還有很多小型公用設備信息不能被大家了解,更談不上跨部門、跨學校的資產信息公開。這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固定資產開放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的要求,要真正實現資源共享,首先要實現信息公開,放寬信息系統的使用人員范圍。
二、解決問題的建議
1.強化全員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提高總體管理水平
資產管理不僅學校、學院等各級領導重視,全體教職工都要重視,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政策法規等的宣傳、培訓和學習,使全體教職工認識到,資產管理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是每一個人的義務,牢固樹立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只有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基礎和前提下,各部門才能加強協作、相互配合,齊心協力將固定資產管好、用好。
2.完善組織體系,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高效的資產管理責任機制
建立由主管副校長統一領導的、多部門相互配合、層層分解、逐級負責、落實到人的多級管理制度。明確每一級責任人的職責范圍,加強從資產的購置到處置等各個環節的制度細化工作,堵住資產流失的漏洞,使資產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科學化、規范化。
3.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1)信息系統增加報表統計功能。在目前的資產明細表、資產變動表、資產報廢清單等功能外,還應具備資產變動平衡表的功能,定期提供各部門、各種類的資產變動、結存等信息,既為高層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也為基層管理者提供對賬依據。表格可采用如下格式:
(2)完善信息系統的歷史信息記錄、查詢、統計功能。資產的來源與去向等動態信息要記錄完整、清晰明確,使其擁有手工記賬的優勢,使資產管理者能夠了解資產的來龍去脈,保證資產管理的延續性。
(3)開發類似圖書管理系統的信息查詢功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促進高校固定資產在校內各部門間、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與社會之間的順暢流動,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互通有無、物盡其用、資源共享、提高效率,充分發揮高校資產的更多作用。
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在實踐工作中,應努力探索、不斷完善,逐步走上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道路,從而提高其使用效益,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趙炳起.論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體制創新[J].教育評論,2004,(5):15-18.
[2]沈國豐.強化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5,(167):56-58.
[3]范俊麟.淺談高校國有資產管理[J].新西部,2007,(22):52.
[4]劉仲芳,周基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安徽水利財會,2007,(1):28-30.
[5]龔文才.談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會計之友,2005,(4):20-21.
[6]孫智蔚.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J].財務與管理,2007,(6):35-36.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