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對應電子行業發展的策略

時間:2022-07-12 06:33:00

導語:新媒體對應電子行業發展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對應電子行業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消費電子;電視環保;led

摘要:論文從終端顯示技術、多媒體技術節能環保材料與技術等方面較全面的介紹了有關廣電的消費類電子產品,最后提出了廣播影視新媒體應對消費電子行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終端顯示技術

gsa最新的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5家設備供應商提供大約100款lte終端設備,包括最近在cebit展會與移動世界大會亮相的的產品。從目前來看,lte生態系統正在快速完善,尤其在終端發展方面。今年2月,gsa在的一份報告中稱,截至2011年2月,全球已有63款lte可用終端設備。而最新數據表示,相比2月,現在lte終端設備數量增長比達到55%。lte生態系統是迄今為止發展速度最快的技術,全球70個國家已有180家運營商確認投資lte,52個國家的128家運營商致力于部署商用lte系統,另外還有52張預商用及測試網在18個國家部署。目前已有17家運營商已經推出了商用lte業務,分別位于奧地利、丹麥、愛沙尼亞、芬蘭、德國、香港、日本、挪威、波蘭、瑞典、美國和烏茲別克斯坦。

(一)led技術

通過gprs/edge/cdma/3g無線網絡,實現從信息編排、發送,中心服務軟件自動生成信息播放列表,并通過數據中心下發到對應的分組終端設備,由下位機控制系統在有效時段內于led顯示屏按時滾動播出。系統包括用戶管理,系統管理、節目管理、終端管理、統計查詢等業務功能,具有組網規模大、不受距離限制、覆蓋范圍廣、實時信息、同步效果佳、安裝維護方便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于車輛、氣象、政府、商業、交通、餐飲、娛樂、地產、旅游、醫藥等各個行業的信息。不僅提升美化了城市形象,豐富了廣大市民的生活,也為城市架起了經濟發展的信息橋梁,帶給人們享受無線信息的樂趣。

(二)平板電腦

目前,平板電腦已經成為繼pc、智能手機之后的第三大類it終端產品,僅僅1年的時間,平板電腦就一躍成為去年整個it界的最新寵,國內外各大權威機構均分析報告預測,平板電腦將在今年呈爆發式增長,且這一旺盛增長趨勢將至少持續到2015年。全球著名的德勤咨詢公司甚至在其年度預計報告中指出,平板電腦將取記本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產品,今年企業用戶將消化掉平板電腦出貨量逾25%的市場份額,明年該數量還將繼續上升至少25%。平板電腦此番大熱的態勢,必將影響pc產品的銷量。盡管業內的意見普遍傾向于平板電腦不會取代pc和智能手機,但是平板電腦的份額還是繼續上升。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去年平板電腦出貨量達到1700萬臺。

二、影像技術

(一)webp影像技術

google新webp影像技術可讓網頁圖檔有效進行壓縮,同時又不影響圖片格式兼容與實際清晰度,進而讓整體網頁下載速度加快。google在今年的googlei/o大會上除了提出googletv概念外,在第一天也提出針對html5技術應用外,也提到webm相關編碼技術。除了希望能將影片內容賦予更有效率的編碼即減少檔案大小外,google也希望能針對靜態圖文件作到“減肥”的目標,因而提出webp的新影像技術。透過webp編碼技術,原本如jpeg格式的圖檔可有效減少40%的檔案大小,而雖然圖檔經過壓縮卻不會嚴重影響內容呈現,甚至一般肉眼根本無法判別是否經過更改。而網頁內容隨著圖檔尺寸變小,提供下載的速度也能更快,同時也能減少頻寬負荷(根據google官方統計,約有65%的網絡流量是在下載網頁圖檔內容)。目前google準備將webp影像技術變成標準技術,不僅是一般網頁可用,其它諸如數字相機、手機等裝置均可使用。

(二)超高清液晶電視

nhk公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數字視頻系統研究樣機,稱作超高清視頻系統superhi-vision。nhk公司可以從攝像機或硬盤存儲器讀取視頻流,并把它發送到顯示屏。這一系統的攝像系統,由一個攝像頭和一個連接16個光學高清晰度串行數字接13的控制單元構成。攝像頭使用4個1.25英寸的有800萬像素的cmos圖像傳感器,它們分別用來捕紅光(1個)、藍光(1個)和綠光(2個)。據nhk公司稱對于視頻攝像來說,這種新的圖像捕捉系統能每秒6o幀的速度處理800萬像素的圖像。

三、廣播影視新媒體應對消費電子行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隨著國家和行業發展的需要,“三網融合”已經從構想走向了切實實施。各類數字電視終端層出不窮,家用電視仍然是普及面最廣的消費電子產品,對廣電而言,抓住家用電視終端,相當于占領了“三網融合”發展導向的先頭陣地意義重大。隨著環保意識增強,消費電子相關環保技術標準呼之欲出。當前,美國、歐洲各國、日本等國家已經制定了相應的環保標準,廣電部門也應該結合產業發展現狀,抓緊時間、組織力量盡快出臺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