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分析

時間:2022-01-25 03:17:14

導語: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分析

摘要:2018年3月,A省B市農業委員會接群眾舉報,C省某生物藥品有限公司涉嫌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經立案調查,認定該公司違法事實存在,根據《獸藥管理條例》《獸用生物制品經營管理辦法》規定,依法作出“沒收違法所得50000元,罰款150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本文對該案的案件定性、違法事實認定、違法所得認定、案件調查范圍及D省某生物公司庫存產品的處置等內容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案情,對生產企業發證地以外經營和設立倉庫應如何監管進行了思考,以期為完善獸藥監管機制,嚴格依法行政提供參考。

關鍵詞:獸藥;獸用生物制品;無證經營;案件定性;違法所得

1案情簡介

2018年3月14日,A省B市農業委員會接群眾舉報,在Y區某出租房C省某生物藥品有限公司涉嫌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執法人員隨即趕赴現場,發現在出租房內存有C省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公司)和D省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D公司)生產的獸用生物制品若干。當事人不能提供獸藥經營許可證,其行為涉嫌違反了《獸藥管理條例》規定。執法人員現場制作了《現場檢查(勘驗)筆錄》《詢問筆錄》,對現場拍照取證,對現場的涉案獸藥和49本“出庫單”進行證據登記保存,隨后制作了行政處罰立案審批表、證據登記保存審批表,經報處罰機關負責人審批同意后,于同日開展立案調查。

2調查經過及結果

執法人員對C、D兩公司在A省的業務員進行了詢問,了解到:C公司自2017年1月開始在A省B市Y區租賃庫房作為在A省經營的中轉倉庫。C公司和D公司皆為具有生產獸用生物制品資質的生產企業,同是某家集團公司下屬的獨立法人子公司。C公司在C省辦理了《獸藥經營許可證》(獸用生物制品)。兩家公司在A省均為自營。集團公司考慮到節約營銷費用,于2017年1月將兩家子公司的營銷渠道整合,藥品同存于一地,由C公司和D公司分別委派業務員,聯合組成A省經營團隊。D公司自2016年開始委托C公司銷售自己生產的獸用生物制品(非國家強制免疫疫苗)。C公司的獸藥經營許可證上載明的經營范圍:本公司生產的獸用生物制品。C公司規定,業務員必須同時銷售了一定數量D公司的產品,才能拿到足額獎金。執法人員對現場發現的49本“出庫單”進行了清理,提取“出庫單”復印件4張?!俺鰩靻巍憋@示,C公司A省中轉庫于2017年共4次將D公司的獸用生物制品(非國家強制免疫疫苗)銷售到了A省B市某養殖場。執法人員對A省B市某養殖場進行調查,了解到該養殖場于2017年共4次從C公司業務員處采購了D公司的獸用生物制品,貨值50000元,貨款直接打入了D公司賬戶。

3處理結果

經調查,當事人經營D公司獸用生物制品的行為,超出其《獸藥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范圍,違反了《獸用生物制品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前款規定的《獸藥經營許可證》的經營范圍應當載明委托的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名稱及委托銷售的產品類別等內容。經營范圍發生變化的,經銷商應當辦理變更手續”。根據《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養殖戶、養殖場、動物診療機構等使用者轉手銷售獸用生物制品的,或者獸藥經營者超出《獸藥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范圍經營獸用生物制品的,屬于無證經營,按照《獸藥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處罰。”本案經集體討論,認定當事人超范圍經營獸用生物制品50000元的違法事實存在。依據《獸藥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的規定,參照《A省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執法機關作出“沒收違法所得50000元,處貨值金額50000元三倍的罰款,即150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未提出陳述、申辯及要求聽證的權利,在規定時間內繳納了罰款。

4爭議分析

4.1關于違法事實認定。有執法人員認為:當事人未直接收受貨款,也無直接證據證明當事人銷售D公司產品的行為取得了收益,當事人不構成超范圍經營行為。集體討論認定:C公司即是生產企業又是經營企業。在C公司銷售D公司產品時,我們將C公司看作經營企業。C公司《獸藥經營許可證》上載明的經營范圍為本公司產品,C公司銷售D公司產品的行為超出該公司《獸藥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范圍,所以無論C公司是否取得收益,其超范圍經營的客觀事實存在。4.2關于案件定性。意見一:該案的罰則是《獸藥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案由是“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案”;意見二:當事人辦理了《獸藥經營許可證》,不存在無證經營,此案應當定性為“超出《獸藥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范圍經營獸用生物制品案”;意見三:當事人雖然在C省辦理了《獸藥經營許可證》《獸藥生產許可證》,但是其在A省設立中轉庫再向A省各地級市分銷產品的行為,應當在A省再辦理《獸藥經營許可證》。當事人只能提供C省辦理的《獸藥經營許可證》的行為屬于無證經營。集體討論后認定:本案適用《獸藥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處罰,那么案由必定是按《獸藥管理條例》確認,所以C公司超出其《獸藥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范圍經營獸用生物制品屬無證經營。4.3關于案件調查范圍。本案中的調查范圍僅限于A省B市。意見一:當事人的違法行為在A省全省范圍內存在,調查范圍應當擴大到全?。灰庖姸盒姓^域內調查到的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證據鏈很完整,違法行為是確鑿的,外地的違法行為很難查實,致函其他相關部門告知即可。集體討論后認定: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的規定違法行為地包括違法行為著手地、經過地、實施地和危害結果發生地,因此處罰機關將本案調查的范圍鎖定在B市,并無不當。C公司在A省B市銷售D公司產品至A省其他地州市的違法行為,處罰機關致函A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建議A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責成A省相關地州市查處。4.4關于違法所得認定。有執法人員認為,當事人沒有直接收受貨款,只能算是代銷D公司的產品,所以本案沒收50000元的違法所得不適當。當事人的違法所得應當進一步調查。集體討論后認定:C公司雖沒有直接收受貨款,但50000元銷售金額是C公司違法行為導致的銷售所得,無論C公司是否直接收受,都應認定為違法所得。4.5關于庫存。D公司產品的處置有執法人員認為,當事人A省中轉庫內存放的D省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的獸用生物制品應當沒收,而且貨值應當算到罰款的總貨值中去。集體討論后認定:D公司的產品沒有直接銷售給了C公司,也沒有法律規定D公司的產品不能存放在C公司的倉庫內;C公司的違法行為僅僅發生在代銷D公司的產品的時候,所以D公司存放在C公司租賃的冷庫內的產品為D公司所有,不應沒收。

5思考與建議

具有資質的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在發證地以外經營和設立倉庫應如何監管根據《辦法》第八條第二款的規定,生產企業可以直接在國內銷售自己生產的非國家強制免疫用生物制品。但此類生產企業的經營行為應怎樣監管,法律并無明文規定。像C公司和D公司這樣的生產企業在外省設立中轉倉庫的行為,由誰監管,如何監管,是按《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還是《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監管,給執法人員造成較大困惑。根據《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經營企業變更倉庫位置,增加、減少倉庫數只要在變更后30個工作日內向發證機關備案即可。換言之,即便獸藥經營企業沒有向發證機關備案,處罰權也理應在發證機關。像C公司這樣在C省辦理了《獸藥經營許可證》,在A省設立中轉庫房,C省監管部門可以說是“鞭長莫及”。A省的監管部門因為不知道C公司在自己的轄區內設立了倉庫,也有較大監管難度。綜上所述,基于獸用生物制品的特殊性,作者認為,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經營企業,在非發證地設立倉庫經營時,應當主動到當地監管部門報備或者辦理獸藥經營許可證。依據相關研究[1-2],建議我國獸藥質量安全法制監管應審查現行獸藥管理法律法規,并適時修訂獸藥法律規章制度,逐步開展網絡監督。

參考文獻:

[1]于宏,劉濱,李雷.法制視角下對我國獸藥監管的審視[J].中國動物檢疫,2018,35(2):31-34.

[2]王亞輝.獸藥生產經營變革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動物檢疫,2018,35(2):35-38.

作者:胡鵬輝 朱 振 曹 槊 吳運釗 孫 治 黃 瓊 陳宇明 劉 浩 譚鏡明 單位:長沙市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