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研究
時間:2022-10-25 08:40:00
導語: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衛生計生機構正處改革之際,探索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如何實現衛生計生辦的雙效職能,發揮互聯網優勢,實現技術、人才、設備、業務、信息的共享互通,達到1+1>2的效果,該縣通過積極探索和試點運行,對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采取“一體六共”新模式,促成了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衛生計生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新模式
從職能上講,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分屬于衛生與計生兩個不同的范疇。自2013年國家計生委印發《優化整合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的指導意見》后,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合作的新模式逐步被探索和應用。該縣通過積極探索和試點運行,對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采取“一體六共”新模式,促成了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衛生計生的工作順利進行。
1實施“一體六共”,建立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新模式
管理機構一體:以市婦幼保健機構為主體單位,各縣區街區理順婦幼保健機構與計劃生育機構的關系,將計劃生育機構并入婦幼保健機構,以各縣區街區婦幼保健劃生育服務站為成員單位。按照服務的設施完整化,操作流程規范化、環境溫馨化、個性新穎化、團隊高效化的標準,加快婦幼保健機構與計劃生育機構的建設進程,加大資源的整合力度,在保證基礎穩定的前提下,逐漸擴大整合的范圍,實現對婦幼保健機構與計劃生育機構的雙重職效的一體化管理。技術共有:在核心醫院成立4大部門,分別為婦科保健部門、幼兒科保健部門、孕產科保健部門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門,并設立多個特色科室,逐步實現“科有專醫、醫有所長、病有專藥”的格局。例如成立的高齡孕產婦門診,錯時門診和全年無休日門診,對全市育齡婦女進行受孕知識、受孕技巧和時機的詳細講解,對孕周>28周和待產的孕產婦進行分類管理,對合并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孕產婦進行專門管理,降低分娩風險,改善妊娠結局。并成立危重產婦和新生兒應急技術小組,設置相應的應急方案,通過多學科的快速協調合作,加強危重產婦和新生兒的急救和搶救工作,以進一步確保危重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人才共有:核心醫院派遣專業婦科、兒科、產科的骨干人員組成技術小組,通過參加村級計生會議開展政策宣講、技術指導等。技術小組接受縣區街區基層技術人員的進修學習,成員單位定期組織基層技術人員到核心醫院實訓輪崗。基層技術人員也可根據業務需要,申請參加核心醫院的專題會議,提高自己的的業務水平。設備共有:加大對核心醫院的投資,購買新型麻醉劑、心電監護儀等先進設備,按照國家標準對手術室進行改造,對產房進行升級。建立遠程胎兒監護系統,孕產婦可通過遠程在線聯系醫生,了解孕產婦和胎兒的安全狀況。核心醫院的所有輔助設備均對成員單位開放,發放制式統一的檢查申請表,若患者在成員單位開具了檢查申請表,可直接持有檢查申請表到核心醫院檢查,享受優先檢查的待遇,并打8折優惠。業務共進:以下9項內容為重點進行業務的開展,主要包括婦幼重大公共衛生管理、孕產婦管理、幼兒管理、免費孕前檢查管理、免費癌癥篩查管理、避孕藥具的發放、母子健康手冊的發放、計生宣傳、計生節育手術,實現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互通互進。為實現業務的快速開展和落實,制定鎮村兩級的考核制度,定期召開婦幼保健例會,定期開展婦幼保健的技術推廣培訓,對內部的業務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和技術指導。信息共享:利用互聯網的便捷,對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的各類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和統一管理。該新模式開發出母子健康管理平臺系統,該系統主要分為基本信息、孕前管理保健、孕期管理保健、幼兒管理保健、預防接種和信息管理5個模塊。該系統整合了基本公共衛生信息系統中的孕期管理保健和幼兒管理保健,在其基礎上添加了孕前優生檢查、預防接種、分娩情況、出生記錄以及隨訪提醒等窗口,使母子健康管理系統與本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檢查檢驗系統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二代身份證進行信息管理,實現全市范圍內的信息共享。通過對全市婦、產、兒的信息搜集整合,定期進行匯總和整理,可實現實時公布床位利用情況和工作量,一方面可以引導患者有序就診,另一方面可督促衛生計生機構規避風險,有效保障母子安全。多方共贏:制定《常見疾病分級治療指南》,對常見疾病的診療范圍和轉診流程進行規范,建立上下聯動、分工合作的診療模式。村級醫生收集婦女兒童基本信息,建立檔案,實現每年2次免費查體。對于危重患者可通過轉診綠色通道,將患者及時運送到核心醫院進行救治,從醫資、設備、技術等方面均予以保障,進行無條件救助,待患者病情穩定進入恢復期后則轉回鄉鎮衛生院,實現大病在核心醫院治療、小病在鎮衛生院和村衛生院治療,形成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工合作的診療模式,推動“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市”的治療體系,實現規范轉診、高效治療、方便群眾的新診療格局,實現核心醫院、鎮級衛生院或村級衛生院、人民群眾的多方共贏。
2做好“四個優化”,將核心醫院做強做大
優化硬件建設:在購置先進設備的同時,再加大投資,整合LIS、PACS等系統,實現自助掛號、自助繳費、自助查詢、自助打印等自助操作功能;引進“天使工作站”“嬰兒防盜系統”等先進技術,實現孕產婦和嬰幼兒的全程監護;嚴格按照國家ICU標準建立手術室和產房;建立VIP病房和家化產房,滿足不同階級患者的不同需求。優化技術進步:在成立四大部門的基礎上,建立遠程會診中心,可遠程與專家溝通、傳輸影像資料,進行遠程教育培訓、專題會議、遠程救治、遠程科研等。成立中醫婦科、中醫兒科,建立中藥房、煎藥房等,構建中藥綠色通道療法,臨床上中藥用藥占比約為40%。優化服務管理:將市內育齡夫妻均列為計生免費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包括:避孕藥具的發放、孕情監測、環情監測、宮內節育器的放置與取出、輸卵管或輸精管的結扎、人工妊娠終止術以及計劃生育造成的并發癥的治療。對于鄉鎮衛生院不能進行的手術可以到縣計生或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手術,并持診斷書和繳費單據到所屬鄉鎮衛生院進行報銷,從而保證每對育齡夫妻均能得到免費計生服務,鄉鎮也可通過開展計生服務得到經費補助。優化宣傳導向:通過官網、宣傳櫥窗、電視臺、橫幅、傳單、微信、短信等方式宣傳計生新政策,提高廣大群眾對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例如全面實施二胎的計生政策已經通過宣傳櫥窗的更新、橫幅標語和傳單的發放得到了很好的宣傳,促進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參與,對國家政策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條件。綜上所述,通過實施“一體六共”,建立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新模式,有利于促進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深度融合,能夠有效推進衛生計生的工作順利進行。兩者可以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可以在提高婦女疾病普查率的基礎上,改善孕產婦的妊娠結局,提高人口素質。
[參考文獻]
[1]馬旭鴻.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合作的探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4):6-7.
[2]杜玉杰,提慧慧,劉巖,等.婦幼保健機構與計劃生育機構優化整合:模式、意愿與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8):1582-1585.
[3]楊梅,牟鴻江,李映雪.縣級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整合前后資源配置和服務運營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7,8(3):45-48.
[4]杜玉杰,劉巖,提慧慧,等.婦幼保健機構與計劃生育機構優化整合:進展、問題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1-4.
[5]彭春華.積極探索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新模式[J].人口與計劃生育,2016(10):54.
[6]孫冬霞.“全面二孩”政策對我國義務教育資源供給的影響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7.
[7]姬偏偏.上海失獨家庭社區福利服務的可及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8]狄欣.社會支持對失獨者生命意義感的影響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9]王位.“全面二孩”政策對女性職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D].南昌:南昌航空大學,2017.
[10]吳洪雪.職業女性二胎生育意愿的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7.
作者:郭艾華 單位:山東省鄄城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 上一篇:基層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研究
- 下一篇:煤礦供配電系統綠色節能設計方法研究
精品范文
10婦幼健康教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