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酒店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2-10 10:10:51

導語:高職酒店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酒店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在當下文化與旅行相結合的背景下,酒店管理教育需要改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突出文化內涵,培養熟悉民族文化知識,具備酒店管理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具體要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

【關鍵詞】文旅融合;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

隨著當前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獨具特色的酒店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在此背景下,文化與旅游融合不僅推動酒店的產業升級,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也促進酒店的可持續發展,使其步入健康的發展軌道。在此背景下,社會上對酒店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既具備酒店管理能力、掌握酒店規劃策劃技能,又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的人才受到酒店的歡迎。因此,學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需要體現文化性原則,把更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培養文旅融合需要的高級酒店人才,才能不斷滿足社會對高素質酒店人才的需求,促進酒店管理健康可持續發展。

1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現狀

1.1教學基本模式。從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來看,整個合作實踐中,有“與工作有關”的培訓模式,“2+1”合作模式和“實踐基礎模式”,而合作對象的選取主要集中在餐飲行業。1.1.1訓練模式為“訂單樣式”。直接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培養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需通過短時間的課程學習就可以進行考核并合格,畢業后直接就可以去所需的單位上班,從而實現了雙方需求同步的要求。1.1.2“2+1”的協作方式。所謂的“2”是指2年的理論知識是在學校完成的,“1”是另一種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在第三年去所簽訂的企業進行實踐學習,等學習期結束后,學校通過論文答辯并頒發文憑。這也是最受歡迎的校企合作模式之一。因為在實習期間,不但學生可以從企業得到工作期間勞動所得的工資,而且還節省了學校教育設備和實驗室的費用等,使學校和企業可以實現雙贏。1.1.3練習基礎模式。在校企合作中,有一種合作模式是最普遍和流行的,那就是“練習基地”的模式。學校尋找固定的酒店,并以此為基礎為學生安排實習機會,為學生建立動手學習基地,并根據特定時間的理論知識,學生去餐飲方面的企業實習并運用他們所擁有的理論知識,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在實踐中繼續積累經驗,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融入工作。1.2教學方法。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的主要內容實質上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例如某省高職學院酒店專業與企業合作制定教學方案,高職三年中,第一年根據酒店和市場大環境等需求,學校會為其針對專業人才講授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這樣才會與社會所需相結合,例如客房服務和調酒師。第二年以酒店作為主體,而學校派遣教師定期地進行跟崗指導為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到五星級酒店進行為期十個月的“教學實習”活動。第三年回校學習,由學校聘請酒店的高層來為其進行演講跟培訓,由此來更深層地學習管理學,這樣,不但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2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課程設置方面創新性有待加強。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管理課程都僅限于酒店管理的表面而無法深入其內部,如酒店前臺管理、房間金鑰匙、餐飲運營管理、宴會設計等。在課程中看到基于學校的專業培訓功能的組合,而在教學中可以發現這些課程對學生的知識面以及學生的職業前景和創新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性,從而忽略了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在校期間創新能力的培養。2.2實踐內容缺乏多樣性。近年來,高職教育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增加了很多新內容,例如:微型班、翻轉班、項目課等。這些方法大多數仍在教學比賽中使用,很少有教師把這些新方法用在實際操作中,普遍把書上的內容在45min里全部照搬地放在黑板上。不少高職院校組織酒店專業學生到企業見習、實習,在此期間利用幾張照片和一些表面功夫的形式主義而草率地完成實踐,而這種所謂的實踐學習并沒有讓學生從中獲得多少能力方面的提升。2.3供需矛盾日益凸顯。當前,酒店管理人才的供求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首先,人才培訓并非針對學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在學校和商業實習中,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特點,也沒有讓其擁有輪流崗位實習的機會,而是讓學生長期被安置在永久性的工作崗位。這種動手教學忽略了學生適應業務系統、公司文化、業務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在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實踐中,大多數酒店管理職業都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酒店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可以得到快速解決,同時也滿足了酒店管理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學校對培訓設備的需求。

3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3.1融入地方民俗文化。酒店管理教學不但需要標準化的技能,而且還需要融入當地文化特色來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酒店個性化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在過去由于統一的標準和模式,許多酒店在室內設計和服務方面,以及菜肴上都非常相似,從而導致了餐飲公司一些惡性的激烈競爭。隨著溫泉和健康養生酒店的出現,人們不再滿足于僅僅是解決住宿和餐飲問題的住宿酒店,而更需要的是不同民族的健康飲食文化、民族體育健身文化、民族醫藥文化等所帶來的不同體驗。因此,在未來的酒店管理過程中,酒店的外部和內部裝飾必須體現文化色彩以此強調當地特色,不同的節日和生活標志要反映出當地文化特色,并不斷豐富酒店的文化內涵,來突出自身與其他酒店的不一樣,增強自身的優勢。在鄉村旅游中,民宿不但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還是其特色旅游之一。一些游客到達該地區后也發現了特色住宿加早餐旅館,安逸地住上幾天,由此來使自己放松心情。特色住宿加早餐酒店有別于一般農舍,無論是外部裝飾還是室內裝飾,都必須依照當地文化特色讓其豐富起來,讓游客在此找到心靈的安息之所,讓身心融入鄉村的田園中從而忘記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煩惱和城市的喧囂。因此,在酒店管理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整合當地民族文化的內容,融入地方民族文化內容,富有民族特色的酒店能讓學生更加地了解民族文化在酒店管理中的應用。3.2依托“互聯網+”大背景進一步優化教學硬件。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專業酒店人才培訓的模式。依靠互聯網技術為酒店建立專業的硬件培訓設施,建立用于專業信息的智能培訓中心,并獲取用于專業酒店運營的軟件。幫助學生在模擬環境中練習技能,以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在線平臺進行專業課程,運用在線學習平臺,微視頻、3D電視動畫、虛擬VR技術,實時移動記錄系統以及其他可幫助學生的教育資源來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MOOC在過去兩年中的大規模在線公開課程是一個很好的模型,它利用遠程學習視頻對專業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節點進行分解并解釋,還可以在課堂視頻本身中學習內容,該視頻靈活開放,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和討論并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平臺。3.3不斷改進和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不建議將學生完全委托給酒店,因為很難在其中進行“輪換”工作。畢竟熟悉一項工作是要花不少時間去適應的,如果經常調換崗位也會給酒店造成困擾。例如,實習期為半年時,學生可以申請他們想要更改的實習時間,但前提是要根據他們這期間的所有實習表現來決定,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實習的動力,還避免了給酒店引起很多麻煩。其次,定期舉辦專業技能比賽并參加省市級比賽也很重要,可以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

4結語

消費者對酒店選擇的要求不斷改變,對酒店服務項目的文化含量要求逐漸增多,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通過改進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培養具有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和多樣化文化底蘊的高級酒店管理人才是當今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參考文獻

[1]戚君子.課程思政視角下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35):66-67.

[2]雷晚蓉.中高職教育銜接的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20(6):81-82,117.

[3]王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酒店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16(6):98-101.

[4]周莉.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3):25-26.

[5]歐陽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思考[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0(1):13-16.

作者:陳夢宇 申倩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