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農戶貸款中的政府作用
時間:2022-12-18 10:26:24
導語:芻議農戶貸款中的政府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而微型金融不僅包括信貸服務,還有儲蓄、保險、支付等金融服務。小額信貸組織是指專門針對中低收入群體提供小額度信貸服務的商業機構或民間團體。按照業務經營的特點,小額信貸組織一般分兩類:商業性小額信貸組織和福利性小額信貸組織,也稱為制度主義小額信貸組織和福利主義小額信貸組織。前者更強調小額信貸管理和目標設計中的機構可持續性,以印尼的人民銀行為代表;后者則更注重項目對改善貧困人口經濟和社會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鄉村銀行為代表。一般認為,小額信貸具有如下特點:貸款的對象是特定的——貧困地區的農民;實行信用貸款;貸款的額度一般較小;貸款手續簡便,貸款利率優惠。
(一)政府補貼型貸款政府補貼型
貸款是一項惠農的政策性貸款,主要包括由政府主導的扶貧貼息貸款和財政貼息資金。該類貸款是政府為了實現特定的農業政策目標,對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貿易等實施的金融支持。它是在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下以國家的信用為基礎,運用各種特殊的融資手段和優惠的存貸利率,嚴格按照國家政策的界定以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主要職責,間接或直接地體現國家對農業和農村經濟支持和扶貧政策的一種特殊性的資金融通行為。政府補貼性貸款具有公益性、區域性、低利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是商業性貸款的有益補充,實行的是“政策性貸款,商業化管理”的模式,即既要執行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又要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管理要求和《貸款通則》來運作,其貸款項目難以統一,主要根據當地政府據實制定。但是補貼性貸款集中用于發放農戶貸款,重點解決農民從事種植業,養殖業以及農副產品加工、儲運和農村消費信貸等方面的資金需求,不得挪用其他用途,其本質體現了政策性和優惠性。扶貧貼息貸款的補貼方式有以下幾種:
(1)中央財政貼息,實行統收統支的方法,即由總行與財政部統一結算后,再于各地區分行結算:
(2)地方政府財政貼息方法由各省區分行于地方財政部商定:
(3)部門貼息,由主管部門將應補貼的貸款利息直接貼給借款人。
(二)商業性小額信貸
所謂商業化的小額信貸,最通俗的說法就是以高于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束維持財務上的可持續發展??沙掷m性可以表示為機構的生存能力,即在不需要政府補貼和捐贈人捐贈的情況下小額信貸機構可以獨立生存和發展的一種狀況。它包括兩個基本層次的含義:第一,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務,即小額信貸項目一定規模的展開和服務于目標群體的含義;第二,保證商業性小額信貸機構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即商業性小額信貸機構的持續性含義。這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構成了商業性小額信貸的完整要素,兩者缺一都不能稱為完善或規范的商業性小額信貸。小額信貸的商業化,就是將嚴重依賴補貼運作的小額信貸轉化為在商業基礎上運作和管理的小額信貸機構,并將其作為規范化金融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于小額信貸的管理成本高于較大額貸款的管理成本,因此,能覆蓋小額信貸運營成本的利率通常要高于正規金融機構主導性的商業貸款利率。商業性小額信貸機構是農村金融整體框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商業性小額信貸,既可以被視為是在政策性的農村社會發展目標和商業性的可持續與盈利原則之間,走出的一條超越傳統農村金融的創新之路,也可以被看作是在我國特殊的歷史和制度環境中,對私人資本開放農村會融市場的一次審慎嘗試。
二、補貼貸款中的政府作用
在農民獲得的補貼貸款中,體現的是一種農業政策性金融對貧困農民的政策性扶持。因為在農村的金融市場中時常會因為信用風險,高交易成本等因素導致市場失靈,這時補貼性貸款作為農村政策性金融的重要手段便能有效彌補市場對農業準公共產品即服務配置資金社會合理不足的缺陷,而實現配置資金的公平。通常情況下,農民被認為面臨流動性約束,因而缺乏投資和使用現代金融服務的能力。農民過于貧困沒有儲蓄能力,農村非正規金融市場的高度壟斷導致高利貸盛行。商業銀行出于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的不愿向農戶貸款,因此,由政府提供貸款緩解約束被認為最容易刺激農戶投資,提高信貸使用,增加農產品的途徑。在這一階段,農業信貸補貼論成為了農戶信貸管理論的主流,該理論認為: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民沒有儲蓄能力,農業產業特性決定了農民收入的不確定性,金融機構不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為農戶提供資金,其中直接的信貸補貼變成了通行的做法。
1.制訂了鼓勵農村信用社開展農戶小額信貸的優惠政策,如對農戶小額信貸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降低農村信用社的成本,調動其發放農戶小額信貸的積極性。
2.加大財政轉移的支付力度,幫助農村信用社核銷一些呆壞賬,逐步消化農村信用社因保值補貼而增加的虧損,減輕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負擔。
3.地方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為農戶制定實際可行的生產經營項目以及為農戶辦理貸款中的相關手續,為農戶解決了可能因貸款手續繁雜而不愿去貸款的念頭。
作者:郭正光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經貿學院
- 上一篇:對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 下一篇:外經貿工作情況總結及明年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