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準扶貧機制構建研究

時間:2022-06-12 05:27:34

導語:金融精準扶貧機制構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精準扶貧機制構建研究

1國內外研究現狀概述

對于精準扶貧,學者們主要圍繞扶貧瞄準的范圍和瞄準精度進行研究,并提出要提高扶貧資金和扶貧政策的“精準度”。2015年6月,全面闡述“精準扶貧”概念,提出“六個精準”。國內學者對精準扶貧的定義、機制、模式、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等進行了系列研究。對于金融扶貧,麥金農和愛德華•S•肖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欠發達歸咎于金融抑制。又有國外學者指出,發展中國家由于實行優先發展的戰略,使得大量資金被注入到了工業當中,忽視了農業的發展,使得農村地區無法脫貧。曾康霖突破了金融總是“嫌貧愛富”的思維,提出“扶貧性金融”的概念。國內學者對財政扶貧資金的運行機制、金融減貧的作用、金融扶貧的具體對策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2河北省金融扶貧的阜平實踐

河北省阜平縣金融扶貧的主要做法是實現金融服務網絡、企業發展經營支持、農業保險和扶貧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四個全覆蓋。2.1金融服務網絡全覆蓋為解決農村金融人力成本高、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阜平從縣一級自上而下地成立了覆蓋全縣各鄉鎮、村的縣鄉村三級金融服務網絡。金融服務網絡通過整合現有行政資源建立,縣一級整合縣長、常務副縣長、主管扶貧工作副縣長成立金融工作領導小組;鄉一級整合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成立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并且依托鄉財政所設立金融工作部;村一級整合村支書或村主任成立金融工作室。2.2企業發展經營支持全覆蓋阜平通過與股權交易所合作擴寬融資渠道,引導適當的中小企業進行資本市場融資。同時,積極組織籌建村鎮銀行、商業性融資擔保公司、扶貧開發股權投資基金等新型金融機構,旨在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將資金向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科技含量高、環境友好的企業或產業項目傾斜。2.3農業保險和扶貧貸款擔保全覆蓋保險作為風險補償的重要一環,在扶貧工作中可以發揮精準定位的作用。阜平一方面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設立能夠覆蓋全縣主要種養業品類的農業保險險種,形成結構合理、品類齊全、運行規范、保障有力的農業保險體系;另一方面創新政府與保險公司合作的“聯辦共保”模式,收入共享、風險共擔,不僅降低了保險公司的風險、盤活了財政扶貧資金,也對農業保險的全面鋪開創造了積極條件。2.4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全覆蓋為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阜平采取激勵和懲戒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邊采集、邊辦理”的方式建立農村信用體系,在采集農戶信息數據的基礎上,逐步為農戶建立信用信息電子檔案,并實現各區域內金融機構信息共享。依托這一信用體系和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管理機制,在嚴厲打擊惡意欺騙等行為的同時,進行“信用也是財產”的宣傳教育,從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阜平的金融扶貧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扶貧目標指向寬泛、金融機構支農惠農力度不夠、風險把控不足、財政支出過大等問題。若要改善這些扶貧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精準”是關鍵。

3構建金融精準扶貧機制的路徑

如圖1所示,構建金融精準扶貧機制需要從目標識別、模式創新、績效考核、外圍支持四個方面進行。3.1目標識別河北省在對扶貧對象的具體識別上提出“五看、五不錄、六優先”,但這種識別模式并不能作為金融精準扶貧的目標。金融精準扶貧并不僅僅是直接作用在個人身上,更多的是針對不同扶貧項目提供不同的金融支持。因此,可以在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的基礎上,按照貸款需求等標準將農戶進一步劃分為無項目發展需求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及殘障人士)、有項目發展需求貧困戶(雖然目前經濟上較為貧困,但有通過創業項目脫貧致富的意愿與能力)和有擴大生產需求農戶(通過前期創業項目已經基本脫貧,但缺乏進一步擴大生產需求資金)。針對精準目標識別的結果,精準定位其扶貧方式,積極促進三類貧困戶之間的轉化。3.2模式創新根據河北省實際情況,并借鑒其他地區的扶貧成果,可以創新更具針對性的扶貧模式。“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模式可以對接貧困地區大規模種植業資金需求;“貸款+保險+技術培訓”模式可以對接貧困地區高風險的養殖業資金需求;借鑒廣東清遠市的“輸血+造血+開發式”的經驗,“輸血”———“農改貸”助推村戶整體脫貧,“造血”———“流轉易”解決農戶貸款抵押物不足問題,“開發”———“移民搬遷項目貸款”及危房改造貸款幫助貧困村莊實現安居;進一步開展“股份合作、共同參與”模式,探索“土地流轉+產業扶貧”等扶貧新模式,創新扶貧融資方式。3.3績效考核普惠金融服務效果評價不應只針對政府機關開展,《關于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銀發[2016]84號)和《關于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辦法》(冀扶[2016]5號)都對金融扶貧提出了要求,金融服務供給機構作為資金的提供方,其作為廣泛地影響著扶貧效果。因此,應將扶貧開發社會責任納入金融供給機構的考核體系,甚至針對一些重點金融機構,要從扶貧信貸資源、貧困地區網點和服務覆蓋率、扶貧金融產品創新、扶貧帶動效益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核,以提升其參與扶貧工作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更有效地發揮金融加速脫貧的功能和作用。3.4外圍支持首先是支付環境的建設,在平穩擴大農村地區支付清算系統覆蓋面、繼續推廣助農取款服務站的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創新便農惠農新型支付產品。其次是信用體系建設,在大數據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以建設“誠信河北”為契機,依托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集合公安、法院、國土資源等多部門信用信息數據,建立多級服務中心,推進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小微企業等主體的信用信息建設。再次是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綜合運用再貸款扶貧支持、再貼現優先、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措施,構建財政促進金融支農的長效機制,實行涉農金融機構差別化監管政策,同時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智力支撐。最后是加強宣傳教育,以金融創新業務為重點,針對非法集資等易發高發事件開展金融風險宣傳教育活動,培育農戶的風險和維權意識。

4總結

河北省正處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時段,建立金融精準扶貧機制刻不容緩。在精準目標識別的基礎上,根據貧困戶分類分層,發揮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法人銀行業機構的不同服務作用,規范發展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擔保機構等各類新型機構,完善多種形式的保險體系,構建多層次的金融扶貧組織體系。同時通過包含社會價值實現的績效考核機制和多種政策實施、組織活動的外圍支持,共同激勵金融供給機構的能動性,推動金融精準扶貧事業的平穩快速發展。

作者:田原 趙麗娜 郝曉雪 單位:河北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WilliamL.WaughJr.ValuingPublicParticipationinPolicyMak-ing[J].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2002,(5).

[2]Finance,inequalityandthepoor[J].JournalofEconomicGrowth,2007,(1).

[3]葉初升,鄒欣.扶貧瞄準的績效評估與機制設計[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63-69.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J].老區建設,2014,(1):8-13.

[5]植鳳寅.金融扶貧重在“造血”[N].中國金融,2014-1-28.

[6]歐海燕,黃國勇.自然地理環境貧困效應實證分析———基于空間貧困理論視角[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4(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