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社會保障的路徑選擇
時間:2022-09-12 10:13:44
導語:運動員社會保障的路徑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運動員保險體系不夠完善
運動員保險體系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法規相對滯后、險種單一、宣傳力度不夠以及個人保險意識不強等方面。第一,我國有關運動員保險方面的法規還相對滯后,雖然在1998年2月國家體委了《國家隊運動員傷殘保險事故程度分級標準定義細則》和《國家隊運動員保險試行辦法》,2002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制定了《優秀運動員傷殘等級標準》和《優秀運動員傷殘互助保險試行辦法》,但這些只針對部分優秀運動員,且真有傷殘發生時,保障的額度還遠遠不夠。同樣遼寧省也沒有專門的關于運動員保險的法規,法規已滯后于體育事業發展的客觀需求。第二,運動員屬于高危職業,而針對體育運動項目特點的保險品種較少,大部分都是保險公司的普通保險業務,不適應運動員的專業特點,無法滿足運動員的需求,保障運動員的根本利益。且在目前的運動員保險宣傳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宣傳內容多以介紹自己的產品為主,普及宣傳保險常識的較少,運動員對保險知識了解甚少;注重甚至夸大投入保險好處的宣傳,可能產生局部誤導;宣傳形式多為媒體廣告、廣場活動、電訊咨詢、業務員上門等傳統形式,對運動員的吸引力不夠,達不到保險宣傳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運動員的保險意識。第三,雖然運動員在訓練、比賽中的意外事故時有發生,但是由于運動隊里經費有限,投保之事優先考慮優秀運動員,大部分的普通運動員需要出一部分的保險資金,出于自身經濟情況的考慮就有人抱著僥幸心理,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危險不一定會降臨到自己身上,沒必要浪費錢去購買保險,保險意識相當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運動員保險業的發展。
1.2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缺失
對于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社會上很多人的一個思想觀念還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認為運動員只會跑跳投等,對于他們能學好文化知識并不看好,如果學習好為什么要走運動員之路。很多運動員都是從小開始專業訓練,基本的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完成,這與教育的起始年齡與訓練的最佳年齡高度重合有著直接的關系。運動員在運動隊里的訓練環境和生活環境一般來說都是封閉式管理,雖然也要求了運動員在訓練時,要合理安排學訓時間,做好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提高運動員的文化教育質量,但在實施過程中,總是無法有效實施,為了出運動成績,培養高水平的運動人才,他們花費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去訓練和比賽,就很少有時間和精力進行文化課學習。運動員學習文化知識基本上都是在訓練之余,繁重的訓練使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學習之中,加之自己想在運動方面有所成就,首要任務就是訓練,文化知識的學習就變得可有可無了,對于訓練的時間遠遠大于文化教育時間的現象也只能默認。正因如此,他們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機,錯過了基礎的文化教育與其他技術的培訓。而在后期,一些優秀運動員因為出色的運動成績被特招進高校進行學習,進入高校后,大部分的時間他們還是在進行著運動訓練,為學校參加各種比賽爭取榮譽,學校對于運動員的文化教育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沒有嚴格把關,導致真正學到文化知識的很少。文化教育的缺失致使他們文化水平低,直接影響到退役后的再就業。
1.3運動員退役就業安置呈“兩極分化”狀態,大多普通運動員就業安置難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其實很短暫,無論是國家的需要還是運動員自身年齡、傷殘等原因都將致使運動員人才的更替,故每個運動員都必然會經歷退役這一人生大事。退役,意味著他們要靠自身的力量去開啟一段新旅程,經歷新人生,面臨新的生活和環境,以及重新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一切重新開始。因此,退役再就業對他們的意義非常重大。然而,退役后的再就業并不簡單,退役后金字塔塔尖的運動員與塔基的運動員待遇呈“兩極分化”狀態。像姚明、楊威、鄧亞萍等塔尖的明星運動員在退役后,明星的光環加上自身的努力從事著很好的事業,而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那些在通往金字塔塔尖過程中做了塔基的大量普通運動員們,他們退役后的生活卻不容樂觀。運動員在退役就業時,一方面有一些固有思想,覺得政府會包辦一切,自己在體育方面作出了貢獻,將來退役時就會給自己解決工作的問題,結果卻是隨著運動員人才的不斷更替,退役運動員越來越多,政府面臨的就業安置壓力也越來越大,能夠安排的崗位供不應求,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退役運動員,只能擇優錄用,而余下的運動員只能自謀出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中,各企業為了獲得更高利潤,壯大自己,不斷地更新技術與設備以提高生產率。缺乏企業所需新技能的退役運動員們只能被用人單位無情的淘汰,導致就業難。因此,極少一部分的退役運動員走入了腦力勞動者的行列,而大部分的退役運動員淪為了體力勞動者,甚至一直處于待業狀態。
2.1加快運動員保險業的發展
運動員保險業的長效發展依賴于其背后的制度,制度的有效運行離不開法律的支撐,構建完善的針對運動員保險的法律也是勢在必行。同時要加強運動員保險的險種研發力度、宣傳力度,個人的保險意識等,從而促進運動員保險業的長效發展。加強險種研發力度時,結合遼寧省運動員的實際情況研發具有針對性的保險險種,新險種開發后的工作就是宣傳,西方保險界有句名言:保險是靠宣傳賣出去的,而不是消費者主動購買的,保險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從此名言中可略見一斑。除了現有的互聯網、電視、報紙及雜志等宣傳方式,還應考慮運動員本身特點。傳統的講座式的宣傳方式并不適合喜動的運動員,只會讓他們覺得枯燥無味,無法達到宣傳目的。而競賽式的宣傳方式更加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因此可通過保險知識競賽的宣傳方式來增長了他們對保險知識的了解。再就是,對于運動員尤其是遼寧省的運動員的保險的重大新聞事件,要做好報道工作,同時利用微電影的形式做一些公益宣傳片,宣傳保險的重要性,提高運動員的保險意識。也可以讓受過傷的運動員宣講親身經歷,使運動員們更加深刻的體會運動員保險的重要性。還可以在遼寧省地方臺開設保險知識大講堂以及給運動員們設計保險知識手冊等方式來宣傳保險的重要性,提高運動員的保險意識。
2.2加強文化教育
雖然教育的最佳起始年齡與運動訓練的黃金年齡高度重合,但在運動訓練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文化的重要性。在訓練期間穿插文化課學習,不僅可以緩解長時間訓練帶來的身體疲勞,還能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文化水平,經過系統的文化課學習,培養具有深厚文化素質的高水平運動員。理論上,體教結合的訓練模式能較好的避免“文化殘疾人”運動員的出現;實際上,由于部分教練員和運動員對于加強文化教育的意識不強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體教結合訓練模式在實際操作中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首先要加強教練員和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意識,將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成績與教練員的直接利益掛鉤使所有教練員都認識到文化教育是培養優秀運動員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后由教練員把握好學訓時間的分配,督促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如不能好好的學習就暫時性的停止其訓練,直到其能跟上學習的進度。運動成績的提高并不是只通過大量的訓練得來的,學習文化知識,掌握科學訓練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會在提高運動成績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真正做到體教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動員退役后,高校不失為一個理想的去處。進高校不僅可以彌補運動員訓練期間沒有校園生活的遺憾,最重要的是可以學習文化知識,技術技能。在高校運動員可以利用高校的教學資源,學習文化知識,接觸不同的專業,全面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高校尤其是開設有體育院系的高校,多為退役運動員不僅僅是運動成績出色的優秀運動員,還有廣大的普通運動員提供學習平臺,立志當體育教師的運動員可以直接跟著體育院系的學生一起從大一開始上課,接受系統的體育教育。想要挑戰自己學習其他專業的運動員,因其文化基礎較差,學校可開設相關專業的預科班,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雖然沒有接觸過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3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各企業提供就業平臺
在社會上,一提到運動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對于這一片面觀點必須轉變,要知道,如果運動員就只是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他們如何能夠掌握專業的、高難度的動作技術,如何能成為全國冠軍、世界冠軍。雖然相較于其他普通人他們的文化水平稍低了一些,但是運動員在長期的艱苦訓練中,早已練就了吃苦耐勞、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優良品質,對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他們也有著無限的潛能。政府可為運動隊與技術學校搭橋,根據當前的就業形勢以及勞動市場的需求,推薦退役運動員到職業技術型學校學習。絕大多數運動員的文化基礎都比較薄弱,如果上大學繼續深造也只是拿一個文憑而沒有相應的文化水平,出了社會照樣就業難,況且他們希望能夠盡快再就業,這種情況下,結合企業人才需求以及運動員自身意愿,有針對性的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使他們學有一技之長,實現再就業,從而減輕退役運動員的就業壓力。遼寧省之所以能夠成為競技體育大省,都是那些運動員們努力拼搏的功勞。他們為了省的榮譽,長期從事著挑戰人體極限的運動訓練,并奉獻出了自己的黃金歲月,他們作出了這么大的貢獻,理應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心和幫助。目前很多企業對于招聘新人都有一定的文憑標準,對于退役運動員來說,這是他們無法跨越的鴻溝,各企業應考慮此情況給他們一個就業的機會,相信經過時間的錘煉,他們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2.4成立體育崗位培訓機構
政府成立體育崗位培訓機構,包括教練員和社會指導員。對于有意向從事教練員或體育社會指導員的退役運動員進行更加系統培訓。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退役運動員不僅具備扎實的運動技術以及豐富的運動實踐,而且對運動事業也是充滿熱情,退役并非他們所愿,能夠換一種方式繼續自己喜愛的事業也是一種欣慰。時代在變化,科技在更新,好的實踐效果需要科學的、先進的理論去支撐。因此,成立專門的體育崗位培訓機構,不僅給退役運動員講授先進的、科學化的訓練體系,同時也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這樣他們在領悟與合理利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加強訓練、提高成績時更能得心應手,在進入教練員與指導員隊伍后,更能發揮其特長,為體育事業服務。
3結語
競技體育的發展方向是更高、更快、更強,這就對運動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達到要求,他們不斷地挑戰自己的身體和技能極限。在比賽和訓練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意外事故,運動員保險的問題就此出現。而長期的專項技能訓練使得他們沒有接觸系統文化學習的機會,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退役后就業安置難。針對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不斷的完善運動員保險的相關法制,促進運動員保險業的發展,真正保障運動員的根本利益。同時加強運動員的文化教育,避免“文化殘疾人”的出現,也要做好運動員職業轉化的相關培訓,從根本上解決運動員退役再就業的問題。保證遼寧省競技體育持續穩定發展,由體育大省邁向體育強省,為我國體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田愛華 楊毅華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文法學院
- 上一篇:義莊社會保障模式的變遷及意義
- 下一篇:社會保障法對失地牧民的權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