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物資儲備管理建設情況思考
時間:2022-07-03 10:47:52
導語:三防物資儲備管理建設情況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種類上,加強儲備各類傳統實用器材和先進設備。包括搶險物料、救生救援器材、搶險機具、抗旱物資、冰凍物資等5大類共50多種,傳統三防物資主要有沖鋒舟、救生衣、土工膜(布)、編織布(袋)、水利籠箱、鋼絲網兜、潛水泵、工作燈等,先進設備主要有應急監測無人飛機、“龍吸水”3000大流量排水搶險車、水陸兩棲救援車、移動式虹吸搶險泵、潛水救援車、抗旱運水專用車、軍用炊事車、挖掘機等,基本覆蓋了防汛、防旱、防低溫冰凍等突發災情險情必需的物資。(2)數量上,嚴格按照定額標準規范儲備物資。基于全省水利工程資料,歷經兩年多,與相關研究機構共同制訂了《廣東省省級三防物資儲備定額標準》,經初步測算,省級三防物資計劃儲備金額為2億元,擬近幾年每年按1500萬元分步實施,其中中心倉庫計劃儲備8000萬元,4個區域倉庫計劃儲備7000萬元,5000萬中國防汛抗旱第23卷第3期2013年6月元作為備用金,用于大澇大旱急難險重搶險救災期間的三防物資購置以及物資報廢后的補充更新。(3)布局上,構筑省級三防物資儲備科學格局。根據全省四大江河水旱風災害特點,省防總分別在韶關、梅州、惠州、茂名市建設了4個省級防汛物資區域性倉庫。目前,4個區域倉庫已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全省已形成了“一個中心樞紐、四個區域分支”的省級三防物資儲備科學新格局,省級三防物資在服務全省防災減災中發揮的骨干支撐作用將更加明顯。(1)業務制度化精細化管理。制定了崗位責任、值班管理等30多個規章制度,建立了出入庫、驗收等37個業務流程,修編了物資調運、滅火和疏散等8個應急預案,編制了物資管理手冊、維護管養手冊、物資調運手冊。采取全自動、封閉式安全管理,實行主要領導帶班、管理人員巡庫簽到制度,保安人員24h巡邏制度,建立了物資安全責任人制度。(2)倉儲信息化現代化管理。倉儲管理是防汛物資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保障倉儲物資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1]。主要建設有先進的視頻監控系統、紅衛防盜報警系統、門禁巡更考勤系統、倉庫管理系統等,配有恒溫室、橋式起重機、載貨電梯,購置了先進的層板式貨架、樓閣式貨架、移動式貨架,4個區域倉庫參照中心倉庫設置。(3)物資維護管養靜動態管理。靜態管理上,物資實行分區、分類管理,科學堆放,并建立了物資維護管養檔案,實行“一物一策”責任制度。動態管理上,探索實踐技能人員自行維護、廠家限期定點維護、簽訂管養協議定期維護等方式進行管養維護,確保大型設備尤其是運輸車輛性能良好。(4)人員隊伍半軍事化管理。定期組織人員進行理論業務學習,開展消防演練、物資調運預案演練、物資儲備管理和特種設備業務等培訓演練,增強工作人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應急意識,提高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創新人員管理,探索實踐了全省第一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的人員管理模式。
(1)夯實基礎,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非汛期,認真總結搶險救災的經驗和教訓,完善《調運預案》,完善搶險救災運輸信息,整理了珠江流域和全省范圍內倉庫到各地級市、縣的搶險救災線路資料,統計了各地物資接站聯絡人及聯系方式。加強與交通、公安以及物流運輸公司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進一步健全搶險救災聯動機制。(2)搶抓時間,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省防總啟動應急預案時,第一時間啟動搶險物資調運應急預案,調運小組相關人員、相應數量的運輸車輛在倉庫隨時待命。同時,加強與省三防辦的溝通協調,初步了解搶險救災物資的品種和數量,在物資調度令正式下發前,預先制定裝車運輸方案,爭分奪秒搶抓搶險救災主動權。(3)精心組織,確保現場有序高效。接到省防總的物資調度令后,嚴格按照調度令上物資的品名、數量、地點、時間等要求,做到現場裝車高效、調配科學。裝車完成后,物資押運小組押運運輸車輛趕赴救災現場。綜合優化多個運輸方案,運輸途中實行車輛全程跟蹤,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把物資運送到災區。物資到達現場順利交接后,配合當地有關部門做好救災現場物資操作使用的指導工作。(4)科學決策,提高救災實戰水平。物資儲備中心自成立以來,共有效完成了國家防總、省防總下達的15次搶險救災和應急演練任務,其中,防汛搶險共9次,占60.0%;應急演練4次,占26.7%;抗旱救災2次,占13.3%。據統計,累計調運次數從多到少依次是移動式虹吸搶險泵、沖鋒舟各3次,小型抽水泵(臥式離心泵)、柴油水泵機組各2次,水陸兩棲救援艇、噴水組合式搶險舟、鋼絲網兜等各1次。比較重大的搶險救災任務有:中央防汛物資方面,2012年臺風“韋森特”期間調運鋼絲網兜、土工布支援廣寧、四會、陽江、清遠搶險,2013年廣東遭遇多輪大暴雨襲擊后國家防總從中央防汛抗旱物資肇慶倉庫緊急調撥81匹馬力噴水組合式搶險舟10艘支援廣東粵東、韓江上游等洪澇災害嚴重地區防汛搶險、轉移群眾工作;省級三防物資方面,調運3套移動式虹吸搶險泵支援陽春市大滑水庫(溢流壩挑流坎崩岸險情)搶險,調運6套移動式虹吸搶險泵支援湛江市赤坎水庫(輸水涵管滲漏險情)搶險。
(1)定額儲備模型還需進一步優化。目前,省級三防物資儲備長期規劃還未出臺,《儲備定額》編制和細化物資儲備的政策依據不足。《儲備定額》僅對種類與數量總額進行了測算,并未對中心倉庫、4個區域倉庫和各代儲點之間進行分區(點)細化、優化。同時,省級三防物資儲備主要以政府儲備和實物儲備為主,高科技的物資相對較少。(2)大型設備的維護管養機制不健全。大型重型設備維護管養難度大、成本高、經費偏少,維護管養經費投入的長效機制還未建立。大型設備操作使用經驗不足,尤其是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欠缺,設備器材的操作使用技能和信息化現代化管理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一些設備閑置在倉庫或露天放置,難以發揮效益。(3)搶險救災系統化調運效率有待提高。省級三防物資還未實現聯網調度,協調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大型設備裝卸慢、固定難,裝卸效率相對不高。此外,重大險情還需通過社會渠道物色運輸車隊、裝車勞務隊伍,在倉庫駐地偏僻的條件下,需進一步探索高效的應急調運機制。(1)構建全省三防物資儲備管理科學體系。發揮省級三防物資儲備管理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建立健全以省級三防物資儲備中心為樞紐,以各區域倉庫為分支,以市、縣兩級三防物資倉庫為單元的全省三防物資儲備科學體系,增強復雜險情和重大災情條件下全省三防物資保障能力。(2)建立省級三防物資“儲管調”網絡系統。建立省級三防物資區域“儲管調”網絡系統,將省級三防物資儲備管理信息納入網絡系統進行動態管理[2],為以后接入國家和省三防指揮系統信息網絡打下基礎,并實行多倉庫區域一體化聯合調度,真正實現物資儲備管理調度一體化。(3)加強省級三防物資儲備規范化、數字化。做好省級三防物資儲備管理的頂層制度設計,制定省級三防物資儲備管理長期規劃。學習構造儲備數學模型[3],優化中心倉庫和區域倉庫協同儲備模型。儲備實用、先進的高科技裝備,探索社會儲備、資金儲備等方式。(4)推動省級三防物資管養科學化、標準化。學習借鑒黃河河務局大型設備的管理使用走“平戰結合”的做法,完善大型設備維護管養辦法,建立與省防總機動搶險隊日常訓練和應急演練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探索大型搶險設備汛期參加防汛搶險,非汛期參與訓練演練的管養模式。強化應急搶險救災技能培訓,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5)注重省級三防物資調運高效化、區域化。加強與部隊、搶險隊、公安、消防、交通、物流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健全有效的搶險救災救援信息共享、應急響應等機制,完善物資應急調運預案,開展搶險救災應急調運多部門聯合演練,增強搶險救災協同能力。根據最短路算法和優化模型的一般原理,建立物資調運模型,解決復雜情況下的物資調運問題[4],有效提高應急搶險救災效率。
本文作者:康雄王奇李榮利工作單位:廣東省三防物資儲備中心
- 上一篇:油田廢舊物資管理狀況與思考
- 下一篇:航天企業物資供應鏈的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