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文化下的廣告傳播透析論文
時間:2022-12-21 03:40:00
導語:視覺文化下的廣告傳播透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視覺文化成為當今審美文化的主流形態,在此語境下的廣告,必然以“一圖勝千言”的傳播方式,以適應現代文化的轉型。而如何創意、制作出吸引受眾注意、記憶并發生購買行為的圖像廣告,是每一個廣告創意人員急待探討的問題。
論文關鍵詞:視覺文化圖像廣告創意
匈牙利電影理論家巴拉茲在二十世紀初就預言,隨著電影的出現,一種新的視覺文化將取代印刷文化。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30年代著名的“世界圖像時代”的表述中指出,世界將作為圖像被把握和理解。加拿大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在60年代出版的《理解媒介》中認為,“對于媒體而言,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媒體本身,是媒體的形式決定著媒體的內容”。時至今日,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些預言家過人的洞察力,因為他們的理論一再地被實踐所證實。方興未艾的電影、圖像、電腦以及互聯網等主流傳播媒介,正在策動著一場文化巨變,引起了整個人類社會文化解讀方式的全方位改變。圖像在不斷地擠占、征服甚或凌越文字,視覺文化或圖像文化已逐漸成為現代文化的主導形態。正如丹尼爾·貝爾所認為的:目前占統治地位的是視覺觀念。聲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組織了美學,統率了觀眾。
一、視覺文化:現代文化的轉型
在這個通常被稱為“后工業社會”或者后現代社會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權和區分被解構了。高雅與通俗,藝術與生活,審與消費等傳統區別的邊界走向消解,《藍色多瑙河》成了燃氣灶廣告的背景音樂,蒙娜麗莎成為豐胸美體的代言人,自由女神則手拿冰淇淋誘惑著消費者……每一個敏于文化風向變化的人,都可以切身體會到,我們正處于一個由語言文字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為中心的文化的轉型時期。圖像崇拜和視覺盛行已經成為當今文化的盛景,視覺膺越文字的霸權已經無處不在!一種新的“視覺文化”形態已經崛起。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學者米歇爾認為,“視覺文化是指文化脫離了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以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在視覺文化的引導下,視覺愉悅和快感體驗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當下紛繁蕪雜的社會景象中,從城市規劃到個人形象設計,從室內的圖像畫面、家裝造型到流動的車體廣告、攢動人群的穿著服飾,從網絡游戲到音樂、戲劇、散文的MTV化……極目四望,觸目所及,全是形象。視覺形象,特別是以圖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成為了當代日常生活的資源和無法規避的符號。
應該說,當代審美文化走向視覺文化,是與文化的都市化密切相關的。現代都市生活的層次感、規模感、節奏感、效率化,造就了都市人依靠視覺生存的突出特征。高聳人云的摩天大樓,光怪陸離的霓虹燈,富麗堂皇的現代裝修,燈紅酒綠的夜生活……都在不停地刺激著都市男女的眼球,給人以魅惑和視覺沖擊。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又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時間觀念,使得生活匆匆的大眾無暇進行精致的心靈內省和思想反當,都希望快速、便捷、瀏覽性地獲取信息,感知世界,于是概念、理性退位,形象、感性登場,并最終演變為視覺文化成為當今審美文化的主流。
而作為站在時代風頭浪尖上的典型文化現象的廣告,自然無法擺脫當代審美文化整體走向的制約。在“視覺文化”或者“注意力經濟”橫行的背景下,人們對圖像的需求驟然增多,廣告也必然走上以圖像創意滿足視覺快感,以注意力捕捉實現快感體驗的道路,以迎合受眾急劇膨脹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而在商業邏輯的操縱下,原先廣告傳播中廣告大師奧格威們反復強調的文本的重要性,開始退居其次,并日趨削弱。而各種各樣的圖像,完整的或支離破碎的,高雅的或者媚俗的,懷舊的抑或是未來的,拼貼戲仿的或者雜交復制的,都在竭力支配著人們的心靈感受。徘徊在文字閱讀與圖像沖擊之間的現代人,越來越迷戀于“圖像的轉向”,或者說“視覺文化的轉型”。于是,在儀式化視覺圖像崇拜的今天,廣告傳播越來越走向以圖像為主要通道的視覺傳播,圖像廣告成為當今廣告傳播的主導形態。
二、圖像廣告:視覺文化的適應
無論是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洞窟壁畫和象形文字,還是生活在現代社會里孩童的信手涂鴉,視覺感受都是人們接受外界信息的主渠道,是表現空間聯系的精確性和復雜性最為簡潔的感覺樣式。為了激發受眾的購買欲望,實現商品或服務的銷售目的,商業廣告必然迎合當今審美文化走向視覺文化的時代語境,從捕捉受眾的注意力開始,聚焦視覺中心,突出視覺重點,合理安排視覺流程,制作出精美、視野飽滿或是視覺沖擊力強的圖像廣告,來引導觀者的視線運行,求得傳播效果的最佳印象,從而在視覺文化時空下形成了一種圖像廣告文化。圖像廣告的勃興,是對視覺文化“一圖勝千言”適應的結果。
1.圖像是極易注意和記憶的信息載體。眾所周知,廣告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成敗的第一步取決于有沒有讓受眾產生注意,引發記憶。而圖像是最具吸引力的信息語言,人們的閱讀目光總是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先聚焦于生動的圖像,而后才考慮文字。圖像對我們視覺的調節、充實和刺激,是圖像語言較文字語言更具注意力的關鍵所在。獨特的造型、色彩、構圖等形象特征產生的美感,給人以視覺感染力,使圖像成為一種極易引人注意和識別的視覺表達,并以信息符號的形式駐留在人們記憶的腦海中。
2.圖像是最準確的信息投射形式。以閱讀和寫作為主要形式的印刷文化,是以概念性、理解性、象征性的內容訴諸人們認知、想象和思考,雖然也能給人以畫面感,但較之圖像所具有的直觀展示性、動態表現性,則遜色很多。“這種視覺媒介的最大優點就在于它用于再現的形狀大都是二度的(平面的)和三度的(立體的),這要比一度的語言媒介(線性的)優越得多。這種多緯度的空間不僅會提供關于某種物理對象或物理事件的完美思維模式,而且以同構的方式再現出理論推理時所需要的各個緯度?!眻D像以表現生動的場景、突出的形象、詩情畫意的氛圍,為受眾展示實物、展示事實、展示觀念,直觀地傳播信息,符合了人類感受客觀事物要“眼見為實”的習慣。這種“擬態化”的傳播,“給受眾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麥克盧漢語),使圖像成為最具說明性和說服力的信息投射形式。
3.圖像是傳播媒介中最具情緒感染力和精神滲透力的傳播形式。各種視覺因素對人們的心理和情緒產生著重要影響。圖像中場景的氛圍、色彩的表現、事物的造型以及形象的運用等等,都對人們的心理、情緒和精神發揮著作用,使人在有意或無意中被感染和接受,并轉化為一種行為的驅動力量。圖像語言以其自身的優勢確立了它在大眾傳播中的獨特價值。
4.圖像是承載巨大信息量的最佳形式。較其他傳統媒體,圖像傳播承載著巨大的信息量。首先,表現在輸人信息的速度上。一幅畫面的內容或許很復雜,但觀眾一般用3一5秒鐘就能看清并理解它的內容,而用文字記載則至少需要150-200字,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了解全部內容。其次,體現在信息的接受能力上。圖像適應了人的思維線的多項性,各種像素能夠同時進人人的大腦,而文字信息是依據先后次序和思維反當之后,才被大腦接受。因此,最大限度地豐富圖像畫面內容,不僅不會影響受眾的接受效果,反而能增強受眾的感受力。
圖像廣告傳播的視像性特征,拋卻了冗長的文案,以鮮活的畫面,優美的構圖、富有個性的字幕以及引人注目的形象,從各個層面,多方位、立體式地調動了人們的情緒與感覺,使商品的固有價值轉換為消費者的心理價值,接近了受眾的意識與心靈。“正如埃柯從符號學的角度所指出的,語言和形象之間的區別,在于視覺符號是通過符號與現實圖像上的相似來表達現實,而語言則相對來說要武斷得多,不必追求這種相似。所以,形象可以表達出語言所無法表達得東西,它更加接近人的感情欲望和更具情感煽動性。也如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所說的,“假若不是視覺媒介,則無法接近更直接地活躍在靈魂深處的內在情動”。
三、創意:圖像廣告傳播的靈魂
圖像廣告的視覺傳播較語言文字更具積極的誘導作用,導致了各種各樣的圖像廣告充溢于大眾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圖像對文字支配的視覺文化場景。而現代廣告猶如潮水一樣彌漫于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如法國廣告評論家羅貝爾·格蘭的一句至理名言那樣:“我們呼吸著的空氣,是由氮氣、氧氣和廣告組成的”⑨。那么,圖像廣告如何才能在視覺符號泛濫、“視”不可擋的語境里脫穎而出?顯然,視覺文化語境下的圖像廣告需要創意來吸引注意,引發記憶,最終促發購買行為!
廣告人從事的是一種象征性符號生產,圖像廣告往往以刻意的理想化或者簡單的背景,表現化地用光方式,戲劇化的人物姿態行為,異乎尋常的節奏感,加之別出心裁的攝制手段,使廣告所表現的事物具有超現實感,從而通過視覺引導和產品聯想,形成了一種建筑于形象符號上的幻象,賦予自身本沒有意義的商品以意義。正如美國學者伯德利亞爾指出的:“現代社會的消費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變成了符號化的物品、符號化的服務中所蘊涵的‘意義’的消費”。杰姆遜也說:“廣告正是那些把最深層的欲望通過形象引人到消費之中去。圖像廣告創意,就是充分運用圖像媒介的特征,通過意義嫁接與符碼置換等主要表現形式,來表達蘊涵在產品或者服務里的某種符號“意義”。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實現圖像廣告的創意化視覺呈現:
1.在圖像儀式中傳遞信息文化。此類廣告主要是運用新穎、別致、刺激性、趣味性、視覺沖擊力強的構圖、光效、色彩、影調、字幕等圖像構成語言來凸顯商品信息,引導視線,吸引注意,傳遞蘊涵其中的信息與文化,以實現信息符號的有效傳播。我們可以運用簡潔、和諧、新穎、有視覺沖擊力的構圖,言簡意賅,虛實相間,主題突出,塑造層次感和節奏美;也可以采用色彩的色相(色彩的種類)、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淺變化)、純度(色彩的純正程度)等三要素進行調配,以激發不同的聯想,產生不同的感情,使商品的形象更有意義,更富美感和時代感;或者運用光效語言渲染氣氛、抒發情感,突出商品信息;也可以運用影調語言形成畫面的明暗對比,傳達商品意蘊。比如,有一則“海蝦”的電視廣告,就是運用圖像的色彩語言傳遞商品信息和意義的。它采用拍攝海蝦身上露出的蝦肉原色(紅色)來突出廣告信息,強烈的著色效果極易把消費者的注意“捕捉”到蝦肉上,喚起人們對蝦的鮮美味覺的表象活動,進而加強“自然、健康、營養”等廣告信息“意義”的感染力?!傲睢逼岬碾娨晱V告也是以顏色的視覺沖擊來傳遞商品信息的。公務員之家
2.在圖像文化上進行信息建構。圖像廣告通過對內容的創意表現和表達,傳遞圖像符號承載的“意義”,促發消費者的注意、記憶乃至購買行為。這主要包括:(1)移花接木的嫁接策略。這是圖像廣告創意經常運用的策略,它將產品或者服務與人物、事物進行組合、聯系、嫁接,以實現廣告信息“意義”的借勢傳播。它可以利用光環人物,比如名人,實現商品的嫁接傳播,以喚起受眾的消費欲望,增強商品的可信度,鞏固和增加消費群,如“LUX'''',香皂常常用國際影星現身說法,訴求美容護膚功效;也可以采用與優美的事物實現嫁接,用潛在的話語展現商品的特性,如白沙集團的“鶴舞白沙,我心飛翔”的香煙廣告,雖然沒有出現香煙實物,但通過廣襄的蘆葦蕩、展翅飛翔的白鶴、柔軟的手勢,表達出香煙讓人飄飄欲仙的潛在功能話語。(2)顯在話語的創意形態。這類圖像廣告創意往往在影像中通過示范、證實或者是比較的形態,用顯在話語的訴求方式,陳述商品的功能、質地、產地、價格以及合成元素等,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比如藥品廣告通過畫面建構,運用解說詞把商品的功效傳播給受眾,“嚴迪”、“感康”、“利君沙”等藥品廣告是其典范。(3)性別修辭模式。性別修辭在圖像廣告中隨處可見。比如圖像廣告中的女性角色,或選用年輕、貌美、性感的女子來吸引同性的羨慕,招惹異性的凝視,或選用樸實勤勞的女性展現婦女的價值意識,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如“雕牌”洗衣粉、"LUX'''',香皂、飄柔洗發水等圖像廣告;男性則或采用成功人士來表現自豪情感,或采用平民化的生活再現,勾陳生活的回味,如“Marlboro”香煙、“杉杉西服”等。(4)情感建構的創意模式?!案腥诵恼?,莫先乎情。”人們可以拒絕赤裸裸的商品叫賣,卻拒絕不了溫柔的初戀、無私的母愛、純潔的友情……因此,圖像文化的傳播必須在挖掘民族接受心理的基礎上,依托影像傳遞民族傳統文化或流行時尚文化,對受眾進行感情誘發,增加商品的附加價值。圖像廣告可以建構親情、友情、愛情、人情的文化語境,也可以挖掘鄉情、懷舊的文化話語,讓受眾在信息符號的刺激下,產生情感的震動或者感動,進而形成對商品或者服務的偏好。如“送禮要送腦白金”的禮儀文化;“雕牌”洗衣粉中的母女親情;“孔府家酒”影像揚起的濃郁鄉情;“南方黑芝麻糊”的黑白畫面掀起的懷舊之情;“潤發百年”的亙古愛情等。(5)生活戲劇形態。生活是創意的源泉,但由于人們過多“經驗”的介人而易形成思維定勢。圖像廣告如果表現人們思維慣性養成的生活,受眾往往會熟視無睹。因此,需要打破常規,采用“陌生化”的戲劇手法,通過拼帖式組接或者蒙太奇技巧,給觀者帶來全新體驗,以消除受眾接受信息的麻木不仁。生活化的戲劇形態可以采用情節的戲劇化、生活的細節化以及幽默詼諧的手法、夸張的形態等進行圖像廣告的訴求。如著名的葛瑞廣告為Wal-Ii,服裝品牌創作的“服裝殺手”平面系列廣告,以及電視廣告“麥當勞(嬰兒篇)","Rolo糖(小象篇)”等等都屬于此類。
(6)影視動畫形態。時代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影視攝錄手段和繪畫手段所產生的畫面制約著屏幕視聽思維的拓展,而電腦技術的日新月異為圖像廣告的發展拓展了空間。影視動畫更容易表現出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影像變化,其真實的模擬、再現的現實場景,超越現實的畫面效果,都提升了廣告的趣味性和可視性,提高了圖像廣告的藝術感染力。如百威啤酒“螞蟻篇”的電視廣告以超越真實的刺激、夸張的畫面吸引了眾多觀眾的注意力,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促進了商品的銷售。
- 上一篇:淺談群包商業理念應用于圖書館管理論文
- 下一篇:以目標為方向的圖書館績效評定體系論文
精品范文
9視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