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班主任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

時間:2022-09-28 09:52:35

導語:中職班主任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班主任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

[摘要]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網絡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這就使得一些計算機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也越來越快,智能設備作為時代的產物,使得媒體也在不斷豐富和更新。不僅影響到通訊、軍事等領域,在教學工作中也深受其益,其中微博、QQ等為表現形式的新媒體技術形式最為普遍和深入人心。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當前網絡背景下的中職班主任工作同新媒體技術的融合作為研究對象,希望同行工作者給予批評和指正,并與之交流學習。

[關鍵詞]網絡時代;新媒體;中職;班主任工作

現在的中職學生大多數已經是“00后”,他們從小接觸網絡,手機與電腦比紙和筆更加熟悉,他們也更加習慣互聯網,這就要求中職班主任要掌握學生的現狀,適當利用新媒體技術。

一、網絡時代新媒體對學生的不利影響

(一)信息真假難辨,無有效過濾。網絡信息的開放性與匿名性使得網絡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尤其是其中帶有煽動性與誘惑性的內容。與此同時,網絡的匿名性使得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與機構造謠信息與觀念不正的信息,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二)沉迷網絡世界,厭惡學習。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下,家長、社會對職業教育,尤其是中職教育存在偏見,大部分中職生都是中考失敗的學生,入學的很大原因都是為了獲取一個畢業證,這樣就使得中職生群體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認可,就將目標和眼光轉向了網絡世界,比如網絡戰績、網絡婚姻等。這些游戲和網站的存在本身并不是有害的,但在中職生這個群體中,它們對學生的影響是弊大于利。(三)網絡影響增大,管理難度增大。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的更新,讓信息傳播的速度與范圍更加廣泛,也擴大了事件的影響力。在網絡不發達、媒體傳播速度慢、影響力小的情況下,校園事件并沒有現在這樣的普遍性、暴力化。現在的校園事件逐漸呈現低齡化、暴力化等特征,很大原因是學生受到了網絡暴力思想的影響。而信息的便捷獲取使得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受到極大的挑戰,學生的作業不再是自己思考所寫,而是從網上“借鑒”,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也不再依賴于教師的課堂講解,但這些知識的不確定及無過濾也增大了教師課堂教學的難度。中職教師尤其是中職班主任對在網絡時代的新媒體背景下如何管理班級并沒有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有的班主任堅定地認為網絡、新媒體是管理的大敵,通過各種手段限制學生使用手機、接觸網絡等,但實際效果往往適得其反。要在新的形勢下更行之有效地管理班級,就應該抓住網絡、新媒體技術的特點為我所用,通過網絡與學生更加有效的溝通,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二、中職班主任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

(一)加強網絡學習,提高適應能力。要想更好地運用網絡與新媒體管理班級,就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網絡的發展使得漢語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每年網絡選出的流行語在學生中間流行,如果教師聽不懂學生說的什么,又怎么和學生溝通,怎么更好地管理班級呢?為了使網絡的出現帶來的“代溝”越來越小,就需要班主任、教師也了解網絡流行語與網絡文化,提高適應能力。(二)用好社交軟件,加強實時交流。QQ是學生使用最多也是使用最廣泛的一個社交軟件,所以班主任要利用好這個社交軟件,加強與學生的實時交流。建立班級QQ群,教師作為成員加入,讓學生成為管理者,提高學生的自豪感,在群內教師作為“同齡人”參與其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班主任可以通過班級群內的討論及時掌握學生的想法,及時與學生溝通,正確引導學生。(三)開通網絡直播,加強課下互動。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主播。而一些緊跟潮流的學生已經開通了自己的直播,一些教師也通過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職學生玩心重,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班主任要積極引導。比如在課上,教師可以開通直播或者學生打開直播,在網絡圍觀下,學生會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假期的時候,可以在群內通知學生何時直播自己的假期生活,班內其他學生與班主任去參與直播,點贊、送禮物等實時互動,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四)創建班級微博,正確引導學生。輿論的引導作用在于重復播放,加深印象。一些網絡上傳播的事件以及其評論可以培養學生分辨真假的能力和對事物的理性看法。

微博作為網絡上傳播最快的途徑,班主任要運用好微博這一工具。比如班主任創建班級微博、博客,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適當更新一些信息,幫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網絡時代,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和更新對傳統的中職班級管理提出了挑戰,但同樣也帶來了機遇。新媒體技術不是洪水猛獸,運用得當也會對班主任的工作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作者:陳萬君 單位:重慶市九龍坡職業教育中心

參考文獻:

[1]王光侖.論新媒體手段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7):63-64.

[2]劉曉慧.新媒體對中職學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