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中心發展成效與未來進路
時間:2022-03-09 09:04:52
導語:融媒體中心發展成效與未來進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縣域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在縣域內成立的宣傳機構。在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打造的融媒體中心通過構建內容傳播矩陣、創新內容表達形式、優化敘事機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效,但是未來仍需從傳播矩陣、形式表達、敘事機制三方面發力,助力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中心;內丘縣;鄉村振興
一、縣級融媒體中心助力鄉村振興初顯成效
(一)打造內容傳播矩陣
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主要以鄉村為基地,立足于當地民生民情。內丘縣融媒體中心自成立以來,通過“冀云內丘”客戶端、《內丘報》、內丘政府網、內丘縣廣播電視臺以及微信公眾號、微博和抖音進行多渠道的內容分發,形成“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域覆蓋”的新局面。以本地平臺為依托,內丘縣融媒體中心還開通了人民視頻號、新華社內丘頻道、央視新聞矩陣號、商業媒體號等移動媒體平臺。各個平臺致力于助力鄉村振興,向百姓傳播多方位信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主流媒體共刊發內丘縣的相關報道2000多篇。在鄉村產業振興方面,實現了多渠道分發,矩陣式傳播。內丘縣廣播電視臺公眾號開設《品味農家》欄目,展示當地特產果蔬、非遺商品以及邢白瓷等,助力實現產業興旺;“內丘發布”公眾號和《內丘報》都刊登了當地產業的相關內容,譜寫產業振興故事;在內丘縣人民政府網站首頁《內丘要聞》欄目上也有“金秋時節喜豐收”“‘電商+直播’助農增收”等產業振興的相關內容。在鄉村人才振興方面,內丘縣融媒體中心的微信公眾號、抖音號以及內丘縣廣播電視臺等都報道了內丘縣圍繞培育鄉土人才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一些高素質人才帶頭致富的相關事跡,廣泛宣傳內丘縣鼓勵和吸引人才的各項舉措,以期實現人才振興。在鄉村文化振興方面,微信公眾號和抖音平臺展示了各鄉鎮、農村豐富的文化生活。其中,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最為廣泛。“內丘發布”推送的《大美內丘古韻新城———2017內丘向世界亮出新名片》《縣長楊輝做客<中國推介>向全球推介“千年古縣美麗內丘”》分別獲得2.3萬、1.8萬的閱讀量。內丘縣人民政府網站把內丘縣的文化旅游、鄉村風貌等用圖文或視頻加以展示,無不體現著“內蘊深厚,丘生魅力”。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則突破了鄉村因地理位置、發展水平等而無法對外傳播的局限,將內丘縣鄉村文化生動形象地傳播給了更龐大的用戶群體。在鄉村生態振興方面,內丘縣廣播電視臺的公眾號設置了《環保舉報》欄目,歡迎群眾舉報破壞環保的行為,而內丘縣人民政府網站的專題專欄也有大氣污染防治這種“重頭戲”,在醒目的位置設置生態相關的內容。由此可見,內丘縣多渠道發力,以期實現鄉村生態振興。在鄉村組織振興方面,政府網站突出政務公開重點,落實政策解讀責任,致力實現有效治理;微信矩陣則有金店鎮、侯家莊鄉等農村基層自治平臺,在給鄉民提供查詢、監督渠道的同時,也滿足了鄉民對鄉村振興相關內容的獲取,形成了覆蓋廣泛的傳播影響力,營造鄉村振興的氛圍。
(二)優化敘事機制
為全力打造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內丘樣板”,內丘縣融媒體中心的內容敘事視角與情感并重。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傳統內容標題傾向于直接呈現新聞要素,而內丘縣融媒體中心在輸出內容時追求更加活潑輕快、接地氣的風格,且在視角的選擇上更具本地特色。例如,《新華社為內丘打call:搶收搶種不誤農時》一文巧妙運用“打call”等網絡流行語,貼近群眾,激發閱讀興趣。在鄉村產業振興方面,微信公眾號“內丘發布”推送的《鄉村振興【映像】小蘋果發展成富民大產業》一文講述的是內丘縣崗底村村民建立優質蘋果生產帶,直接帶動周邊10個貧困村100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故事。抖音短視頻平臺發布了白家莊村火龍果養殖基地的視頻,內丘縣融媒體中心的人員在視頻中解讀火龍果的生長環境,大力宣介鄉村特色產業。在鄉村人才振興方面,內丘縣融媒體中心將敘事視角聚焦于積極宣傳本縣的各類人才引育政策上。“內丘發布”推送的《內丘縣積極培育鄉土人才助力“雙創雙服”活動扎實開展》一文指出,內丘縣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選好“領頭雁”,孵化“新農民”,培塑“帶頭人”,組建“文藝隊”,積極培育鄉土人才,助力“雙創雙服”活動扎實開展。在鄉村文化振興方面,敘事視角的選擇更貼近本縣特色。在旅游文化方面,選取邢窯博物館、扁鵲藥谷等講述邢白瓷文化和中醫藥文化,還將內丘中醫藥旅游康養的特色做法推向海外,被7個國家的130多家主流媒體刊登轉載,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出去”。在歷史文化方面,講述扁鵲、郭巨的故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展示了“抬捶板石”“木版年畫”等。為了更好地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微信公眾號“內丘婦聯”推送的《鄉村振興,巾幗在行動———文化走進庭院》一文聚焦北永安村里的婦女,她們挖掘鄉村歷史,圖畫上墻,不僅扮靚鄉村,也傳播了鄉村文化生活圖景。由中共內丘縣委、內丘縣人民政府策劃,內丘縣職教中心主辦的大型實景劇《白瓷魂》以唐朝初期的邢州內丘為背景,講述了內丘白瓷行會首領李正安為發揚光大邢白瓷而嘔心瀝血的故事。在鄉村生態振興方面,內丘縣融媒體中心選擇的敘事角度多集中在將生態環境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上。其中,尤以報道對鵲山湖濕地公園的保護修復最為突出。按照“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原則全方位整治鵲山湖的生態,馬河村東臺干部還在水邊引進民宿,實現生態振興的同時不忘帶動旅游業發展。在鄉村組織振興方面,敘事聚焦農村基層黨組織及其相關工作。內丘縣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的《內丘黨史故事丨內丘縣第一個基層黨支部的建立》講述了內丘縣第一個基層黨支部的建立過程。微信公眾號“內丘發布”推送的《建強基層組織引領脫貧攻堅》講述了侯家莊鄉大鵝石村駐村工作隊聯合村兩委班子積極了解民意,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的故事。他們以支部強帶動群眾富,凝聚力量,通過組織振興引領百姓脫貧致富。
二、縣級融媒體中心助力鄉村振興的未來著力點
一是在傳播矩陣設置方面,加強對鄉村振興的宣傳。內丘縣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和政府網站積極落實鄉村振興工作,一些板塊的設置與鄉村振興息息相關,但是有些板塊內容不僅名稱相同,功能也完全相同,且這些板塊在宣傳鄉村振興方面還需進一步深化。例如,內丘縣廣播電視臺與“內丘發布”公眾號的板塊設置都有“融媒體”分區,只是做了簡單的內容填充。抖音平臺發布的內容中,涉及鄉村振興的內容占比不高,且是照搬公眾號發布的內容,更新頻率不高。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當地百姓不僅是縣域媒體最大體量的用戶,也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他們的參與對于鄉村振興至關重要。大體量的用戶群體幾乎都聚集在傳播矩陣的使用上,矩陣的功能直接影響用戶黏性。為防止用戶流失,應均衡板塊內容,加大宣傳鄉村振興,要從追求“量”轉向追求“質”,全面反映鄉村風貌和鄉村振興工作取得的成果。二是在內容呈現形式方面,形式的表達最終要服務于用戶體驗。當前,縣級融媒體中心應注重創新表達形式。受傳統使用習慣的影響,在農村地區,絕大部分農民對新媒體仍未能很好地接受,尤其是一些年齡稍大的農民對于H5、動漫等形式的作品接受程度有限。很多農民認為新媒體就是看新聞、看電視劇的工具,并沒有了解到新媒體在傳播鄉情鄉貌、本地資訊時具有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此外,利用新媒體進行閱讀或者進行信息交流,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技能,這對中國絕大多數農民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縣級融媒體中心應進一步向用戶思維靠攏,可以利用大數據或者算法推薦等技術優勢獲取本地精準的農民畫像,在準確獲知農民興趣愛好和年齡層次后創作出令他們喜聞樂見的內容作品。例如,用短視頻和圖片的形式介紹農業種植技術和農村治理問題,就容易被各個年齡段的農民群體接受,而H5等新媒體表現形式則更容易被年輕群體接受。在堅持使用新媒體平臺傳遞新時代話語的同時,縣級融媒體中心應持續創新,探索便于農民接受的內容呈現形式。應拓展思路,挖掘鄉村特色,深入扎根基層,講農民聽得懂的鄉村故事,傳遞有溫度、有信仰、有情懷、有品質的精品內容,把農民對美好鄉村生活的向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三是在敘事機制方面,圍繞鄉村振興,增加深度報道。微信公眾號上大篇幅的內容由圖片堆砌,文本內容很少。雖然很多內容符合新媒體的創作思路,但是缺乏對事件的深度報道,往往只是流水賬式地一筆帶過事件、時間、地點等新聞要素。關于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課題,應不吝筆墨,深入挖掘,多推出深度報道。例如,在提及“村民因地制宜推廣‘農光互補’,有效促進增效增收”的同時,可以深度報道這一舉措,將這一技術推廣開來,使更多村民熟練掌握并運用這項技術,一定程度上實現先富帶動后富。果樹種植、中藥材培育等都是農民關心的內容,可以推出相關報道,解決村民的困惑,帶動鄉村產業振興。此外,在敘事手法上也可以適當運用非虛構寫作手法,激發村民的閱讀興趣。
三、結語
“鄉村興則國家興。”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一股重要的媒體力量,在引領鄉村創新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2018年9月創立以來,內丘縣融媒體中心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未來需從傳播矩陣、形式表達、敘事機制三方面繼續發力,做好基層的宣傳和服務工作,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董福印,鄧生斌,何輝,張萍.高揚奮斗主旋律引領建功新時代———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加強融媒體中心建設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做法與成效[J].傳媒,2020(02):70-72.
2.何胤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背景下四川省縣級廣電媒體的轉型策略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9.
3.王小寧,張晶.打通宣傳工作“最后一公里”助力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J].有線電視技術,2018(10):17-19.
4.賈凱鳴.縣級融媒體內容生產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
5.印興娣,李培.縣級融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策略分析[J].傳媒觀察,2020(06):53-60.
6.譚云明,黃瑜娜.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選擇研究———以湖南株洲地區為例[J].中國出版,2021(04):38-41.
7.段曉勤.縣級融媒體搭建“黨心連民心”平臺的探索[J].記者搖籃,2020(11):156-157.
8.周毅,張梓駿.內丘縣融媒體中心:扎根百姓服務基層[J].傳媒,2021(16):34-35.
作者:韓香嬋
- 上一篇:現代舞與新媒體技術多元化發展探討
- 下一篇:生肖圖案藝術特征及服裝設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