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料真實性探究論文

時間:2022-02-11 01:58:00

導語:新聞報料真實性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報料真實性探究論文

一、新聞報料人產生的背景

新聞媒體獲取新聞線索的傳統渠道往往大同小異,獨家新聞自然成了新聞媒體突破同質化競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媒體記者的數量和力量畢竟有限,大部分精力用于自己所負責條口的報道,以確保在同質化競爭中不漏報新聞,很少有精力和時間去尋找和挖掘獨家新聞。新聞報料人的出現正是適應了媒體對獨家新聞的需求,新聞媒體可以在不增加人員配備的情況下,廉價獲得獨家新聞線索或半成品,提高媒體的市場競爭力。本世紀初以來,報料新聞已經成為新聞媒體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

受眾在新聞信息傳受關系中主體意識的覺醒,也是新聞線人產生的原因之一。受眾已經不再滿足于被動接受信息,他們中很多人向新聞媒體提供新聞線索或成品不是為了獲得報酬,而是希望通過媒體自己的聲音,促使所關心的問題得到廣泛重視或解決。

二、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分析

新聞報料人向媒體提供的信息包括新聞線索、新聞半成品或成品。有些地方的宣傳管理部門為避免新聞失實,已明令禁止媒體直接采用報料人提供的文字稿。目前,報料人提供給新聞媒體的大多是新聞線索,或者是他們自己攝制的圖像資料,需要媒體進一步加工成新聞成品。雖然大多數新聞報料人不直接向媒體提供新聞成品,但新聞報料失實仍屢屢發生。

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歸納為兩類:主動失實和被動失實。所謂主動失實,即新聞報料人出于主觀故意向媒體提供虛假的新聞線索或半成品。主動失實的動機大致有下列兩種:①新聞報料人為了獲取更多的報酬而估計歪曲事實。媒體為了獲得獨家新聞線索,不惜花費重金懸賞征集,這就給了少數人以可乘之機。一些報料子虛烏有,報道后造成了嚴重的失實。②新聞報料人企圖借助媒體解決自己所面臨的棘手問題。有些新聞報料人所遭遇的一些問題通過正常的渠道暫時沒法解決,因此想通過新聞媒體的影響力進行干預。因此有人就通過夸大新聞事實以吸引媒體報道,還有人甚至虛構新聞線索吸引記者前來采訪,最終向記者反映的情況卻與當初所提供的新聞線索無關。

被動失實是指新聞報料人因缺乏基本的新聞素養和職業道德意識而造成的失實,這類失實并不是出于報料人的主觀故意。在新聞報料人向媒體提供的大量新聞線索中,被采用的比例是相當低的,因為許多報料人所提供的線索根本不具有新聞價值,有些新聞線索是報料人道聽途說來的,基本不可信。對于真正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報料人也可能被事件的表象所蒙蔽、或對新聞事實的取舍發生偏差,向媒體提供失實的新聞線索。

盡管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有以上兩個方面,但新聞報料本身并不能直接導致新聞失實,因為新聞報料人所提供的新聞線索或半成品必須經過媒體選擇、加工和報道之后,才可能導致新聞失實。因此新聞媒體有必要對新聞報料人所提供的新聞線索或半成品進行嚴格把關。

三、檢定新聞報料真實性的方法

線人所提供的新聞線索良莠不齊,因此新聞媒體首先要對報料人所提供的新聞線索進行初步的過濾,以找出具有新聞價值、可能為真的線索,然后對這些線索進一步加以核實,如果核實為真,則最后加工成新聞作品加以報道。通過這樣的程序,基本上可以避免新聞報料可能帶來的新聞失實。媒體還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來加強對新聞線人的管理,從宏觀上保障新聞報料的真實性。因此,檢定新聞報料真實性的方法可以歸納為過濾、核實和制度保障三個方面。

1.過濾

過濾的任務是要在報料人所提供的線索中,找出具有新聞價值、適合本媒體報道的新聞線索。不同新聞媒體的編輯方針和報道手法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但對線索進行過濾的標準大同小異。對報料人提供的線索進行過濾的標準,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符合法律和普遍接受的道德規范。新聞報料人首先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向媒體提供新聞線索,任何通過違法手段獲取線索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許多報料人向媒體提供新聞線索是為了獲取報酬,但也必須出于善意,不得宣傳損人利己、封建迷信等內容。新聞媒體對此類新聞線索要嚴格過濾,堅決摒棄。

(2)是否可能為真。這一步是根據報料人所提供的情況,對線索的真實性進行初步預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①報料人是否親眼所見?如果新聞事件是報料人親眼目睹,則報料人提供的新聞線索為真的可能性較大;相反,如果新聞線索是報料人道聽途說來的,則真實性程度可能較低。所以媒體在接到報料人報料電話時,有必要詢問報料人是否親眼看到所報料的新聞事件。②報料人是合格的觀察者嗎?報料人的身份有時也會影響對新聞線索真實性的判斷。③報料人能否提供新聞事件的精確細節?如果新聞媒體與報料人有雙向交流的機會,媒體應該在獲取新聞事件基本信息的基礎上,向報料人進一步了解事件的精確細節,通過對相關細節以及細節之間的邏輯推理,對線索的真實性進行判斷。④是否有其他相同的消息來源?如果有多個報料人向媒體提供相同的新聞線索,則線索為真的可能性較大。如果線索由唯一的報料人提供,也不代表一定虛假,只是需要進一步驗證。如果驗證為真的化,可能因獨家性更強而具有更高的新聞價值。

(3)是否具有時效性。新聞媒體對報料人所提供的線索進行過濾時,時效性也是重要的衡量標準。如果報料的新聞事件已經時過境遷,大都已不具新聞價值,則必須將這些線索過濾掉。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新聞報料人沒有提供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信息,記者根據報料人所提供的新聞線索到現場采訪之后才發現,此事件已經是過去很久的舊聞,根本沒有報道價值。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媒體在接受報料時,要主動詢問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信息,而不能一味關注報料內容而忽略對新聞線索時效性的考察。

(4)是否具有重要性。重要性標準要求新聞媒體過濾掉哪些格調低下、嘩眾取寵的新聞線索。新聞媒體應該選取具有較大社會影響、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或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聞線索加以報道。諸如“長兩個頭的牛”、“三只腳的雞”之類的奇聞異事,沒有多少新聞價值,有些還是人為編造的。媒體對此類奇聞應當非常謹慎,力避為迎合受眾的獵奇心理而報道假新聞。

(5)匿名線索問題。有些新聞報料人向媒體提供新聞線索時,出于某種考慮而采用匿名的方式。新聞媒體無從知道報料人的真實身份,也無法追究報料人報料失實的責任。有些媒體對匿名線索未加甄別就加以報道,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新聞失實。

對于新聞媒體是否要采用匿名線索的問題,目前尚有爭議。有一種意見認為,新聞媒體應拒絕一切匿名線索,以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美國的《今日美國》報編輯方針備忘錄中就聲稱“不接受身份不確定的消息來源”。而另一種意見認為,匿名線索也是新聞線索的重要來源之一,《華盛頓郵報》如果沒有匿名消息來源,就無法完成揭露水門事件的報道,所以關鍵在于如何去甄別匿名線索的真偽,而不必因噎廢食,拒絕所有的匿名線索。

2.核實

新聞媒體對報料人所提供的新聞線索進行過濾之后,需要對初步選定的新聞線索進一步加以核實才能報道。由于新聞事件已經發生,新聞報料人所提供的新聞線索往往難以核實。盡管如此,媒體記者應該盡量攜同報料人深入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采訪相關當事人,以取得第一手資料,而不能僅憑報料人提供的信息進行報道。媒體報道過這樣的案例,某報料人向某新聞媒體謊稱某下崗女工拾到百萬美金歸還失主的事件,媒體記者去采訪這位下崗女工時,報料人也在現場,記者的問題基本上由報料人代為回答,記者對此未加注意,報道若干天后,真相被揭穿,媒體有苦難言。因此對新聞線索的核實工作要非常細致,盡量采訪到事件的當事人,并要切實地掌握當事人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深圳《晶報》自創刊之日起,就明確規定對于報料人提供的新聞線索,記者必須第一時間親臨現場訪問核實,獲取當事人及利益無關方等多方的證實。未到現場的報料新聞不能發稿,更不能用材料改寫。①報料人提供的新聞線索只有在多方旁證之下,才能保證真實性。

如果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已經不存在,記者應盡量找到新聞事件的當事人進行采訪。如果當事人也無法找到,可以盡量尋找事件發生時的旁觀人員進行采訪,將采訪所得與新聞報料人提供的信息進行比較核對,以驗證真實性。對于一些很難核實的新聞線索,可以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來推斷線索的真實性。記者可以隨著對事件了解的逐步深入,根據相關的經驗,通過簡單的邏輯推理來判定新聞線索的真實性。

如果某條新聞線索只來自于新聞報料人一方,無法得到其他方面的印證,則對之報道應慎之又慎。對于新聞媒體來說,某些無法得到相關驗證的獨家性新聞線索,具有很大的誘惑力,然而恰恰是這些新聞線索,往往會帶來嚴重的新聞失實,因此媒體應不報道未經任何驗證的新聞。

3.制度保障

上文所述的過濾和核實環節,都是從微觀上檢驗新聞報料的真實性,新聞媒體還可以通過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等方式,從宏觀上加強對報料真實性的保障。

新聞媒體要獲得源源不斷的報料新聞線索,有必要建立和健全新聞報料人網絡,并加強對新聞報料人的組織管理。新聞媒體可以有意識地在一些容易出新聞或獲得新聞線索的行業和部門建立聯系人,讓他們提供獨家新聞線索。但新聞報料人網絡的健全,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新聞線索的真實性。新聞媒體有必要以現有的新聞報料人網絡為基礎,建立新聞報料人檔案資料庫,對每個線人報料的真實性進行跟蹤分析,如有人屢次提供虛假線索,則將清除出線人隊伍。這樣既可以保護稱職的新聞線人,又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避免虛假線索的干擾。

新聞媒體還應加強對骨干新聞報料人的定期培訓。新聞線人通過相關培訓,可以學習新聞專業知識,提高新聞素養,增強新聞敏感性,培養正確的新聞價值觀,有效地避免新聞報料的被動失實現象。

注釋

①陳寅,黎勇:《媒體競爭時代我們如何堵截假新聞》[J],《新聞戰線》,2007年第4期。

摘要本文在回顧新聞報料人產生背景的基礎上,從主動失實和被動失實兩方面分析了新聞報料失實的原因,并提出通過過濾、核實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對新聞報料的真實性進行檢定。

關鍵詞新聞報料人新聞真實性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