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播音播與說綜述
時間:2022-05-16 05:58:00
導語:電視新聞播音播與說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鳳凰衛視陳魯豫主持的《鳳凰早班車》的開播,一種全新的“說新聞”方式開始出現,一時反響強烈并迅速被大眾所接受。隨后,各大電視臺紛紛效仿。自此,新聞播音不再只是傳統的“播新聞”方式,而對兩種播報類型究竟孰優孰劣的爭論一直存在。文章帶著“如何能產生更好的新聞宣傳效果”的問題,對兩種播報方式各自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淺談了新聞播音中“播”與“說”的共存與結合。
新聞播音,即新聞播音員(主播)以有聲語言或副語言為手段,面對鏡頭、話筒報道新聞信息的創造活動。之前的新聞播音,上到中央電視臺下至縣級廣播電視臺,大都采用“播”的方式。而之后,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及電視新聞節目的變革,新聞節目內容更加豐富、更加鮮活,從國家大事到市井百態,從明星事件到茶米油鹽,新聞面向人民、面向社會,新聞傳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現今新聞傳播的一大特點。于是,電視熒屏上出現了各種民生新聞、評論新聞、讀報新聞……如央視的《馬斌讀報》開啟了讀報類新聞節目的先河。而這些節目類型的出現也催生著一種新型播報方式的出現,即說新聞。說新聞的出現,使傳統的播音方式受到了挑戰。工作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閑暇之余坐在電視機前,新聞播音員那種傳統的一臉嚴肅、字正腔圓的播音方式已很難再被受眾接受,人們更加注重播音員與受眾間的交流感,因此,說新聞便以它新穎、活潑、獨特的風格應運而生,令人耳目一新,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典型欄目有北京電視臺的《第七日》、湖南電視臺的《晚間新聞》等。
二、播新聞與說新聞的區別
播新聞體現了新聞播音規范性、莊重性、鼓動性的語言特點,做到了字正腔圓、感而不入、語式穩健、語言流暢等特點和要求,體現了新聞播音“愛憎分明、剛柔相濟、嚴謹生動、親切樸實”的共性要求。但這種播報方式也有其弊端,它沒有完全發揮電視的優勢,這種用書面語言把新聞念出來的四平八穩的播報方式,容易使受眾產生距離感。新聞播音中的“說”,可理解為對新聞內容的評述和講述,是一種類似聊天的交流和溝通,強調與受眾的交流感,將新聞播報方式口語化,采用簡練、富有個性的語言風格,大大拉近了與受眾的心理距離。更有時代感、個性更鮮明、更貼近生活,因此觀眾喜聞樂見。另,相對于播新聞,說新聞的方式賦予了播音員對稿件更大的創作空間。但我認為這種方式也有其自身弊端,新聞節目的生命在于客觀、真實可信,這種略顯隨意、“聊”出來的新聞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新聞的可信度和權威性。
三、新聞節目內容決定不同的播報方式
對于新聞播音員,要采用哪種播音方式,還需結合節目或稿件的內容、主題、需要渲染的氣氛等方面來綜合分析。只有恰當的播報方式完美的融合在不同節目或不同稿件當中,才能為其注入強勁的生命力。播新聞尤其強調語音的規范度,即字正腔圓、鏗鏘有力,正好適合一些時政新聞和條文法令的播報。這類新聞的稿件是純消息,播音員只需把內容完整清楚的告訴大家,“播”出來即可,不能添加任何個人思想感情。比如對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內容的報道,播音員在播音中就要用一種激勵人心、催人奮進的狀態來傳達消息,而非娓娓道來、拉家常式的“說新聞”方式。對于民生類新聞節目,以反映老百姓切身利益、關乎百姓疾苦的新聞報道為主,則可以選擇“說”的方式。播音員對稿件相對來說有主動權,可以在播音中表露自己的觀點或看法,以達到和受眾的交流感,播音學中反復強調的對象感在此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最典型的例子應該是湖南衛視的《晚間新聞》,用一種近乎聊天的語氣,以老百姓的角度對新聞加以評論、分析,把新聞真正說到了老百姓的心里。還有一種新聞節目,信息量豐富,上到國家大事,下到老百姓的生活瑣事都有涉及,無法單純的把它歸納為時政新聞或民生新聞,這就要求播音員要靈活對待、妥善處理,針對同一節目中的不同新聞事件或新聞稿件選擇適合的播報方式。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周刊》,主持人白巖松雖看上去很嚴肅,但稿件的處理還是很靈活的,新聞的播報和評論發人深思,時而調侃時而尖銳,拿捏的很是到位。
四、播與說應共存共榮
盡管時下“說新聞”極為盛行,但絕不意味著“播新聞”會逐漸消亡。播新聞畢竟經歷了歷史的考驗,匯集了播音前輩們智慧的積淀,也是現在人們最認同的一種播音腔調。實際上,也始終站在新聞播音最前沿。而即便是說新聞,也不能完全拋棄“播”的存在,畢竟新聞具有真實性的特點,一味的“說”難免有失嚴肅性。兩者之間不應是此消彼長、消亡與成長的關系,而要結合當前實際,結合新聞節目本身及受眾的基本需求,努力使二者達到共存共榮,并逐漸達到新老方式的取長補短、相互結合。“播”和“說”各有特點、各有利弊、各有所用。除此之外,今后也許還會出現其他的播音類型。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目的都是傳播信息,只要能產生更好的新聞宣傳效果就都應鼓勵,都應推崇。相信在以后的播音道路上,電視新聞播音的“播”和“說”能夠得到更好的融合、不斷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