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記者情商意義

時間:2022-06-30 06:14:01

導語:新聞采訪記者情商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采訪記者情商意義

新聞記者的情商既決定新聞采訪質量,也決定著新聞記者的個人魅力,因為在工作中需要經常與形形色色的人、紛繁復雜的事打交道,還要及時準確地編輯新聞事實,對于新聞記者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與不同的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與接觸,及時有效地應對不同境地和狀況,從而挖掘發現有利的新聞線索和素材,記者的情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良好的情商是實現與被采訪者有效溝通的基礎

社會學家E?S博加德斯說:“規勸對方開誠相見或使用露骨的激將法,均屬禁忌之列。記者主動創造洽談氣氛總比要求對方爽快為好。”記者如何主動創造洽談氣氛,尋找有效的突破口?設身處地感受對方進而將這種體驗巧妙地傳達給對方,往往能獲得“柳暗花明”的效果。是否能夠與新聞采訪對象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溝通關系,是記者完成新聞采訪工作的前提和保證。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時候,新聞記者卻要面對很多陌生的人,并要與之進行面對面的一對一的直接交流,甚至有些溝通和交流是比較深入和敏感的內容,這些,都給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所以,在這個時候,新聞記者的情商就顯得更為重要,良好的情商可以幫助新聞記者更快、更貼切、更準確地找到切入點,并在采訪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融洽和諧的局面,最終把采訪進行完成和充分。如果不能夠與被采訪對象快速融洽起來,那么將給整個采訪工作帶來巨大的阻礙,甚至導致不配合和遭遇尷尬等情況,導致新聞記者的采訪任務不能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因為情緒和情感具有組織和激發的功能和作用,在采訪的過程中,只要采訪對象在情緒情感等方面與記者實現角色換位,基本上就可以實現默契、交融和共鳴的效果,從而為良好的溝通奠定積極基礎和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良好的情商是獲取足夠信息的基本保證

心理學認為“移情是實現角色互換的重要手段和檢驗標準。只有通過移情才能實現在認知和情感水平上的角色轉換。反過來,驗證是否實現了角色互換,要看是否達到了移情水平。”如前所述,良好的溝通是與被采訪對象建立信任并獲得需要信息的前提和保證,但同時,新聞記者如果想要獲得更多、更充分、更有價值的信息,就必須能夠將采訪過程引向更深的層面而不遭至反感,讓被采訪者始終按照設定的方向進行下去。在采訪學中,學者們把記者對采訪對象的采訪形式叫“體驗采訪”。這種采訪形式十分有利于記者既能按照事件本身的邏輯自然發展下去,而且可以嘗試著脫離記者職業身份,找到更新的角色去體察被采訪對象的感受和心理以及行為習慣,這種內心自我暗示型的積極參與、融入與體驗,不是扮演被采訪者的角色,而是以塑被采訪者角色為目標的角色換位,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新聞記者有足夠的情商來掌控個人的情緒和情感,從而更好地實現換位思索。當然,實現角色換位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加以人性化的方式和態度引導被采訪對象按照新聞需要的方向,深入地推進采訪進程,從而獲取足夠的信息量。也可以說,只有以新聞記者良好的情商作為前提,一步一步循循善誘,才可能達到引人入勝的目標,從而讓被采訪對象自然而然地將一些平時不愿說、一般人不告訴的信息透露給新聞記者,同時,這也為新聞記者的采訪增添新的信息。

三、良好的情商是有效應對不同場面的關鍵因素

就當前的形勢而言,由于新聞記者的職業特點和性質,加之新聞媒體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給新聞記者的情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決定了記者必須具備較強的移情和應變能力,這些能力只有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技巧訓練和實踐磨練才能逐步提高。由于記者的“移情”和“應變”而在瞬間迸發出的靈感,往往可以在采訪活動中收到起死回生、點石成金的效果。善于發揮“移情”和“應變”能力的記者,往往能夠在采訪中更主動地把握機會,發現和發掘更有價值的新聞資源。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觀點,人們在遭受外界刺激下,通過調整,再次回歸適應狀態的過程叫做應急狀態。衡量一個人應急強弱高低的重要標準就是,應急狀態持續時間越長,應急能力越低,相反,一個人的應急狀態持續的時間越短,則說明他的應急能力較強。這就是心理學所稱的“反應時”。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到反應快,同時還要確保反應的效果要得體適宜,這樣才不至于遇到緊急情況舉手無措,從而確保新聞采訪工作不會較大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并爭取新聞價值的最大化實現。當然,在新聞的采訪過程中,因為時間、人員、地點、內容、場合、事件等因素的不斷變化,要求新聞記者能夠在最短的“反應時”中做出最準、最快、最佳的狀態調整和應變,并不是為了呈現個人的機靈和個性,而是為了適合整個采訪的進程和氛圍,以至將個人狀態與被采訪對象的狀態調整到最佳,從而爭取新聞價值的最大化,而達到這個目標的前提是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體現在記者身上就是要具備較高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