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批評性話語分析
時間:2022-02-22 10:31:22
導語:一帶一路批評性話語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在世界新形勢、新格局下提出的新型國際合作形式。使用語料庫對文本進行分析的方法已被普遍使用于語篇分析中,通過語料庫的分析,如對詞頻、關鍵詞等,使研究更具有科學性。本文以西方媒體對于中國“一帶一路”的報道為語料,運用語料庫軟件剖析西方各國媒體的態度,觀點,從而發現當前國際局勢的變化。
關鍵詞:一帶一路;西方媒體;批判性話語分析;語料庫
2013年9月,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的演講中首次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現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國內外媒體對此都積極報道并激烈討論。那么在西方主流媒體的視野中,中國提出該倡議的目的是什么?在當今的世界中又扮演著什么角色?產生了什么影響呢?本文擬以“China”“SilkRoad”等作為檢索詞,通過收集西方新聞媒體中在過去五年里對“一帶一路”的報道,自建語料庫,從批評話語分析的視角對語料庫進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通過索引行、搭配網絡等語料庫手段,分析西方媒體的報道文本,分析西方媒體報道態度立場背后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原因。
一、研究介紹及文獻綜述
批評性話語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簡稱CDA)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RogerFowler為代表的西方語言學家揭示語言和意識形態的辯證關系的一種話語分析方法,通過分析語篇的語言特點和社會歷史背景來考察語言結構背后的意義,并進而解釋語言、權力和意識形態之間復雜的關系。語料庫通常指為語言研究收集的、用電子形式保存的語言材料,由自然出現的書面語或口語的樣本匯集而成,具有適當規模的語料庫能夠描述語言的使用情況。語料庫與批評話語分析結合,能客觀地揭示文本背后的內容。國內以語料庫為載體的批評性話語分析正在進行。竇衛霖采用中美兩國領導人1988年至2010年關于可持續發展的公開演講以及相關政府文件作為研究語料,從批評話語分析的角度對兩國官方話語中詞匯進行對比分析,探尋中關兩國可持續發展官方話語的差異。徐珂分析《中國日報》和美國《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自2015年至2016年對薩德導彈防御系統的報道,以此了解兩國主流報刊如何進行話語構建和表明各自的立場。但國內的研究仍有進步的空間,主要在于研究中語料來源較少,不能覆蓋較多媒體,沒有涉及國際傳播視角,使得結論具有局限性。本文語料來自于2014年5月到2018年5月《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9種西方主流媒體,共計162篇。本文以“China”“SilkRoad”等作為主題檢索詞,自建“一帶一路”西方媒體報道專題語料庫,并基于此從批評話語分析的角度對西方主流報紙的報道進行探析。研究方法上,借用語料庫分析軟件的關鍵詞、索引行、搭配詞。本研究使用的軟件是AntConc3.4.4,BFSUCollocator1.0。本語料庫文本中總形符數為151850詞,總類符9707詞。
二、基于語料庫的批評性話語分析
(一)關鍵詞的統計。詞頻統計在語料庫語言學中也已被廣泛應用。使用AntConc3.4.4對自建語料庫進行關鍵詞統計,展現語言的特征。關鍵詞的分析方法,是將研究的語料庫和參照語料庫進行比較時得出的本語料庫中特有的、占比較重的詞。通過關鍵詞的統計可得出行文者的立場。本研究選用Brown語料庫作參照語料,列出了處于前14位的關鍵詞我們可以看出,除與“一帶一路”直接相關的China,Chinese,road,belt之外,國家與地區也是西媒關注的焦點。“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與地區,如亞洲、巴基斯坦、俄羅斯、歐洲,詞頻強度都位于前14。西方媒體的目光也同樣聚焦“一帶一路”所承諾或完成的經濟建設,地區發展及中國與加入“一帶一路”國家的多邊關系,同時對領導人也有一定的關注度。(二)索引行的檢索。語料庫最基本的分析手段就是詞語索引,即語境共現(concordance)。通過對主題詞的檢索能夠查看詞語在文本中的位置和意義。以“silkroad”為關鍵詞,利用AntConc對語料庫進行檢索,得出表2的索引行表格。從索引行中可以看出,一方面,西方媒體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具有積極效應,它發展了多層次的國際伙伴關系,肯定了中國政府在這一方面所作出的成就,提高了主權宣傳(advanceitssovereigntypropaganda)。且“一帶一路”將會連接起65個國家和44億的人(bindtogether65countriesand4.4billionpeople),倡議本身也已躋身為中國及全球金融、外交手段的核心內容(centerpieceofChinaandglobalfinancialdiplomacy)。同時也夾雜了一些負面的信息,他們認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為了提升存在感(increasingitspresence),中國在一帶一路中起著領導地位這一點也不可忽視(ThefactthatChinaisnowplayingtheleadingroleinSilkRoaddevelopmentcannotbedownplayed)。中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投入數以萬計,妄圖去重建一個虛假的“一帶一路”(aspartofabiggerprojecttore-createthefabledSilkRoad)。(三)搭配強度的對比。為了檢測其搭配強度,更好地研究節點詞和搭配詞之間的意義關系,以下運用BFSUCollocator索引工具對特定詞的搭配進行搭配強度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從檢索結果可以看出,搜集的語料中China-propose的搭配強度比China-lead的搭配強度大,silkroad-emerging的搭配強度比silkroad-critical的搭配強度大。且China與“silkroad”所有搭配詞中直接消極詞匯很少,可看出西方媒體總體上對“一帶一路”的評價總體上是正面的。本文利用語料庫手段對以西方媒體對中國“一帶一路”報道為語料,對語料庫中關鍵詞、索引行、搭配強度進行了批評性話語分析,分析揭示了西方媒體報道時的情感傾向,研究發現:第一,西方媒體大部分對中國“一帶一路”及版圖規劃進行了客觀報告,并肯定了其發揮的作用,第二,西方媒體同時也出于政治目的,在國際政治局勢、金融市場主導地位等方面對“一帶一路”的未來表達了一定的負面看法。在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今天,歐美國家擔心中國會借提出“一帶一路”的機會打破美歐在現有政治經濟體制中的主體地位。我們也應更好地向世界表明中國發起“一帶一路”倡議不是為了稱霸,而是旨在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態度。
參考文獻:
[1]Baker,P.Ausefulmethodologicalsynergy?Combining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andcorpuslinguisticstoexaminediscoursesofrefugeesandasylumseekersintheUKpress[J].DiscourseandSociety,2008(3).
[2]Young,L.&C.Harrison.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and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StudiesinSocialChange[C].London:Continuum,2004.
[3]辛斌.批評語言學:理論與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4]田海龍.趨于質的研究的批評話語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4):6-10.
[5]焦俊峰.國內批評語言學及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現狀調查[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510-514.
作者:林蔚 潘潔 單位:山東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