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聞標題切題新穎的重要性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1 02:50:00
導語:網絡新聞標題切題新穎的重要性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網絡新聞標題的傳播價值為切入點,考察分析了網絡新聞標題語言運用的六大策略,
關鍵詞:讀題時代;網絡新聞標題;傳播價值;語言策略
網絡新聞是指網絡媒體利用互聯網的對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
網絡新聞標題同傳統的新聞標題一樣,是新聞的“眼睛”和“廣告牌”,它以簡潔、靈動和具誘惑力的表現形式概括傳遞新聞的內容,引導讀者閱讀。同時。網絡新聞標題的作用遠遠超過了所有傳統的新聞標題,原因在于網絡新聞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標題的不斷引導和提示。網絡新聞標題在吸引受眾注意力,營造閱讀興奮點,爭奪受眾點擊率,從而實現新聞信息的有效傳播過程中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在這樣的大眾傳播環境下,關注和研究網絡新聞標題的傳播價值,并從技術層面透視網絡新聞標題的語言運用策略,對于網絡新聞理論及業務的創新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網絡新聞標題的傳播價值
網絡新聞的閱讀者最先接觸到的只是網絡新聞標題并且只能通過點擊標題鏈接才能進入到正文看到新聞內容。當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網絡新聞標題集中到同一個頁面上時,人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在這些標題中掃描,做出判斷,進而決定點擊哪一條標題進行閱讀。對網絡新聞的傳播來說,它的這種標題與正文首身分離的特點決定了網絡新聞標題在網絡新聞的傳播中具有獨特的價值。
1導讀價值
導讀價值是網絡新聞標題最核心的傳播價值。網絡新聞標題將引導讀者從海量的新聞信息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進行閱讀。
與傳統新聞媒體采用的“推”的方式相比,網絡新聞多是采用“拉”的方式,由閱讀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同時網絡新聞具有在線閱讀的特征,那么考慮到新聞閱讀者上網的時間和費用,閱讀者總是希望能迅速地找到自己“期待閱讀”的標題和新聞信息。網絡新聞標題充當著閱讀者是否進一步閱讀網絡新聞正文的“門面”角色。由此可見,導讀價值彌足珍貴。
2檢索價值
新聞標題通常被眾多的新聞網站設置為搜索引擎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它也是新聞使用者識別與查找相關新聞信息的最初標識。新聞標題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新聞在搜索引擎上呈現的面貌。
目前互聯網上的大型搜索引擎,一般是根據文章前幾十個字的關鍵詞語進行數據庫的收集與編錄,而如果不能嚴格遵守諸如“重要結論前置”、“重要關鍵詞前置”這類網絡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再重要的新聞也難以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數據庫中嶄露頭角。而網絡新聞標題無疑就是“重要結論”、“重要關鍵詞”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因此對于網絡新聞信息的搜索來說,網絡新聞標題要比網絡新聞正文更能夠精確地搜索相關信息。
據筆者驗證,使用標題檢索,精確度達到80%,而使用新聞全文檢索,精確度只有20%。因此,對于網絡新聞的檢索來說,使用標題檢索的精確性要高于使用全文檢索。這也是網絡新聞標題的檢索價值所在。
二、網絡新聞標題的語言策略
標題在網絡新聞傳播過程中不僅可以起到導讀的作用,而且可以方便檢索。這就決定了網絡新聞標題在語言運用上應該獨具一格,不僅要勾起讀者的閱讀欲望,而且還要便于二次傳播。因此,除了新聞標題對語言運用的一般要求之外,如準確、精煉、規范等,網絡新聞標題在語言運用上還應該采取與傳統新聞標題不同的策略。
1凸顯策略
對于新聞檢索而言,網絡新聞標題是“重要結論”、“重要關鍵詞”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因為標題直接反映出了新聞事件中網民最關心、最吸引人、最重要、最精彩的信息點。閱讀者即使不看新聞正文,只看標題,也大體知道新聞事實的主要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新聞的標題本身就是新聞。因此,在制作標題時,必須凸顯事實主體,把握核心信息。
2對比策略:
對比策略就是將兩種相反或相對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相反相對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的語言策略。網絡新聞標題運用對比策略,揭示事物或現象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巧妙配合詞語,可以加深讀者的印象,激發閱讀欲望。
(1)同體對比:將同一事物或現象的兩個相反相對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對比。如:
①男女網戀上午領結婚證下午簽離婚協議(網易新聞2009年3月30日)
(2)異體對比:將兩種相反相對的事物或現象放在一起加以比照。如:
②太陽客場遭慘敗生機渺茫開拓者輕松過關排名上升(新浪新聞2009年3月27日)
網絡新聞標題經常把相反相對的事物或現象加以對比,容易造成一種正反映照、正反相成的效果,能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3變異策略
在現代漢語中。詞語之間有著一定的、固有的搭配方式。一般情形下,不能改變或破壞它們之間的這種搭配方式。不過網絡新聞標題為了表達的需要,有著許多改變或破壞它們之間的這種一定的、固有的搭配方式的現象存在。這些偏離常規的搭配似乎有悖常理,實際上卻是以事物內部包含的對立因素相互襯托來表達事物的微妙特質,不僅可以帶給讀者新鮮感,而且會使所表達的意思更加地生動。
(1)語義搭配變異
③中國男籃輸球沒輸人一場“勝利的失敗”(新華網2008年8月13日)
“勝利的失敗”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特征不符合正常匹配規律。但是這種陌生表達很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2)句法搭配變異
④牛萌萌和兩位帥哥PK片中很女人很過癮(東北新聞網2008年3月12日)
程度副詞“很”和名詞“女人”進行搭配。這種變異的搭配,不但會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也會讓讀者產生閱讀興趣。
4戲仿策略
所謂戲仿,就是在網絡新聞標題中對以前出現過的大眾耳熟能詳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仿擬,創造出一個熟悉的陌生形式。當讀者看到這個“熟悉的陌生人”時,往往會產生一種好奇心理,這種心理可以有效地激發受眾強烈的探究意識,去點擊網絡新聞標題。所以說運用戲仿,可以大大增強網絡新聞標題的表達效果。如:
⑤黃牛出沒一票難買誰動了我們回家的車票(新華網2009年1年16日)
例⑤是模仿我們熟悉的斯賓塞的作品《誰動了我的奶酪》而來的。
這些仿擬的“熟悉的陌生人”在網絡新聞標題中的運用,使得新聞標題獨具一格,更能增強讀者對網絡新聞標題的可接受性,讓讀者在輕松、戲謔的心情中完成網絡新聞的閱讀。
5口語化策略
口語化策略指的是,在網絡新聞標題中經常引用新聞事件中人物原話中最驚爆的部分。同時,網絡新聞標題還常用一些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俗語來提高可讀性。這些人物的口語化的言語表達形式以及俗語可讀性強,可信性高,能夠很明顯地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使網絡新聞標題真實可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如:
⑥候選人不是打醬油就是躲貓貓男籃選帥遇咄咄怪事(體壇網2009年4月1日)
“打醬油”和“躲貓貓”都是一種普通的口語形式,但是用在這里卻表達的是對時事不關心、只做自己事的態度。在網絡新聞標題中使用一些口語性強的形式能使標題生動形象,使句子更加詼諧、幽默,增強讀者心理上的新奇感和視覺上的注意力。
6懸念策略
“若能攻其一點不及其余而且擅長以簡潔而精巧的文字設置懸念,自然可以在網民快速瀏覽的一剎那緊緊抓住其眼神,網絡新聞標題所展示的故事內涵和想象空白使之欲罷不能。”在單列的一行新聞標題中,緊扣關鍵卻又極具個性的一兩個新聞要素,其余的要素統統都留給正文,著意讓網民癡心相伴緊追不舍,這才是網絡新聞標題的極致。網絡新聞標題設置懸念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達成。
(1)設問:用表示疑問的句子作網絡新聞的標題,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的注意。提問部分是新聞的焦點,給讀者設置懸念。如:
⑦誰能給留守兒童安靜的書桌?(搜狐新聞2009年3月30日)
新聞標題通過一個設問句設置懸念,特別能引起讀者產生讀完報道的欲望。
(2)反問:用表示反問的句子作新聞標題,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意。如:
⑧中國女子冰壺9年從零到世界第l冬奧金牌還會遠嗎?(新浪新聞2009年3月30日)
標題用了反問語氣的句式,直截了當擊中讀者的胸臆,到達讀者的心靈深處,也能引起閱讀者的強烈興趣。
(3)設密:網絡新聞標題經常采用一些諸如“內幕”、“曝光”、“揭秘”、“質疑”等詞語,不僅能夠制造懸念,而且還能滿足讀者獵奇的心理。如:
⑨揭秘房價不降的“調控”黑幕(搜房網2009年3年30日)
但是現在一些網絡新聞標題為了吸引受眾,多以“性”字作噱頭,赤裸露骨,極盡挑逗之能事,有的甚至不惜制作虛假新聞,這就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了。
(4)突兀:網絡新聞標題也會使用主觀性很強的副詞以及一些遭遇性的動詞來增強新聞事件的突兀感,并以此設置懸念,吸引讀者來點擊新聞標題。如:
①馬大帥欠了“一屁股債”老球王竟遭遇稅金煩惱(搜狐新聞2009年3月30日)
例⑩中,使用了主觀性很強的副詞“竟”、“突然”,增強了新聞事件的突兀感,迎合了網絡受眾的閱讀心理。
(5)極限:為了造成轟動效應,調動讀者的胃口,網絡新聞標題也會使用極限的表達方式如“最”、“史上”、“數詞+大+名詞”等來設置懸念。讀者看到這些極限的表達形式總是會想去弄個究竟,從而實現網絡新聞的傳播。如:
⑩視頻: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操場學生在屋頂上做早操(搜狐新聞2009年3月27日)
例⑧把“史上”和“最”結合到一起表達極限的意義。這些表達方式都能很好地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
當然,網絡新聞在傳播過程中,不能過分強調娛樂和點擊率。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制作者在運用語言策略制作網絡新聞標題時應有一個適度的把握,不應一味追求轟動性和刺激性的效果,須知新聞的真實性、新聞的品位才是新聞的真正價值所在。
- 上一篇:剖析非主題文化利用現代網絡傳遞研究論文
- 下一篇:司法對媒體有效監管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