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桉葉揮發油化學成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2 06:58:00
導語:赤桉葉揮發油化學成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蒸餾時段的赤桉葉揮發油的化學成分,探討蒸餾時間對赤桉葉揮發油化學成分的影響。方法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不同蒸餾時段的揮發油餾分,通過氣相色譜-質譜(GC-MS)聯用分析鑒定其化學成分。結果蒸餾初期的赤桉葉油以單萜類化合物為主,隨著蒸餾的進行,倍半萜類化合物的種類和含量逐漸增加。主成分1,8-桉葉油素主要集中在蒸餾的30min內,其相對百分含量大大高于在總揮發油中的含量。結論蒸餾時間對赤桉葉揮發油化學成分的影響很大,可以通過控制蒸餾時間提高赤桉葉油的品質。
【關鍵詞】赤桉揮發油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蒸餾時段
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具有速生、高產、優質、耐寒能力強的特點,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均有栽培。赤桉是廣西中部地區的主要速生林品種之一,其木材被廣泛應用于造船、枕木、人造板和造紙方面[1]。該樹種枝葉繁茂,葉片富含揮發油,開發桉葉油資源是提高赤桉綜合利用價值的有效手段。田玉紅等[2]曾對赤桉葉油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其主要成分為1,8-桉葉油素、α-蒎烯、藍桉醇、乙酸松油酯、α-松油醇等,鮮葉中主成分1,8-桉葉油素的含量為50.17%,在醫藥和香料工業具有一定的開發價值。如何在生產中進一步提高1,8-桉葉油素的含量,從而提高桉葉油的品質,是赤桉葉油生產所要面臨的問題。
目前桉葉油的生產都是采用傳統的水蒸氣蒸餾工藝,蒸餾時間是影響桉葉油的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3,4]。為了更好地指導生產,本文對赤桉葉油的化學成分與提取時間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1儀器與材料
1.1儀器QP5050A型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日本島津公司);揮發油提取器。
1.2材料赤桉葉采自廣西黃冕林場波寨分場,經黃冕林場生產科陶明有工程師鑒定,樣品經自然風干后備用。實驗所用試劑皆為國產分析純。
2方法
2.1赤桉葉揮發油的提取
2.1.1總赤桉葉揮發油的提取將200g陰干的赤桉葉切成1~2cm2的碎片,于揮發油提取器中按常規水蒸氣蒸餾法提取6h,靜置分層后讀取揮發油的體積[5]。油被收集下來經無水硫酸鈉干燥后,進行成分分析。
2.1.2不同蒸餾時段赤桉葉揮發油的提取稱取200g陰干的桉葉樣品切成1~2cm2的碎片,于揮發油提取器中按常規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控制水的回流速度為4~5ml·min-1,分別收取0~10min(餾分1)、10~30min(餾分2)、30~60min(餾分3)、60~180min(餾分4)、180~360min(餾分5)5個時間段的油相成分,各餾分揮發油充分靜置至油水分層后讀取揮發油體積[4]。餾分1得到揮發油3.48ml,餾分2得到揮發油1.38ml,餾分3得到揮發油0.56ml,餾分4得到揮發油0.56ml,餾分5得到揮發油0.30ml。油被收集下來經無水硫酸鈉干燥后進行成分分析。
2.2氣相色譜-質譜工作參數
2.2.1氣相色譜條件DB-1型彈性石英毛細管色譜柱(J&WScientific,USA),規格為30m×0.25mm×0.25μm;采用程序升溫:60℃保持1min,升至140℃(3℃/min),再升至170℃(2℃/min),繼續升至250℃(8℃/min),于250℃保持5min;載氣為高純氦氣;柱前壓47kPa,分流比1∶50,進樣口溫度250℃,接口溫度230℃。
2.2.2質譜條件EI電離源,電子能量70eV,電子倍增器電壓1.5KV,質量掃描范圍33~550amu,全掃描方式。
3結果
3.1不同蒸餾時段赤桉葉油的提取率赤桉葉揮發油的相對提取率(體積分數)隨著蒸餾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在0~10min時段相對提取率為55.41%,10~30min時段為21.97%,30~60min時段為8.92%,60~180min時段為8.92%,180~360min時段為4.78%。
3.2不同蒸餾時段赤桉葉油的化學成分按上述GC-MS條件對總赤桉葉揮發油和不同蒸餾時段的揮發油餾分進行分析,得到總離子流色譜圖。經分析鑒定,總赤桉葉油確認了53個組分的化學成分,占總離子流出峰面積的94.14%。0~10min餾分鑒定了36個成分,占總峰面積的98.39%;10~30min餾分鑒定了51個成分,占總峰面積的97.12%;30~60min餾分鑒定了58個成分,占總峰面積的92.60%;60~180min餾分鑒定了46個成分,占總峰面積的89.28%;180~360min餾分鑒定了32個成分,占總峰面積的87.93%。采用計算機對各峰質譜圖進行NIST標準譜庫的檢索,根據質譜裂解規律進行核對,參考標準圖譜和相關文獻確定其化學結構[5~7],利用峰面積歸一法計算各組分的相對含量。結果見表1。
表1不同蒸餾時段赤桉葉揮發油的化學成分(略)
“-”為未檢測出
由表1可見不同蒸餾時段的赤桉葉揮發油成分相差很大,在0~10min和10~30min餾分中基本上以單萜類化合物為主,倍半萜類化合物的含量皆不足10%。隨著蒸餾的進行,倍半萜類化合物的含量和種類逐漸增加,單萜類化合物的含量相應減少。在180~360min餾分中約70%的化合物為倍半萜類化合物。
4討論
不同蒸餾時段的赤桉葉油中,主成分1,8-桉葉油素的含量也相差很大。在0~10min餾分中1,8-桉葉油素的含量達到了76.86%,在10~30min餾分中為53.67%,而在30~60min,60~180min,180~360min的餾分中則分別只有19.49%,4.72%,1.64%。說明1,8-桉葉油素在蒸餾的前30min內,大部分已蒸出,且相對含量大大高于在總揮發油中的相對含量(47.35%),這對提高赤桉葉油的品質和1,8-桉葉油素的分離提純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祁樹雄.中國桉樹,第2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44.
[2]田玉紅,劉雄民,周永紅,等.赤桉和本泌桉葉精油的化學成分研究[J].精細化工,2005,22(12):920.
[3]張燕君,陳利芳.蒸餾時間與互葉白千層精油主要化學成分及出油率關系的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2002,22(3):33.
[4]田玉紅,劉雄民,周永紅,等.不同蒸餾時段的粗皮桉葉精油的化學成分[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19):1641.
[5]H.Li,J.L.Madden,B.M.Potts.VariationinvolatileleafoilsoftheTasmanianEucalyptusSpeciesII.SubgenusSymphyomyrtus[J].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Ecology,1996,24:547.
[6]D.T.Wildy,J.S.Pate,J.R.Bartle.Variationsincompositionandyieldofleafoilsfromalley-farmedoilmallees(Eucalyptusspp.)atarangeofcontrastingsitesintheWesternAustralianwheatbelt[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2000,134:205.
[7]叢浦珠,蘇克曼.分析化學手冊·質譜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848.
- 上一篇:狐尾葛化學成分研究論文
- 下一篇:青蒿揮發油化學成分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