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崗位任務建立高職臨床醫學課程
時間:2022-12-16 06:22:00
導語:鑒于崗位任務建立高職臨床醫學課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16號文件)指出:“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為此我們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根據基層醫療機構發展需求,確定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主要就業崗位
隨著農村和城市社區醫療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高學歷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基本都留在了大中城市及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極少到基層就業,造成了常德市近十年來農村和社區衛生人力資源缺口達50%以上。
為滿足常德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也為了對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合理定位,湖南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成立了由專業教師、臨床專家組成的臨床醫學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通過走訪鄉鎮(村)衛生院(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市場調研、基層醫務人員訪談、畢業生跟蹤調查,將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在基層醫療機構從事醫療、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等工作的專業能力,能夠進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等基本醫療服務、危重病人現場救治及轉診等綜合技能型醫學人才。
培養規格:①專業能力目標:能全面、系統、正確地采集病史;系統、規范地進行體格及精神檢查;規范書寫病歷;具備較強的臨床思維及表達能力;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診斷、處理及預防能力;急診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社區衛生服務的基本能力。社會能力目標: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醫德醫風、具備愛傷意識,尊重關愛就診者;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和計劃組織協調能力;具備良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方法能力目標:具有臨床思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合理制定工作計劃的能力,具備查閱資料、文獻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②主要就業崗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全科醫生。
二、剖析職業崗位,提煉典型工作任務
典型工作任務(即典型職業工作任務)就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職業行動和反映本質工作關系描述的具體的職業工作。據此,我院臨床醫學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深入常德市轄區內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村)衛生院(室)等5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師工作崗位進行崗位工作任務剖析,從而提煉出相應的典型工作任務。
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師的工作任務包含:開展農村和城市社區醫療,計劃生育,預防,保健,康復及健康教育等。提煉成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師的典型工作任務即為: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能正確進行產科處理,診斷和及時處理危急重癥,并適時轉診;具備診治常見傳染病和對常見中毒實施搶救的能力,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醫療救治服務,并適時轉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與咨詢指導,發放避孕藥具等;社區衛生診斷,傳染病疫情報告和監測,預防接種,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預防,常見傳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健康檔案管理,愛國衛生指導等;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老年保健等;殘疾康復,疾病恢復期康復,家庭和社區康復訓練指導等;衛生知識普及,個體和群體的健康管理,重點人群與重點場所健康教育,宣傳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等,如表1。
與傳統高等醫學教育比較,以上典型工作任務的提煉,側重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整合,且明確針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每一個工作過程環節來制訂,注重了實用性,更適合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層次,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于崗位任務,構建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構建要以教學規律為依據,以現代醫學理論為指導,結合醫學教育思想,加強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突出臨床醫學專業特色。在明晰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上,基于崗位任務,再結合“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要求,我們確定了學習領域,構建出適合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如表2:
表2是基于崗位任務構建的滿足基層醫療機構需要的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即滿足基層醫療機構需要的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保證了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實效性,既打好知識基礎,又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且精選必修課,增開選修課,在適當減少必修課學時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和規范選修課,增加學生選課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同時加強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基本的科研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畢業后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課程體系設置的改革實踐是高等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廣大師生共同參與及教學基地的大力配合,也更需要長期實踐和摸索,才能將課程體系的設置逐步趨向完善,真正滿足基層醫療機構對臨床醫學高職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