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類實踐教學新體系研究
時間:2022-04-10 08:43:26
導語:藥學類實踐教學新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遼寧何氏醫學院藥學院堅持培養應用型藥學人才,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動手能力強的藥學專業人才為目標,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現代教學理念,探索出一套新的藥學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藥學;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藥品行業是世界各大經濟領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門類之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醫藥行業一直處于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階段。因此,制藥行業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隨著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藥學專業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日益凸現。醫藥產業不僅需要高素質的具有研究能力的高等藥學人才,同時更需要大量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藥學人才。基于上述對我國藥學發展現狀和藥學專業人才社會需求現狀,以“學生能力建設”為中心,以就業、創業為導向,遼寧何氏醫學院藥學院從藥學專業的定位出發,確定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系統掌握藥學專業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應用型藥學人才。傳統的藥學本科培養方案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學生掌握的知識體系與現有的藥學需求脫節,在就業市場上缺少競爭優勢,很多學生進入企業以后需要再企業進行二次培訓。經過對藥學行業背景、技術需求、用人市場等多方調研,明確以“能力培養及市場需求”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向,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驗技能,崗位實訓及“第二課堂”實踐能力的訓練,定位于培養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并且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國際化思維理念的應用型人才。
一藥學類專業實踐教學的不足
一直以來,高等院校藥學類專業的教學都是在高等院校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技術上下功夫。但這些教學工作常常延后于行業市場發展水平,這種模式滿足不了目前行業企業的需要。藥學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以化學-生命科學-藥學為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內容局限,多以驗證型實驗為主,設計型和綜合型實驗相對較少,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協助能力。同時,由于藥學類專業對專業課要求較高,許多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驗教學及實習環節,導致很多院校的學生真正能投入到實習到時間大大減少,并沒有取得良好的實習效果。另外,目前的實踐教學形式相對單一,缺乏綜合性和創新性,只停留在驗證型實驗的模式上,學生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習基地與學校之間的聯系缺乏互動,實習基地的教師不了解學生的課程設置情況,不了解學生在前期的教學中已經具備了哪些技能,掌握了哪些理論和實踐知識;同時,學校教師也不了解實習基地工作的性質和任務,學生能夠勝任實習工作所需掌握哪些技能,如何與實習基地老師合作提升科研的應用價值。
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應用型藥學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遼寧何氏醫學院藥學院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走“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道路,以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為導向,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及崗位實訓,使學生在畢業前就具備走向社會所需的綜合素質和實踐經驗。藥學院實行“2+1+1”創新培養模式,即2年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1年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學習;1年企業實訓。在教學方法上,全面實施PBL教學方法,實行小班精品授課、分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及發散性思維,全面推進藥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培養學生學習、探求、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自主開展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不是靠老師消化之后傳授給學生。建立以“自主式的教學活動”、“多層次的實踐形式”、“綜合性的能力培訓”為特征的實踐教學模式。為適應社會對藥學人才的需求,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原國家教委第20號令),突出我校藥學產學研的緊密結合的專業特點,建立了藥學產學研一體化實驗教學中心,該中心包括了藥理實驗室、藥劑實驗室、藥物分析實驗室、藥物化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藥物發酵實訓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以及藥品生產實訓基地和藥品分析檢驗實訓基地,共7個實驗室,1個中心,2個基地。中心注重培育學生主動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為了加強實習基地與學校直之間的聯系,遼寧何氏醫學院積極吸收優秀企業的帶教老師參與到教學中,打破傳統思維方式,真正將每個成員的優勢發揮出來,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同時,也將一些主干課程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帶到實踐基地授課,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系統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全面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藥學人才的培養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遼寧何氏醫學院藥學院依據培養計劃,梳理相關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構建科學、系統的多層次實踐教學模式,豐富實踐教學環節,構建了四個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實踐教學體系。(一)基礎層次。注重基本能力的培養,主要完成教學范圍內的專業基礎實驗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實驗內容重點在于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我們把專業基礎層次所涵蓋的實驗課程分成兩個模塊:即專業基礎實驗模塊和專業實驗模塊。實驗課程設置的特點為:首先圍繞專業基礎課程展開,逐步向專業課程推進,實驗內容呈系列性、系統性和綜合性,把本專業前沿的實驗技術引入課堂。(二)認知層次。主要從第2至5學期開展,為學生開設早期的實習體驗,將學生分組,根據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學期分配到各實習單位及科研實驗室的不同崗位,讓學生對本專業今后所能從事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樹立社會責任感。(三)職業能力訓練層次。主要在第6學期開展,即崗位實訓。“產學研一體化”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始終貫穿于遼寧何氏醫學院藥學類專業,利用何氏集團自身優勢,其下屬的沈陽綠谷生物技術產業有限公司及沈陽何氏藥業有限公司為學生搭建了生產檢驗實訓平臺包括藥品生產平臺和檢驗平臺。學生根據之前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的知識掌握程度,結合今后就業方向深入到兩個平臺當中,為畢業實習及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四)實踐創新層次。主要開設在第7、8學期,為學生畢業實習。為學生提供的實習單位涉及醫藥行業的各個領域:主要包括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流通企業、醫藥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及醫藥監督管理部門。學生根據自身就業意愿與實習單位進行雙向選擇,實習6個月后,如果雙方達成意愿即可簽訂實習協議。通過藥學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不僅改善了我院藥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同時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深刻理解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系,將理論用于實踐,學生將在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獲得現在藥學領域需要的前沿技術與能力,為用人單位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今后,我們的工作重點仍然是進一步建立完善的藥學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盧建峰,杜利月,郭留成,等.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1,39(1):598-599.
[2]方正,楊照,韋萍.淺談藥學實驗教學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1,(5):32-34.
[3]鐘明煉,周淑琴,葉德泳.上海市藥學人才需求調研[J].藥學教育,2003(02):48-49.
[4]徐曉媛,吳曉明.中國高等藥學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展望[J].中國大學教育,2008,(1):24-26.
[5]蔡琳,張翼,葉發青等.構建“大藥學院”藥學實踐教學體系[J].藥學教育,2012,28(3):54-57.
[6]張忠福.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11-14.
[7]姜珊,李博.產學研模式下的藥學人才的培養初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5):98.
作者:姜珊 周穎 郭妍 王楠 張東蕾 單位:遼寧何氏醫學院
- 上一篇:網絡安全態勢預測研究
- 下一篇:生藥學實驗教學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