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用藥及藥學服務研究

時間:2022-08-14 10:06:47

導語:慢性病患者用藥及藥學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慢性病患者用藥及藥學服務研究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惠州市中大惠亞醫院門診收治的140例慢性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具備正常的溝通能力;②慢性病患者;③可獨自完成調查問卷。排除標準:存在精神及認知障礙患者。1.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的方式,主要內容包括:基本信息(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服用藥物的依從性(按時按量服藥、偶有漏服藥、經常漏服)、對藥物基本知識的了解情況(藥物適應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證與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飲食影響)、獲得藥品服務的主要途徑(醫生、護士、藥師、說明書、其他)以及希望得到的藥學服務、藥學服務開展及用藥管理軟件的了解情況。1.3數據收集及處理。采用當場發放調查問卷當場回收調查問卷的方式。通過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基本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42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有效回收率是98.59%。共調查140例慢性病患者,男性92例,女性48例;年齡20~83歲,平均年齡(57.26±14.21)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3±1.43)年;疾病類型:高血壓病有41例,糖尿病有47例,高尿酸有7例,高血脂有8例,冠心病有25例,其它12例。2.2服用藥物的依從性。共140例慢性病患者,75.71%(106/140)表示能按時按量服藥,20.00%(28/140)表示偶有漏服藥情況,2.86%(4/140)表示經常漏服藥。2.3藥品基本知識的了解情況。共140例慢性病患者,對藥品基本知識中用法用量了解比例最高為82.14%,其次適應證、飲食影響、注意事項、禁忌證與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對藥品基本知識中禁忌證與藥物相互作用不了解比例最高為48.57%,其次為不良反應、注意事項、適應證、飲食影響、用法用量,見表1。2.4獲取藥物信息的途徑及希望得到的藥學服務情況。共140例慢性病患者,82.14%(115/140)表示獲取藥品信息的途徑是咨詢醫生,1.43%(2/140)選擇護士,2.86%(4/140)選擇藥師,8.57%(12/140)選擇說明書,5.00%(7/140)選擇其它途徑。另外有74.29%(104/140)希望以后得到的藥學服務是通過提供藥物咨詢窗口及醫務人員的定期隨訪,6.43%(9/140)希望電話回訪,2.86%(4/140)希望網上咨詢,16.43%(23/140)希望通過多途徑得到藥學服務。2.5藥學服務開展及用藥管理軟件的了解情況。共140例慢性病患者,97.14%(136/140)表示支持開展藥學服務工作,1.42%(2/140)表示不會支持藥學服務工作,1.42%(2/140)表示不清楚藥學服務工作內容。

3討論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75.71%(106/140)表示能按時按量服藥,低于文獻報道[6]的80.23%用藥依從性,說明我院患者依從性還有待提高,但總體服用藥物情況良好。對藥品基本知識中用法用量了解最高,占比82.14%,其次適應證、飲食影響、注意事項、禁忌證與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對藥品基本知識中禁忌證與藥物相互作用不了解比例最高為48.57%,其次為不良反應、注意事項、適應證、飲食影響、用法用量。這說明我院慢性病患者對藥物禁忌證與藥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掌握情況較差,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可能由于未及時認識藥物的不良反應導致病情加重。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對象多為老年患者,記性差,自我管理意識淡薄,易導致重復服藥,易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不利于疾病的控制,與張欣鈺等研究結果一致[7]。目前,獲得藥品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基本都是通過醫生的口頭交代,缺乏個體化用藥的專業指導。本研究中,82.14%表示獲取藥品信息的途徑是咨詢醫生,1.43%選擇護士,2.86%選擇藥師,8.57%選擇說明書,5.00%選擇其它途徑。另外有74.29%希望以后得到的藥學服務是通過提供藥物咨詢窗口及醫務人員的定期隨訪,6.43%希望電話回訪,2.86%希望網上咨詢,16.43%希望通過多途徑得到藥學服務。這說明慢性病患者對醫生的依賴度比較高,也說明藥學服務沒有起到真正用藥指導的作用。原因可能為患者對藥師缺乏信任感以及藥學服務未做到位,沒有讓患者真正了解到藥師的價值。另外,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97.14%表示支持開展藥學服務工作,1.42%表示不會支持我們的藥學服務工作,1.42%表示不清楚我們開展的藥學服務工作。這說明我院對藥物服務需求量大,但是缺乏相關的途徑讓患者能簡單、快捷和方便的獲取相關藥物服務。董杰等[8]開展藥學窗口服務,并由專業藥師對慢性疾病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幫助患者合理選擇用藥,指導患者正確掌握藥物的劑量以及用法,可增強患者對醫療的依從性。針對不同類型慢性病患者開展多種形式相結合的適宜的藥學服務是慢性病管理中藥學管理的有效途徑[9]。對于老年患者來說簡單、直接交流是當前最迫切需求的藥學服務模式。藥師在藥學服務模式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患者提供專業、個性化的藥學服務是未來藥學發展的主流方向。綜上所述,慢性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對藥品基本知識的了解程度不夠清楚,獲取藥物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且對藥學服務需求較大。應根據慢性病患者服藥特點,制定個性化藥學服務工作。

作者:曾素菊 賴榮芬 楊偉杰 單位:惠州市中大惠亞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