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藥學服務生態圈的實踐

時間:2022-10-19 09:42:03

導語:信息化手段在藥學服務生態圈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手段在藥學服務生態圈的實踐

[摘要]目的: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創新型“互聯網+藥學服務”。方法:整理我院2010-2019年藥學服務記錄,分析查找臨床高頻問題,用信息化手段構建藥學知識庫,對藥學服務模式進行創新性探索。結果:建成內容涵蓋藥品基本信息、藥學監護要點、用藥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兒科用藥建議、藥物配伍禁忌等方面的反饋更新型知識庫。并以此為基礎,微信小程序“藥覓索”,構建“醫-護-藥”三方的“互聯網+藥學服務”生態圈。結論:“互聯網+藥學服務”生態圈的成功建立,使我院的藥學服務更具針對性和時效性,為藥師融入臨床治療團隊創造了機會,也為醫院藥學在新形式下的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關鍵詞]互聯網+藥學服務;生態圈;合理用藥

臨床藥學工作在我國開展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具有專業藥學知識體系的臨床藥師隊伍初具規模,如何讓臨床藥師更好地融入到治療團隊發揮專業優勢,為廣大的醫護人員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大挑戰。傳統的藥學服務模式零散、滯后、低效,存在著難以收到反饋及規范化整理、用藥經驗無法保存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又限制了臨床藥學工作的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推進“互聯網+藥學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互聯網+”手段,可以把零散的藥學信息歸集起來形成一個知識庫,為臨床提供系統完善的藥學服務,而臨床的信息反饋可以讓知識庫的信息更有針對性地添加和更新?!盎ヂ摼W+藥學服務”拉近了藥師與醫護人員的距離,為藥師融入治療團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本研究以2010-2019年大連市兒童醫院臨床藥學室提供的藥學服務記錄為基礎分類整合藥學咨詢問題,挖掘臨床高頻問題。通過藥師搜集證據、進行循證評價、整理問題解決方案等,進一步建立藥學服務信息庫,并在互聯網上,供用戶實時查詢,同時藥師可進行實時在線維護,增加了信息更新的頻率,以期提升兒科合理用藥水平。

1數據與方法

1.1數據來源

選取2010-2019年由大連市兒童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的藥學服務記錄,共選取了為我院醫護人員解答藥學問題的4591條記錄。

1.2方法

通過對4591條記錄的分析和整理,將問題進行分類,計算出各類藥學問題所占比例,挖掘我院臨床用藥的高頻問題。針對高頻問題采用多種方法歸納整理形成藥學專業知識數據庫。針對藥品兒科用法用量的問題,藥師參考藥品說明書匯總了藥品的常用推薦用量及特殊病種的用藥方案,并對藥物應用的監護要點及注意事項進行了完善和總結。針對目前說明書中推薦用量缺失的年齡段,特別是新生兒用藥、低齡組用藥進行了數據搜集[1-2],并且結合Micromedex超說明書用藥證據等級劃分標準及我國的實際情況,將證據劃分為3個等級[3-5]。CategoryA:(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用藥須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處方集兒童卷》等國內權威著作中提供的用法。(2)基于在研究方向和結果評價等級方面具有同質性的多個隨機對照試驗而建立的Meta分析。(3)多個高質量、大樣本量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CategoryB:(1)英國國家兒童處方集(BNFC)、UpToDate循證指南中推薦的用法。(2)基于在研究方向和結果評價等級方面具有沖突的多個隨機對照試驗而建立的Meta分析。(3)小樣本量的RCT,或在方法學上有顯著瑕疵的RCT(如存在偏倚、退出率較高、分析有瑕疵等)。(4)非隨機性研究(隊列研究、案例-對照研究、觀察性研究)。CategoryC:(1)專科工具書或教材中推薦用法。(2)專家觀點或共識。(3)系列病例報告或病例報告。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審議已劃分等級的循證證據并結合我院的實際用藥情況,根據我院的推薦等級劃分標準,給出相應的推薦等級。推薦等級劃分標準為Ⅰ級(推薦):指定的測試或治療已經被證明有效,應予以實施。Ⅱa級(大多數病歷推薦):指定的測試或治療被視為有效,適用于大多數病例。Ⅱb級(在部分病歷中推薦):指定的測試或治療可能是有效的,適用于某些病例中。Ⅲ級(不推薦):指定的測試或治療是無效的,應予以停止。最終整理了我院153種藥物的超說明書用藥的推薦用法及推薦級別。針對藥物配伍禁忌以及相容性的問題,我院臨床藥師通過查詢Micromedex數據庫,將現有循證依據的靜脈藥物配伍禁忌進行了匯總分類,提供相容、不相容、Y型管給藥相容、Y型管給藥不相容、配伍易變化需注意等不同等級的配伍禁忌的推薦。針對藥物相互作用,藥師參考藥品說明書、美國醫景醫藥搜索引擎(Medscape)、“DrugInteractionFacts”等著作并結合藥理學及藥物化學基礎,匯總了我院目前在用藥物相互作用數據累積5470條,并對相互作用進行了分級處理,分為禁用、慎用、需給予關注和作用微弱4個等級。將整理的藥學專業知識匯總成數據庫,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到互聯網上供院內注冊用戶查詢使用。

2結果

2.1近十年來我院藥學服務的整理統計情況

本次共篩選了4591條藥學服務問題,通過分析和篩查,將常見咨詢問題分為用法用量、規格及價格、超說明書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配伍禁忌、藥物警戒信息、特殊藥物管理等12類,各類問題占比0.26%~33.37%,問題分類及舉例見表1。

2.2針對我院臨床高頻問題,構建相關藥學知識數據庫

通過整理我院的藥學服務記錄,發現我院的臨床熱點問題主要有藥的兒童用法用量(33.37%)、藥物配伍禁忌(19.54%)、藥物相互作用(15.20%)、超說明書用藥(12.70%)、靜脈輸液沖管(9.17%)等問題。藥物警戒信息類問題,雖占比較少,但影響巨大,藥師通過討論后認為該類問題與國家藥物管理動態息息相關,需實時更新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最終將藥物警戒信息模塊納入APP中,發現警戒信息變化后,第一時間向用戶推送全文信息,提醒醫護人員注意。基于以上高頻問題,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藥學知識數據庫。

2.3利用“互聯網+”創新思維,開創我院藥學服務新模式

在參考其他醫院藥學服務模式[6-7]的基礎上,我們選擇基于JavaScript語言開發了微信小程序“藥覓索”。目前微信在我院醫護人員的覆蓋率可達100%,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用戶不需額外安裝APP,有微信就可以直接使用。我院藥學服務模式見圖2

2.4藥學服務系統(藥覓索)應用與反饋舉例

藥師通過查詢藥學相關資料,經過分析歸納整理,形成藥學專業數據。經過循證評價和三級審核,數據最終上傳至“藥覓索”。藥學服務系“藥覓索”已經取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19SR0326454),上線6個月已經累計解決藥學問題14983例次。醫師、護師、藥師發現藥學問題時,可以在“藥覓索”中查找,如果無法查找到滿意的答案,可以直接將未解決的藥學問題通過“藥覓索”反饋給藥師。例1:醫師通過“藥覓索”反饋頭孢曲松和含鈣溶液配伍易產生沉淀,復合輔酶的輔料中又含有葡萄糖酸鈣,那么兩藥是否可以配伍呢?查詢發現并不是含有鈣離子就一定不能和頭孢曲松配伍。根據藥品生產企業提供的復合輔酶輔料說明文件,發現復合輔酶中葡萄糖酸鈣作為掩色劑,按照正常的使用方法,其中鈣離子濃度極低,不影響配伍。例2:護師通過“藥覓索”反饋頭孢吡肟和甲硝唑連續靜脈輸液時,換藥時是否需要沖洗輸液器?查詢發現對于這方面國內外沒有相關的循證依據,研究資料很少。但是在我們的查詢中,發現Y型管下兩種藥物是否可以配伍的研究國內外有很多,那么通過藥學思維合理大膽假設推論,Y型管下可以配伍的藥物在靜脈輸液連續靜脈滴注時不用沖管。經過藥師不斷地接收反饋意見和更新數據庫,我院的藥學服務系統變得越來越完善,同時也解決了傳統藥學服務零散化的問題,使已解決的藥學問題記錄在“藥覓索”,便于其他醫護人員查找。

3討論

信息化平臺是醫、護、藥人員專業性的交流平臺,不同于科普知識平臺,更注重于解決藥物在應用環節的難題。面對當前知識信息爆炸的現狀,互聯網上用藥信息成幾何倍數的增長,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都可能存在問題,為臨床合理用藥帶來隱患。通過采集問題、收集證據、循證評價、規范解答、在線更新、實時推送的方式[8-10],“藥覓索”可以為“醫、護、藥”獲取專業藥學服務提供便利,相當于為每一位醫務工作者都隨身配備了一位專業的“云端臨床藥師”。藥覓索信息化平臺具有兒童??铺攸c,可以在其他醫療機構進行推廣。兒科藥學服務與成人有很大不同,有調查顯示[11]某兒童醫院在用的647種藥品說明書中,有明確兒童適用年齡的81種(12.52%),兒童用法用量291種(44.98%),兒童禁忌23種(3.55%),兒童潛在相互作用的有75種(11.59%)。這充分說明了當前很多藥品說明書缺少兒童的用法用量,相關的兒科臨床用藥經驗與數據也比較少。我們借助我院兒童??漆t院的特點,深入分析了兒童常用藥物的用法用量、藥學監護、超說明書用藥等多項內容,充分發揮了藥師的藥學專業特長,通過“藥覓索”對臨床藥物處方開具、靜脈藥物配置、藥物應用等各個環節提供了科學的參考。通過這種方式,碎片化的零散用藥經驗都分類整合保存起來,成為寶貴的知識財富。但是藥學服務系統(藥覓索)仍處于開發摸索階段,仍有不足之處。一方面“藥覓索”目前仍不能實現臨床咨詢在線解答功能,另一方面目前這“藥覓索”的藥學知識庫局限于本院在用的藥品。如有機會推廣到更多的兒科醫療機構,共同開發“藥覓索”,必將有助于推進區域內的兒科藥學工作水平。未來可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兒科醫護藥溝通交流共同守護患者用藥安全的藥學信息生態圈。每一個醫師、護師都可以把自己的藥物治療經驗和心得分享到“藥覓索”,每一個臨床藥師也可以將自己參與臨床藥物治療的經驗分享到“藥覓索”。借助這一信息化平臺,整理匯總我院的藥物治療經驗已經逐漸形成了我院的一種文化底蘊。在這種溝通學習、相互借鑒、相互提高的文化氛圍中,我院的合理用藥水平在合作與積累中不斷提高。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及移動應用程序的不斷發展,藥學服務必然要搭上移動、化信息化的快班車,才能加快發展。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作為新一代的藥師,我們要用信息化互聯網的思維,積極投身到藥學服務模式發展創新的浪潮中。未來藥學信息化平臺將會在醫聯體醫院中進一步推廣,與其他醫務工作者一起在變革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發展,達到共贏的目標。

作者:劉天一 侍曉萍 李中 單位:大連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