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醫療事故的預防措施

時間:2022-03-18 10:22:00

導語:有關醫療事故的預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醫療事故的預防措施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學衛生知識的普及及提高,人們對健康生命的質量更加重視,患者對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醫療責任舉證倒置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實施。如何有效地防范醫療事故的發生,維護醫療秩序,保證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是我們醫療工作的重要內容,現就防范醫療事故發生的淺述于后。

1加強法制學習。提高醫療安全意識

醫療法律、法規是我們從事醫療工作的法律保障,醫療安全是衡量醫療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過去的醫療活動中,絕大多數醫務人員只注重個人的醫療技術,對醫療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隨著醫療糾紛不斷增多,國家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的新形勢下,這種觀念已不適應形勢的發展,因此,我們在學習醫療業務的同時,必須加強醫療安全的宣傳、教育,認真學習醫療法律、法規,尤其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重要法律、法規,熟記內容,領會精神,使之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行醫,成為醫療業務的尖子和懂醫療法律法規的多型人才。

2強化規章制度。增強遵章守制觀念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指出,在醫療活動中,凡違反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皆屬醫療事故,且不再有技術和責任之分,因此,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各項醫療制度和醫療護理常規,規范各項醫療操作,強化病案管理制度、危重病人會診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術前討論和術后記錄制度、各種查對制度、消毒制度及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等。尤以病案書寫制度為其重要,它既是我們醫療工作、醫療制度、醫療質量的具體體現,又是強有力的法律證據。《醫療事故處理條理》規定,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爭議需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時,醫療機構須交住院患者的病程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會診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住院記錄、體溫單、化驗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麻醉記錄、注射用品、藥品、液體、血液等實物,醫療機構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機構及相關人員責任。由此可見,病案資料在醫療活動中是多么重要,我們必須按要求認真、及時、客觀、真實、詳細地將各種記錄做好,最大限度地收集和保管好各種醫療證據。

3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加大質量監控力度

醫療法規及醫療制度是醫療工作的保證,醫療質量是醫院永恒的主題,是醫院生存發展、競爭的動力。醫院首先要健全各級質量監控組織,制定好質量監控方案,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全程質量監控,人人參與,將質量監控落實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重點是作好科室各種質控記錄、分析、總結及整改措施,堅持好門診急診的首診責任制,在病區的病歷、三級醫師查房、疑難病人會診討論、急危重病人會診搶救、中大型手術術前討論和新開展技術的討論等方面把好關,做到措施到位、責任到人。

4加強醫患交流。實行醫患溝通制

在醫療活動中,病人有享有公正的醫療保健服務權、得到及時搶救權。知情同意權、了解醫療費用權、要求賠償……等七種權利,我們就應當主動向患者或家屬將疾病的診斷情況、主要治療手段、重要檢查項目及結果、病情預后、藥物副作用、化療等治療可能引起的嚴重后果講明,并進行必要的簽字,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配合,從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高服務質量

有關資料報道,在醫療糾紛中,有30%是由于醫德醫風差,服務質量不好所致,所以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是減少醫療事故的重要手段。我們應從一言一行做起,關心、同情、體貼病人,把”一切以病人為中心”落到實處,對診斷治療病人做到檢查、診斷、治療及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熱情、耐心回答病人提問,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即使發生醫療事故后,也能順理解決。

6加強業務培訓。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加強人才培養,提高醫技水平,造就高素質的醫療隊伍,是防范醫療事故的重要保證,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培養人才,鼓勵自學、函授、自考,實行住院醫師輪訓、安排名老中醫帶教,委派業務骨干外出進修學習,邀請上級專家教授講學及指導業務等造就一批業務過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名醫,以名醫帶動醫院工作的全面發展。

7實行醫療事故責任追究制

凡有醫療活動的地方。均可能發生醫療糾紛。但就醫療事故的發生而言,絕大多數皆由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差,個別醫務人員不嚴格按照醫療規程操作,違反醫療制度造成。為保證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醫療安全,有效防范醫療事故的發生,實行醫療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生的醫療事故,實行個人、科室、醫院分別按比例承擔賠償的經濟費用,同時與個人評優晉級掛鉤,實行蔣否決制,從而使防范醫療事故發生的警爭雞,牢記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