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潔顆粒抗菌作用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8 04:56:00

導語:婦潔顆粒抗菌作用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潔顆粒抗菌作用分析論文

1材料

1.1受試物婦潔顆粒,深棕色膏劑,每克膏相當于生藥3.029g,由本所提供,批號020820;陽性對照藥:婦樂沖劑:規格6g/袋,山東泰安紅旗制藥廠生產,批號020309。

1.2菌種、動物與試劑實驗菌株,本實驗共選用7種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大腸桿菌14株、腸球菌10株、普通變形桿菌12株、乙型溶血性鏈球菌6株,共計64株。以上菌株均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收集的臨床分離菌株。全部菌種均進行常規方法鑒定;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2、大腸埃希氏菌ATCC25923,均來源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以上述菌株作為試驗中的質控菌株,各菌分別稀釋至終濃度為105cfu/ml備用。健康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g,由山東魯抗醫藥集團提供,合格證號:魯動質字D20020921。營養肉湯,衛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批號000101;MH瓊脂,上海市醫學化驗所試劑廠生產,批號990601。

1.3供試品的配制采用二倍稀釋法將婦潔顆粒及婦樂沖劑分別稀釋配制成終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g/L的含藥瓊脂平皿培養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用含有10%脫纖維的兔血含藥血液瓊脂平皿培養基,冷藏備用。以上操作均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2方法

2.1實驗菌株與標準菌株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測定[1]將稀釋好的菌液用多點接種儀分別接種到上述各含不同濃度藥物的瓊脂平皿培養基的表面上,37℃培養18h,無細菌生長的平皿中所含藥物的最低濃度即為該藥物的最小抑菌濃度(MIC)。

2.2對感染小鼠的體內保護實驗[2]實驗菌液的制備: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乙型鏈球菌分別定量接種于適宜的MH肉湯或含10%羊血的MH肉湯中,放孵箱37℃增菌6h,取此菌液0.1ml轉種于10mlMH肉湯或含10%羊血MH肉湯中,放孵箱37℃孵育18h,該菌為原菌液,適當稀釋后,用5%滅菌胃膜素配制成感染動物所需濃度菌液,供實驗用。

最小致死量(MLD)實驗:將原菌液用5%胃膜素進行遞次稀釋。選健康小鼠若干,雌雄各半,分別腹腔注射不同濃度的各菌液,進行各菌株的最小致100%動物死亡(MLD)測試,測得金黃色葡萄球菌MLD為5×108cfu/ml,大腸桿菌MLD為5×109cfu/ml,變形桿菌MLD為5×108cfu/ml,乙型鏈球菌MLD為1×106cfu/ml。

對感染小鼠的體內保護實驗:選健康昆明種小鼠18~22g,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同時設MLD和1/10MLD各1組,分別給每只小鼠腹腔注射菌液0.5mlMLD菌量,于感染后即刻,6,12,24,48,72h給各組小鼠不同濃度的藥物,觀察并記錄感染后小鼠死亡數,連續觀察14d,根據小鼠死亡數,按Bliss法計算半數有效劑量ED50值及95%的可信限。

3結果

3.1婦潔顆粒對64株細菌的MIC測定婦潔顆粒對大多數試驗菌種的MIC范圍均在0.25~32g/L之間,MIC50多為0.25~8g/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的作用為最強,MIC50分別為0.25,2和1g/L,對變形桿菌和腸球菌作用次之,MIC50均為4g/L,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的作用較弱,MIC50為32g/L。同時,婦潔顆粒對2株標準菌株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對ATCC25922,ATCC2592的MIC分別為2,1g/L。綜合上述結果,婦潔顆粒對試驗中大部分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菌均具有較強的殺滅或抑制作用,抗菌譜較為廣泛。結果見表1。表1婦潔顆粒對64株細菌的MIC測定

3.2婦潔顆粒對感染小鼠的體內保護實驗各組動物感染上述4種細菌后30min出現怠動,繼而出現臥位,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死亡多發生在48h之內。陽性對照藥婦樂沖劑組動物感染后也出現上述癥狀。隨著用藥劑量的增加,死亡時間延遲。婦潔顆粒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變形桿菌造成的體內感染有較好的保護作用,見表2。由于受藥物濃度的限制,乙型鏈球菌造成的小鼠體內感染未做出存活率為100%的保護劑量。結果見表2。

4討論

以上實驗結果表明:婦潔顆粒對臨床常見大部分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菌均具有較強的殺滅或抑制作用,抗菌譜較為廣泛。體內保護實驗表明,婦潔顆粒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變形桿菌有較好的體內保護作用。表2婦潔顆粒對感染小鼠的體內保護實驗

臨床上引起陰道炎和宮頸炎的常見病原菌有金葡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婦潔顆粒在臨床上對陰道炎和宮頸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是與該藥對常見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和較廣泛的抗菌譜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

[1]李影林.中華醫學檢驗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054.

[2]張均田.現代藥理實驗方法[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1409.

【摘要】目的研究觀察婦潔顆粒的體外、體內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釋法測定了婦潔顆粒對臨床分離的64株臨床常見的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菌的體外抗菌作用。選擇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進行了小鼠體內細菌感染的保護實驗。結果該藥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的作用為最強,MIC50分別為0.25,2和1g·L-1;體內實驗也顯示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變形桿菌造成的體內感染動物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結論對臨床常見的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菌均具有較強的殺滅或抑制作用。

【關鍵詞】婦潔顆粒;抑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