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學學科的職能轉變

時間:2022-03-14 05:12:08

導語:醫院藥學學科的職能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藥學學科的職能轉變

1我國醫院藥學的工作現狀

目前,從基層醫院到省級醫療機構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還沒有完全達到《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衛醫政發(2011)11號,以下簡稱“規定”]8%的比例。醫院藥學從事的工作主要有:

(1)藥品調劑:70%以上的醫院藥學技術人員從事藥品調劑工作,負責占醫療機構總收入中40%~60%比例的藥品收入的物流管理和調劑,而且隨著住院患者人數、門診量和處方量的增長,搬運藥品和發藥的工作量仍在增加。

(2)臨床藥學服務:近年來,基層醫院個別藥師全職或兼職臨床藥師的職責;三級醫院開始執行“規定”有5名具資質的專職臨床藥師。少量的臨床藥師,從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安全用藥咨詢與醫院藥品信息支持等,包括點評不適宜處方、參與部分臨床合理用藥的指導工作、提供臨床合理用藥的依據(血藥濃度監測)。

(3)藥政管理:醫院藥學部門負責全院藥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具體實施,提供臨床用藥比例調控的藥學知識依據,監督實施臨床抗菌藥物使用原則。

(4)其他:部分醫院的藥學部門負責新藥臨床試驗機構的管理工作、制劑生產、藥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帶教、科研等工作。

2新醫改后醫院藥學處境尷尬

在以藥養醫時代,醫院收取15%藥品加成;部分大醫院還有醫院制劑收入,這兩部分收入足以消弭醫院藥師的待遇及藥劑科的各項損耗。藥劑科是創收大戶,為醫院創造效益,所謂“以藥補醫”,醫院可以蓋大樓、買設備。整個藥品供應鏈的價格虛高,醫生多開藥,開貴藥使得老百姓在醫療終端的藥房取藥時支付昂貴的藥品費,從而對醫療行業的部分不滿情緒也遷怒于藥師。最新的《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2012年版)》中,與醫院藥學有關的收費項目只有血藥濃度監測、抗腫瘤化療藥物/腸外營養液集中配置、中藥調配加工等內容,而西藥調配、用藥服務、臨床藥學等只字未提。與核醫學科有關的放射性藥物儲存等被列入“規范”,其他與醫護有關的用藥內容也非常詳細。從另一側面反映醫院藥學在醫療機構中被重視程度不夠。新醫療體質改革后醫療機構藥品加成取消,醫院藥學的工作進一步被弱化。到目前為止,國內新醫改頒布的任何文件都沒有收取“藥事服務費”、藥事服務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的條款。藥師們的辛勤勞動沒有得到社會(含醫院管理層、普通百姓及衛生行政部門)的承認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取消了藥品加成,為節約醫院藥品調劑部分的成本,部分醫改試點醫院已將整個藥劑科全部委托商業公司管理(托管方式實際上就是醫藥批發企業委派一些人員管理藥劑科的工作),其后果是執行落實醫院藥事管理制度的主體不明確;國家多年來培養的藥師將失去其作用,藥師的積極性被挫傷,藥師隊伍逐漸萎縮,使醫院藥學學科失去了在醫院工作中應有的功能和職責。

3新醫改后醫院藥學處境尷尬的原因探討

3.1臨床藥師具備的臨床合理用藥的知識結構不全面

新醫改后,醫療機構的工作將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藥師的工作重點將由藥品調劑全面轉向臨床藥學服務,主要任務是臨床合理用藥的指導,但絕大部分醫院藥師的知識結構不能適應臨床合理用藥的指導工作。在我國,目前的臨床藥師隊伍主要由藥學院校藥學專業畢業生、臨床專業畢業生及少量臨床藥學專業畢業生組成。4年制藥學本科教育的課程主要圍繞藥學學科設置,沒有深入的藥物治療學、病理生理學和人文心理學課程的知識;藥師自身知識結構不完整,•1805•難以正確指導醫師開處方和患者用藥;臨床專業畢業后從事臨床合理用藥指導的工作者,脫離臨床工作實踐,未能及時更新病理生理學知識,缺乏藥理學的知識結構,也難以從事臨床合理用藥指導工作。即使5年制設置的臨床藥學本科專業,學習課程很大程度上仍是臨床與藥學的簡單相加,本科畢業的學生幾乎不能勝任臨床藥學工作。醫院藥師經過衛生部指定的“臨床藥師培訓中心”繼續教育培訓后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的實踐表明,這樣培養出來的臨床藥師的醫學基礎知識較薄弱,在1~2年內難以對醫學知識融匯貫通,不敢也不會提出合理用藥的想法,更不要說參與診療[1]。

3.2對社會的藥學服務不夠

由于自身知識結構、工作性質和工作時間所限,致使中國社會百姓沒有從醫院藥師身上體會到醫院藥學的價值。藥品價格虛高,還被普通百姓誤以為藥房作祟。所以,作為醫院領導及國家衛生行政部門還沒有足夠的依據和動力,在行政法規的層面保證醫院藥學學科的地位。在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出臺“藥事服務費”的規定,有可能被社會誤讀為“變相的藥品加成”,引起社會的不滿,這與醫療體制改革的目的是相違背的;況且,國家已下大決心財政補貼醫療衛生事業。

4新醫改形勢下醫院藥師職能轉變

新醫改后,醫院藥師的職能必然從現在調劑工作為主轉向臨床藥學服務為主,這是新醫療體制改革帶給醫院藥師的機遇。新醫改后醫院藥師的職能主要有:

(1)執行國家制定的醫院藥政管理工作的各項政策法規,是醫療機構的執行主體。

(2)提供藥物信息。包括向來院就診的患者、全院醫護人員提供藥品信息(含解釋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藥物配伍禁忌),介紹科學的用藥方法。

(3)普及社區用藥知識。在社區、基層醫療機構、鄉村和落后地區開展用藥知識的科普講座等,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用藥及保健常識,真正體現藥師為民服務的宗旨。

(4)為個體化給藥提供依據。做好對治療窗窄藥物的血液濃度以及患者個體敏感、耐藥、代謝相關特異性基因的檢測,為臨床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這方面的工作,既可創造經濟效益,又能體現學術價值,而且是未來醫療行業的發展方向,前景巨大,但需要新的知識結構才能勝任。

(5)落實處方點評。對門診處方、臨床醫囑的用藥合理性進行提前干預,防止醫療機構不合理用藥的發生,使醫療機構的各項用藥指標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6)參與臨床用藥指導。藥師深入臨床各科室,每個科室至少有1名臨床藥師,全程參與患者的診療過程,全面指導各科室的臨床合理用藥。

(7)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開展與藥物相關的各項科研研究,提高藥師本人的科研素質及專業知識背景的廣度和深度;除了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外,還應及時學習生命科學發展前沿的理論和技術方法,并應用于臨床藥學服務實踐中。醫院藥學工作者通關自身的學習和努力拼搏,創造國家級,甚至世界級的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的學術地位。

(8)經濟創收。督促國家立法合理收取“藥事服務費”;有條件的藥學部門開展醫院制劑(中藥制劑和普通制劑)生產,為科室和醫院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為藥師待遇、科室發展、在醫院的地位奠定經濟獨立的基礎。

5醫院藥師應對新醫改形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醫院藥師首先應學習與了解國家的新醫改政策,明確新醫改給醫院藥師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2)對照醫改后醫院藥師的工作職能,查找發現差距,及時彌補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努力學習與未來工作職能相關的專業知識。

(3)積極進入臨床從事藥學服務工作。臨床藥學服務,尤其是合理用藥指導,不僅需要廣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長時間的臨床實踐,積累經驗,必須長時間參與臨床用藥的實踐,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藥師。

(4)醫院藥師應在多層面宣傳醫院藥學工作在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性,使得老百姓、醫院領導、政府部門清楚醫院藥學工作者對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所作的貢獻,目前的醫院藥學人員不可成為新醫改的“犧牲品”。督促及建議國家立法,保障醫院藥學工作者的合法權利。

(5)提高3種能力:藥學服務能力,使廣大百姓認可并支持藥學服務,有益于政府立法保證醫院藥師的合法地位;科研能力;經濟創收能力。

6小結

2012年1月5日,陳竺部長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指出:2015年公立醫院全面取消以藥補醫。醫療體制改革是國家深化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是時代的要求。醫院藥學部門和藥師們應順應改革的潮流,積極應對新醫改的現狀和挑戰。“打鐵還需自身硬”,從思想和行動上努力彌補自身的不足,緊緊圍繞為老百姓服務的理念,努力開創醫院藥學的新局面。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管理層應該承認藥師的價值,雖然我國醫院藥學工作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縱觀發達國家的醫院藥學開展情況,醫院藥學在醫療工作中的價值是舉足輕重的。為此,除了醫院藥師自身努力,國家層面要重視和扶持醫院藥學的發展,從高等教育、準入制度、規范化培訓等系統地培養藥師和臨床藥師,給予必要的保障(法律和經濟的),醫院藥學必將發揮應有的作用,藥師隊伍也會得到人們應有的尊重。

作者:季愛民單位: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