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應急籌建救治醫院探索
時間:2022-06-02 05:20:33
導語:肺炎應急籌建救治醫院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索肺炎疫情下應急籌建救治醫院并達到接診能力的關鍵舉措和有效招法。方法強化戰時機制,堅持統一領導;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職責分工;以目標管理為手段,統籌兼顧推進人員配備及培訓、醫院感染防控、傳染病病房改造、后勤保障、設備物資供給及制度流程建設等重點工作。結果72h完成籌建任務,通過感控驗收,并得到專家組“難度最大、進度最快、質量最高”的評價。組建14支醫療隊,完成14個病區的布局流程改造,完成近萬臺/件醫療設備及醫療物資的安裝與籌備,制定9大模塊80余項工作制度與流程體系。結論應急籌建救治醫院要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一盤棋的戰時思維,同時需要高質量的管理團隊、有效的目標管理、關注細節落實以及注重醫護人員切實需求。
【關鍵詞】肺炎;公共衛生事件;救治醫院;應急籌建
肺炎疫情作為國際緊急公共衛生事件[1],對我國醫療衛生體系提出了重大挑戰。天津市防控指揮部提前研判,本著未雨綢繆的原則,啟動戰時指揮機制,決定再備三座“小湯山”,建成后的累計床位達到2130張,全面提升天津市對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能力。但如何在極短時間內改造綜合性醫院,使其符合肺炎的救治標準并具備接診能力是無前期借鑒經驗的難點問題。本文通過對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與津南醫院共同籌建救治醫院的經驗措施進行總結,探索應急疫情下救治醫院建設及運行的關鍵環節和有效招法。
1一般資料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天津市防控指揮部要求將津南醫院(新址)在7d內改造成為能承擔天津市肺炎救治任務的具有500張床位規模的救治醫院。由天津第三中心醫院對口支援,負責統籌指揮醫院整體籌建及運行管理。津南醫院改造中具有3大極難攻克點:①醫院預計開診時間為2020年5月,除房屋僅有基本裝修外,所有軟硬件設施均未配備;②按照綜合醫院標準建設,病區布局及感控標準與傳染病醫院有較大差距;③兩支隊伍協同作戰,工作思路和方法均需要磨合。
2方法
2.1強化戰時機制,堅持統一領導。在救治醫院籌建過程中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黨委、津南區委區政府、津南醫院黨委深入貫徹天津市防控指揮部的各項決策部署,在天津市肺炎救治總醫院的領導下,以堅決打贏肺炎防控阻擊戰為目標,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兩個核心”,堅持全市一盤棋的戰時思維,做到令出必行,行必有果。2.2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職責分工。圍繞醫院籌建及運行兩條主線,制定實施方案,確定有效組織框架。設立由第三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為組長,兩院其它院領導為副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管理、指揮、協調及上報等統籌安排工作,監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確保各組工作扎實落實。領導小組下設人員籌備組、醫療救治組、院感防控組、后勤保障組、設備物資保障組,各組明確職責及任務目標,確保整體工作有序運轉。2.3按需配備人員,確保人員能力儲備。建立市肺炎救治醫院多家醫院支援醫療隊聯合救治機制。根據病房、床位數量、專業要求,科學合理評估醫院整體運行所需醫生、護士、醫技、后勤等各類人力資源數量,發揮多家支援醫院醫療救治隊的協同作用,按需組建醫療隊,接受市救治總醫院的統一調遣,形成救治合力,確保救治工作高效、安全、有序進行。在此基礎上,由救治醫院制定培訓方案,開展線上、線下、現場實地演練、病人模擬演練等4種形式的同質化全員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及防控意識,確保戰時狀態下,隨時做好2h內集結接診任務的準備。2.4嚴格控制感控,多措并舉嚴防院內感染。救治醫院改造的關鍵點是按照傳染病要求采取更加標準、更加嚴格的感控防護措施。院感防護是整體改造工程命脈,要嚴格落實“三區兩通道”制度,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于印發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的通知》[2]、《醫療機構內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3]等有關文件要求,切實落實各項感控舉措。通過規劃病區布局流程圖,改造病區通風,規劃區域標識、制定運送路線及流程等具體措施的落實,確保醫務人員在救治過程中“零感染”。2.5改造病房布局,落實后勤基建各項工作。救治醫院要按照院感防控要求,對醫院病區內布局及院內通風設施進行重新規劃和改造。需保證水、電、食品等正常供應,做好污水處理、醫療廢物的處置及物業人員的個人防護等工作。統籌解決醫護人員隔離住宿、交通等基本生活需求,為醫院工作人員及患者解除后顧之憂。同時,結合傳染病醫院的特點,制定封閉管理工作方案,有效解決運行后各類突發應急狀況。2.6多方協調溝通,確保設備物資供給。對設備物資的配備,需首先摸排救治醫院“家底”,做到心中有數,科學指導,全面掌握設備存有量、防護物資數量,確定現有量、可緊急調度量及需上級協調設備物資數量。在疫情期間,由于醫療資源供給及物流運輸受到影響,設備需求量大,短時間內配齊所有病區基礎設備對救治醫院來講是巨大挑戰,需啟動戰時機制多方協調溝通。2.7制定醫療救治制度與流程,確保醫療救治有序運行。肺炎患者的醫療救治依賴于因地制宜、清晰高效的醫療流程和暢通的制度保障。在嚴格執行國家18項核心制度的同時,需要根據疫情的形勢與特點,制定特異性的戰時應急制度,形成醫療救治組,明確專家組成員,確定入院及檢查流程,為患者入院治療奠定良好的制度與流程保障。
3實施效果
3.172h完成籌建任務,順利通過感控驗收,具備接診能力。在救治醫院改造過程中,將感控工作作為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按照相關感控文件要求,明晰病區布局流程圖;對各病區房間、功能區域標識進行規劃;確定患者進行DR、CT檢查、檢驗標本運送、中心藥站配送、醫療廢物轉運等部門運送路線及流程;確定工作人員專用電梯,明確患者專用通道。完成14個病區及藥劑、檢驗、放射等的標識指示圖的制作;完成全病區通風系統按照感控標準的科學改造等關鍵工作。兩院共計300余人72h晝夜奮戰順利通過感控驗收。得到了市衛健委專家組“難度最大、進度最快、質量最高”的評價。3.2完成醫療隊編組,切實提高醫務人員綜合能力。按照組隊標準,在市衛健委的統籌調度下,救治醫院快速組建來自9家醫療機構的14支醫療隊,每支醫療隊包括17名醫生、35名護士。建立支援醫院救治隊責任制管理機制,各醫療救治隊設立主任、護士長和院感管理監督員,負責醫療隊的全面管理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要求落細落實。按照培訓方案,用3d時間分批次為150余名醫療隊骨干開展全過程實地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感控注意事項及防護服穿脫方法等醫療流程、電子病歷系統信息化使用方法等內容。在同質化培訓的基礎上,開展以一名肺炎患者為主線,從120來院、患者入院、患者做檢查、患者出院等情景進行實地演練,切實提高醫療隊快速響應及應急處置能力。3.3創新招法,完成救治醫院整體布局改造。按照感控要求,完成全院14個病區的布局流程改造,將護理站改造為潔凈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在住院部加裝醫務通道與病人通道之間隔斷墻。以保基本、保功能的基本原則,攻堅克難完成21套傳遞窗的現場制作與安裝,整套設施目前正申請專利;完成與物業公司、電梯公司相關人員的談判,明確崗位數量及職責分工,提出高標準保潔及駐場保駕的要求;對鍋爐房、污水處理等崗位按照標準明確人員排班。在完善通風設施方面,各病房均加裝外排風扇工程,開啟新風機房機組,封閉病房內的新風口,形成新風階梯,讓病房走廊內氣壓大于室內氣壓形成微負壓環境。通過布局、通風等多種手段,切斷院內感染發生途徑。3.4硬件到位,完成全院基本醫療設施安裝調試。經過多方協調,落實放射類、搶救類、監護治療類、基礎類等各項設備共計160余套,在72h完成全院主體基本醫療設備的購置安裝。并邀請廠家工程師對病區醫護人員及技師進行培訓,掌握相關設備的操作方法。為達到各病房統一標準,建立樣板病房及病區,并按標準化要求配備物資、標識、設備、耗材及藥品,確保每間病房設備物資配備精準無誤,共計配備病床、床墊、床褥等基本物資約657件。積極與市衛健委協調,接收市衛健委劃撥物資24個品種、40種品規,共計9731件醫療物資,達到防護物資庫房存儲量滿足臨床3d使用需求。3.5建立制度體系建設,確保醫療質量安全。為保障醫療安全,設立醫療總值班,負責120轉診對接、院內醫療管理等各項工作。按照救治醫院建設全方面工作內容制定院感防控、醫療救治、后勤管理、設備物資、宣傳輿論等9大模塊共計80余項工作制度與流程,建立肺炎救治醫院制度體系,以制度入手,規范各項工作操作流程,嚴格督導落實。同時,在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集中隔離、集中救治的基礎上,救治醫院制定《封閉管理方案》,采取封閉式網格化管理,維護醫院秩序,實現全面封閉管理的總目標,確保醫療質量安全。
4討論
4.1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四戰要求”。服從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指揮是任務成功的根本保證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對天津市綜合治理能力的全面檢驗,需要多方協作、多部門配合。在此情況下,救治醫院領導小組,按照天津市“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方法”的四戰要求,堅持全市一盤棋,堅決服從黨中央、天津市委、市政府、市衛健委及市醫療救治總醫院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始終認識到救治醫院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主陣地,籌建成敗與否直接影響作戰能力,具有極端重要意義。在籌建中,領導小組思想統一,步調一致,部署工作重點突出,精準發力,嚴格把握責任意識、緊迫意識,以最嚴要求、最嚴狀態,嚴密籌劃,嚴控時間,嚴把質量,建立監督監管機制,逐條研究,逐項落實,在津南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全力以赴推進救治醫院建設,最終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和質量,勝利完成任務。4.2高質量的骨干團隊是提效增速的決勝力量。在72h內將一所剛完成施工、基礎設施及設備均未配備的綜合性醫院建設成為救治醫院,其具有的挑戰性、復雜性、困難性是不言而喻的。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黨委、津南醫院黨委接到任務后,本著人是生產力第一要素的原則,以在困難工作中鍛煉、考驗黨員干部為要求,第一時間組建了一支精銳的骨干團隊。該骨干團隊主要由管理干部和專家團隊組成,管理干部要求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識強,有高效的執行力、強大的團隊配合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及一定的應變與協調能力;專家團隊要求恪盡職守、醫德高尚、業務精湛、經驗豐富、心理素質佳。骨干團隊中黨員比例為百分之百,充分發揮了黨員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團隊立足“打大仗、打硬仗”,高度服從救治醫院領導小組指揮,對各項困難任務,以問題為導向,攻堅克難,項項保效果,成為完成救治醫院籌建任務提效增速的決勝力量。4.3目標管理是短時間內完成救治醫院改造的關鍵因素。救治醫院領導小組在接到任務伊始,就明確提出“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工期只能提前,不能延誤”的硬指標,以根本目標為中心,各組按照具體工作分設各項基本目標,并將目標分解為可實施、操作性強、有時限的工作方案,以小時為單位,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建立例會及現場督導檢查制度,每日召開工作例會,各組負責人匯報各部門工作進展及需要協調解決的關鍵問題。利用PDCA完成計劃-執行-檢查-反饋的全過程目標管理。籌建中具有多維性和多層次性在不同部門之間相互交叉需要合作解決的問題,經過多部門溝通協調、精準高效、順暢地落實。通過目標管理和逐步跟進確保每件工作扎實落地。4.4關注各環節細節落實是確保改造質量的有效法寶。在軟、硬件設施落實基礎上關注細節建設,嚴格落實把握救治醫院在接收救治肺炎患者中對收診病人的各個環節,包括中心藥站字典庫、專用藥物配備、病房醫護人員排班、檢驗標本的運送方式、防護用品和耗材精細化管理等具體工作。開展應急培訓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在培訓環節,注重培訓質量,讓每位醫務人員能正確掌握個人防護裝備的穿脫及手衛生、消毒等知識[4],為救治醫院運行做好充分基礎保障。4.5注重醫護人員需求是救治醫院運行的重要保障。2月7日,國務院應對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全力做好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保障工作的通知》[5],提出要切實做好一線醫務人員的保障工作。疫情診治與防控的一線醫務人員作為疫情防控的沖鋒者和守門員,是筑牢醫院感染第一道防線,是不能忽略的重點防疫工作[6]。救治醫院為醫護人員提供必備的防護用品,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形成科學梯隊,護理人員要求每4h換崗。每日測量醫護人員體溫,提供三餐營養膳食,在院外提供獨立的休息場所,落實工作補助等福利措施。同時加大正面典型的宣傳力度,傳播正能量。
作者:蓋莉莉 高 潔 傅衍勇 李 強 薛春曉 田 麗 張 楊國躍 張富玉 張 強 張 健 張福憶 劉致杰 李 彤
- 上一篇:肺炎防控機制建設實踐探討
- 下一篇:科學知識圖譜效能評估可視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