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yè)解剖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27 10:18:57
導語:護理專業(yè)解剖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剖學具有知識點豐富、記憶易混淆等特點,但其在基礎醫(y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技術操作要求較高的護理專業(yè)中也尤為重要[1]。既往臨床醫(yī)學教學常采用“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教學(lecture-basedlearning,LBL)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目前,國內開始引進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對課程的掌握能力[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64名護理專業(yè)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探討PBL教學法在護理專業(y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級64名護理專業(yè)高職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為普通高考正式錄取學生;年齡18~23歲。排除標準:口頭表述能力較差者,不配合本研究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1.2方法。兩組均由同一組老師教學,均選用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作為教材,且所用學時及實驗室均相同。對照組采用LBL方式教學:按照教材編排內容以演示文稿(PowerPoint,PPT)形式為學生講解,實驗室課程也由老師講課,學生以聽課為主。觀察組則采用PBL方式教學:(1)以8名學生為一組,分小組討論。(2)將教材內容重新編排,結合一些相關資料編制PBL學習手冊,于課前1~2d發(fā)給學生。(3)上課時,先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找出PBL學習手冊中提出的問題。(4)指導小組內1名學生公開發(fā)言;意見不一時,可展開小型辯論;由老師主導進度,并予以總結。(5)課后每名同學整理課堂討論內容,以討論報告的形式上交老師;老師認真批閱后反饋給學生;實驗課與理論課步驟相同。(6)每一課時選出表現最佳的一組,公開表揚,指出其他小組需要學習之處,促進所有學生共同進步。1.3指標評估。1.3.1自我效能感評估。在開課前及結課后,根據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問卷[3]評估兩組自我效能感,問卷總分7~35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1.3.2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估。在開課前及結課后,根據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self-ratingscaleofself-directedlearning,SRSSDL)[4]評估兩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量表總分60~300分,分數越高,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越強。1.4觀察指標。記錄兩組結課后理論及操作考核分數,并比較兩組開課前及結課后自我效能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結課后理論及操作考核分數比較。結課后,觀察組理論及操作考核分數分別為(89.74±4.11)分、(87.14±4.34)分,較對照組的(81.46±5.32)分、(80.25±5.17)分高(P<0.05)。2.2兩組自我效能感、SRSSDL評分比較。結課后,兩組自我效能感、SRSSDL評分均較開課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部分高職學生在選擇護理專業(yè)時處于被迫或無奈狀態(tài),導致其入學后學習目的不明確,甚至喪失學習興趣,嚴重影響高職學校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5]。因此,對于高職學生應采取提高學習興趣、鼓勵主動學習等措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將學生作為主體、老師為向導,并結合小組討論的形式,使問題迎刃而解,現已廣泛應用于國外各學科教學中,但在國內應用較少[6]。對此,本研究將PBL教育模式應用于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教學工作中,取得了較好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結課后觀察組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PBL教學模式可提高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與PBL教學模式在課前為學生設計問題,使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學習問題,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且充分發(fā)揮小組討論的優(yōu)點,促進學生集體學習,與改善學習氛圍有利有關。另外,有學者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及互動”可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加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7]。而PBL教學模式可有效增加學生及教師的交流,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利于解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本研究還發(fā)現,觀察組結課后自我效能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自我效能感體現學生對學習的自信程度[8];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則表現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9];這也提示PBL教學模式不僅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興趣,還能通過提示學生考核成績等方式增加其學習自信心,以利于改善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綜上所述,PBL教學模式可提高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并提高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對提高解剖學教學質量有利。
[參考文獻]
[1]姜楊,李永濤,沈雷.護理專業(yè)人體解剖學“微課”的開發(fā)和教學模式探索[J].解剖學研究,2015,37(4):314-315.
[2]劉運敏,張萬,羅海燕,等.PBL教學法在護理解剖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研究,2015,37(4):346-348.
[3]段愛旭,范利國,馮玉榮,等.PBL主導教學對醫(yī)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5,42(10):1918-1920.
[4]陳燁,鄭曉妮,劉麗波,等.參與式教學法對??谱o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0):1244-1246.
[5]齊敏佳,吳洪海.高職護理專業(yè)人體解剖學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解剖學研究,2015,37(4):329-331.
[6]吳輝,孫翔,石如玲,等.PBL+LBL教學法在全科醫(yī)學概論課程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10):1176-1180.
[7]李莉.“合作、互動”提高醫(yī)學院校護理專業(yè)學生人體解剖學教學效果[J].解剖學研究,2016,38(3):219-220.
[8]張若柏,余蓮喜,陽樂,等.在校護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12A):4260-4263.
[9]孫慧哲,顏南,張茜,等.低年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學習意識和學習行為現狀[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6,32(12):1758-1760.
作者:劉靚 單位:四川護理職業(yè)學院
- 上一篇:腎結石解剖學因素研究
- 下一篇:人體解剖學課堂教學論文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