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安全衛生規劃基礎
時間:2022-08-20 08:59:19
導語:制訂安全衛生規劃基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我們總公司制定了《“八五”安全科技發展規劃》,編制了總公司《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討論稿)(以下簡稱《規劃》)。在整個工作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要使這項工作順利進行,需要解決一些思想認識問題。統-一一些觀點。筆者作此介紹,供同行們參考。
一、制定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從我們石洲七工業來說,隨著它的迅速發展,規模的日趨大型化,企業總儲存能量大幅度增長;“八五”期伺又二凈再建許多大中型裝置,新職工還將不斷榨到In,不斷滋生新的安全何題;老裝置在司浪空閱內不斷改造擴建,勢繃團離被蠶食,消防、衛生設翻渤臍占,使業處論潛在約危險性擴大。這一切,都迫切需要我們考慮脂到七總體安全衛生防護問題,由此需要制定一個總體規劃。職業安全衛生工作涉腳吹抬、經濟、社會、環境、管理、科學技術和宣傳教育等諸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含著人身安全、設備安全、交通安全、產品生產貯存安全、抵御自然災害等內容,涉及面廣,多數工作不是一兩年可以完成或奏效的,需要統籌安排,以利工作的分步實施和問題的綜合治理。要徹底改變那種“安全工作役有底,干到哪里算哪里”的舊觀念。安全工作不是不可知的,不能是短期行為,不能就事論事,更不能陷于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的重點是預防,要把靜態的安全管理逐漸過渡到動態的、超前的、現代化的安全管理上來,就必須有一個瞻前顧后、高瞻遠矚的全面規劃。總公司“八五”發展計劃中重要的一條是:實現生產的“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化)”和生產裝置的全面達標。“安、穩、長、滿、優”中安全是首要問題,實現總公司“八五”計劃也必須有安全衛生規劃來保證。
二、在制定規劃時應休現的幾個觀點
(一)深化改革、健全體制的觀點。深化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從石化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來說,需要建立,一套具有石化生產特點的管理機制,特別是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從這點出發逐步建立安全生產與效益工資掛鉤、安技成果與獎勵掛鉤的機制。對安全保證基金費率和隱患補助也可引入激勵機制,以推動企業和職工重視安全衛生工作。在約束機制方面,切實行使否決權,如“三同時”監督,生產銷售過程的監督,防止隱患和制止違章作業,在評比、升級和達標過程中,實行安全衛生否決權,凡發生事故均與效益工資掛鉤。以上所有的改革,總的都是為了實現進一步完善搞好安全生產的有效機制。
(二)拓寬思路,建立“大安全”觀念。所謂安全就是指役有危險或危險不超過允許限度;不發生或很少發生災害(包括天災人禍),這就是大安全的觀點。不能滿足于特定下的不發生上報范疇的事故。所以,思路必須拓寬,工作必須統籌。對企業來說,不僅是生產安全,檢修施工、產品貯運、科研設計、行政后勤和職工生活等領域都要安全;從專業上講,要從勞動保護、事故管理擴大到工業衛生、專業消防、安全互助保險、防止自然災害等管理,擴大到安全衛生技術進步、先進安技裝備發展應用、宣傳教育的普及提高、“三同時”監督和法規標準建設、生產過程中操作事故、裝里非計劃停工、設備電氣故障等范疇,從而建立一個大安全的體系。
(三)樹立向安全生產要效益的思想。“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這個觀點已經深入人心。然而“安全就是效益”這個觀點則往往被忽視或未被大多數人理解和接受。有人認為,安全工作所以難搞,主要是出了事故可以算出直接和間接損失,而工作做好了卻算不出效益。有人甚至認為,只有出大事故,安全工作才有推動力。這些認識,主要是沒有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由于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恢復費用,約占國民收入的5%。這是一筆十分巨大的財富。據勞動部和衛生部統計,我國僅塵肺病一項,國家每年就要支出20億元。中國消防協會統計,全國火災直接損失每年達5~7億元。我們總公司由于事故每死亡一人,各種支出總和達5萬元;每重傷一人,支出達2萬元。按此計算,全年就達1800多萬元(未包括企業外傷亡),裝置故障性的非計劃停工損失就更大。1990年僅參加達標競賽的52套大型生產裝置的非計劃停車就累計316次、544.7夭,經濟損失達4億元。所以,要以大安全的觀點來看安全生產的效益,把效益和安全兩者統一起來,只有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本身也就是效益。
(四)事前預防,超前管理。安全衛生工作的重點是事前預防,超前管理,而不是把重點放在“救火”上。超前管理,建設過程要以“三同時”監督為重點,設計為龍頭,裝備和安全衛生消防設施為基礎,新職工培訓為根本,保證一次安全投產和達標。生產過程以教育為重點,提高職工責任感、事業心和業務能力為根本,搞好設備維修更新改造,完善安技衛生裝備和設施,制定各種完善可靠的預案,加強預測預防,建立可靠的基礎.
- 上一篇:審計計劃管理經驗交流
- 下一篇:優秀審計項目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