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區域衛生規劃建設
時間:2022-08-20 09:22:32
導語:增強區域衛生規劃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要實現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加強區域衛生規劃建設,盤活衛生資源的存量,用好增量。為此,只有致力于按區域衛生規劃進行管理,才能使衛生工作躍上新臺階。
一、樹立區域衛生的全局觀
推行區域衛生規劃管理,其核心是實現衛生資源的優化配置。但長期以來,由于行政、行業等多種原因,導致衛生事業發展存在條塊分割,資源不足與浪費并存等問題。因此,當前加快推行區域衛生規劃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區域衛生管理是加快衛生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其次,各地區的社情、民情和健康需求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衛生事業的發展必須要走區域化衛生發展道路;第三,從目前衛生資源的現狀來看,迫切需要推行區域衛生管理;第四,現行衛生投入的繼續盲目性、隨意性、不合理性及局部利益的驅動,迫切需要按區域特點來加以調整;第五,衛生事業發展的連續性、法制性、前瞻性,迫切要求從區域特點來加以研究、規劃;第六,市場經濟的缺陷性,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對區域衛生的宏觀調控與干預;第七,從轉變職能來看,衛生行政部門如何變“管腳下”為“管天下”,變“辦衛生”為“管衛生”,變“條條責任”為“塊塊責任”,這也迫切需要加快推行區域衛生管理。基于上述認識,我們認為推行區域衛生管理勢在必行。當前,關鍵要轉變觀念。首先,要強化政府行為,加強宏觀調控。政府領導決策層和計委、財政、規劃、衛生等管理部門要轉變觀念,真正認識和理解綜合性區域衛生管理是在兩種經濟體制和兩種醫學模式轉換過程中,衛生改革和發展的必然和需要。其次,要樹立區域衛生的全局性,打破行政隸屬關系的界限,改變衛生計劃的舊模式,從“機構疊加式”的傳統模式向以區域為規劃為單元,以當地居民健康為目標,預防和醫療交叉復合的新型衛生服務模式轉化,進行衛生資源區域化的結構調整和優化配置,只有這樣才能使區域內衛生事業更有序、更協調、更健康地發展。
二、樹立區域衛生效益觀
1.啟動現有資源,調整醫療機構布局:長期以來,衛生機構布局不合理,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導致綜合效益低下。我們認為,要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需要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束縛,以群眾急需、合理布局、調整現有衛生資源為基礎,提高綜合效益為原則,統籌規劃。從我市的實際情況看,采取改組、改制、改造并舉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啟動現有資源,促進衛生資源重組增值。①改組:即重新組合,調整不合理的組織機構,使資源存量優化組合,如我市的衛生進修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設備簡陋,與常州衛校合并,既精簡了機構,又優化了資源。②改制:即轉換經營機制,改革產權制度,實行行業管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如我市通過政府行為,將兩所布局不合理、資源利用不充分的一所區級醫院和一所企業醫院分別改建為市級兒童醫院和群眾急需的專科醫院。③改造:即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對一些群眾急需的重點專科,如婦產專科、腫瘤專科從綜合型醫院中分離出來,成立了婦產醫院和腫瘤醫院,使我市的醫學專科水平有了突破性進展。
2.調整投資思路,解決社會急需:當前,在衛生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應注重新投入資源的合理配置,把資源投放的重點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以衛生需求為導向,對需求高、效益好、利用充分的衛生服務引導衛生資源投放的流向,并逐步形成規模服務的格局。二是改變“仙女散花”式的投放形式,集中人、財、物,搞好1~2個衛生事業標志性工程。三是要根據區域內衛生工作重點,調整資金投向。對專科建設、預防保健,要通過橫向調整,使資源結構向此傾斜;對農村衛生工作要通過縱向調整,使資源向農村和基層傾斜,切實滿足大多數人最基本的衛生需求。四是對區域內帶有前瞻性、超前性的醫療保健服務要有超前意識,應加大投入力度,力爭一次性到位。五是以資源共享為原則,對一些衛生部門資源共享的單位或部門,應加大投入力度,使其擴大服務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3.根據區域特點,實施效益調整:首先,要做好區域內衛生服務需求與資源利用調查,獲得第一手資料;其次,要調整衛生服務結構,著力在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檔次上下功夫,使人民群眾都能獲得多層次的醫療保健服務。再次,要以提高效益為準則,采取多種形式,增強活力,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加快衛生事業發展步伐。
1.制定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已成為當務之急:當前制訂一個具有先進性和可行的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和分階段實施目標已是當務之急。我們認為,區域衛生只有在區域衛生規劃的全面指導下,才能真正使區域衛生做到“統籌兼顧,綜合發展,宏觀管理,微觀放活”,從而實現區域內衛生可持續發展。
2.擴大宣傳,形成共識:加大對規劃宣傳的力度,宣傳規劃的意義,爭取使規劃由當地人大常委會的頒布實施,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衛生事業建設的格局。
3.抓住機遇,逐步整合: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對衛生工作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這一形勢下,我們認為“在機遇中調整,在發展中整合”應成為調整醫療機構布局,用好衛生增量資源的主旋律。如前些年太湖煤炭公司撤并后,我市及時地將煤炭醫院進行結構和功能調整,現已發展為市腫瘤醫院。當前,在機構和體制改革的進程中,一些企業醫院的主管部門及部分小鄉(鎮)面臨著撤、轉、并的形勢,給衛生醫療機構布局調整帶來了機遇。我市商業職工醫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由人大、政府出面協調從商業部門劃歸為衛生部門。
- 上一篇:審計認證服務調查報告
- 下一篇:審計機關辦公室調查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