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與檢測評價思政教學方法

時間:2022-08-19 09:09:46

導語:醫療設備與檢測評價思政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設備與檢測評價思政教學方法

《有源醫療設備檢測評價》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特色專業課,該課程重點著眼于使學生較全面掌握多種常用有源醫療設備的基本原理,以及國家、行業對該類醫療器械的檢測標準、檢測方法和檢測原理。綜合運用本課程的專業知識,掌握各種類型的醫用電子設備的注冊產品的采標方法、產品安全檢測方法和質量檢測方法。使學生精通有源醫療設備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檢測,并將其融入到產品的研發設計中。由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既精通醫療器械檢測技術基本原理,又掌握了相關監管法規的高級技能型專業人才。在提出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為了挖掘該門課程的思政育人元素,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將“思政育人”與專業課堂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將思政教學元素融入專業課程講授之中,寓思政引導于專業知識傳授之中,使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協同效應。因此,在《有源醫療設備與檢測評價》專業課程中,挖掘了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教學方式,旨在構建三全育人的格局。

1《有源醫療設備與檢測評價》課程內容介紹

本課程以醫用電氣設備安全基本要求GB9706.1為主線,介紹了典型有源醫療器械基本原理,以及安全性與有效性的檢測要求和檢測原理。本課程基于有源醫療器械的注冊管理,首先介紹了醫用電子設備的安全標準體系、產品技術要求、醫療器械注冊單元、注冊審批流程;隨后闡述了醫用電氣設備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通用要求,重點講述常用有源醫療器械如:植入式心臟起博器、心電圖機、多參數監護儀、心臟除顫器、高頻手術設備等常見有源醫療器械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結構、檢測標準、檢測原理與方法?;诒菊n程的學習,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典型有源醫療器械的安全檢測和性能檢測的相關標準體系、主要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并能綜合運用上述知識舉一反三,解決各種類型有源醫療設備的注冊產品的采標方法、以及產品安全檢測方法和質量檢測方法。

2思政教學方法探析

2.1專業課程中思政教學案例的選擇

為了使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無縫對接,避免生硬的說教,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將課程思政元素穿插在課堂知識點的講授中,從專業課程知識點中挖掘了眾多的思政教學案例。在講授醫用電氣設備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通用要求時,通過分析已發生的眾多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案例,使學生認識醫療器械生產階段的潛在風險,樹立醫療器械從業者的專業素養和責任心,并且開展了“醫療器械的質量與安全任重而道遠,我們在路上”的主題討論,使學生樹立謹慎認真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在講授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章節,通過分析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發展歷史和核心技術,介紹了國產醫療器械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開展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國產醫療器械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主題討論;在講解除顫器工作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醫療器械研發的難點和痛點,引導學生樹立腳踏實地、奮力拼搏的開拓精神;在心電圖機工作原理的講解中,開展了“愛崗、敬業、嚴謹、工匠精神——醫用電子儀器使用過程的風險”主題討論;在多參數監護儀講解中,開展了“生醫人的使命和擔當——論醫療大健康的意義”主題討論。通過本課程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作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未來基本都會在醫療器械行業從事生產、銷售、研發、監管等工作,我們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基石和新生力量,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才能為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醫療器械的研發任重而道遠,我們在路上,并且義無反顧、腳踏實地走下去。

2.2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

通過“探索-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方式一,采用課堂分組PPT匯報。給出匯報題目,要求學生做成10分鐘的演示PPT上臺解說。要求語言精煉、內容清晰,不遺漏重要知識點。方式二,采用實踐課堂。邀請1名企業的技術人員,針對課程的某一知識點,進行講座,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學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方式三,采用問題導向方法。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基于學生課程內容和前期基礎,設計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調用他們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對答案的探究過程中,不斷面對新的問題而激發更深層次的思考,激發學習興趣。通過知識探索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的無縫銜接,活躍了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人文情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1-14.

[2]李偉兵,潘緒超,王雅君.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工科專業教學方法研究[J].大學教育,2021(6):6-9.

[3]黃澤文.“新工科”課程思政的時代蘊涵與發展路徑[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7(3):162-168.

[4]孟海平,藺新艷,秦本東.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實踐路徑探析[J].教育探索,2021(5):66-69.

作者:郭旭東 鄒任玲 胡秀枋 周穎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 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