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藥品周轉率控制探討
時間:2022-12-13 10:22:14
導語:醫療機構藥品周轉率控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在保障藥品正常供應的前提下,確定適合我院的最佳藥品周轉率,為增強藥品流動性,提高藥品管理水平提供幫助。方法:將藥品周轉率與藥品缺貨頻次進行相關性和變化趨勢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確定適合我院的最佳藥品周轉率,對這個結果進行驗證。結果:藥品周轉率與藥品缺貨頻次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889,P<0.01),我院的最佳藥品周轉率確定為2.45,此時對應的藥品周轉天數為12.65d,經過驗證,我院的藥品周轉率可以按這個標準執行。結論:藥品周轉率與藥品缺貨頻次呈正相關,因此采購計劃的制定不能只追求高周轉率而忽略藥品的短缺,這個研究結果可以為其他醫療機構藥品周轉率控制提供參考。
關鍵詞:藥品周轉率;藥品缺藥頻次;相關性分析;探討
藥品是用于診斷、治療疾病的特殊商品,在醫院的儲存和周轉必須科學合理[1]。從醫院資金利用方面考慮,醫院藥品庫存越小,藥品周轉率則越高,這樣就不會造成醫院資金的積壓,卻會經常造成臨床需求藥品的短缺及采購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如果從保障臨床藥品需求方面考慮,則藥品庫存量越大越好,但是這樣會造成醫院資金的積壓及倉儲和養護成本的增加。保障藥品正常供應基礎上的周轉率最大化,是衡量一個醫院藥品供應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本文從我院藥品周轉率與藥品短缺率的變化趨勢入手,分析兩者的相關性,找出適合我院的藥品周轉率和藥品短缺率的最佳平衡點,為我院藥品采購計劃的制訂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我院藥品根據品規數和銷售金額占比分為A、B、C三類[2],A類藥品品規數占10%~20%,銷售金額占70%~80%;B類藥品品規數占10%~20%,銷售金額占10%~20%;C類藥品品規數占60%~80%,銷售金額占5%~10%。在保障藥品正常供應的前提下,我院對藥品周轉天數的嚴格控制只限定A和B兩類藥品,C類藥品的周轉天數可適當放寬,因此本文的數據來源主要為A和B兩類藥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計劃實施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第二階段為計劃實施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1.2方法:對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藥品周轉率和藥品短缺率數據用SPSS21.0軟件采用Pearson檢驗分析藥品周轉率與短缺率的相關性[3]。藥品周轉率也叫存貨(金額計)周轉次數,是指一個時期的平均存貨周轉與更新的次數[4]。
2結果
2.1藥品周轉率、藥品周轉天數與藥品缺貨頻次的相關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藥品周轉率和藥品缺貨頻次數據見表1。對藥品周轉率、周轉天數和藥品缺貨頻次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2數據可知,藥品缺貨頻次與藥品周轉率呈正相關,藥品缺貨頻次與藥品周轉天數呈負相關,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12015年7月~2016年6月藥品周轉率、周轉天數及藥品缺貨頻次2.2目標周轉率的確定及效果分析:表1中的數據剔除受到過節影響的2015年9月、10月和2016年1月、2月、4月的數據之后藥品周轉率、周轉天數和藥品缺貨頻次的平均值分別為2.45、12.65和6,因此目標周轉率和周轉天數分別定為2.45和12.65。為了實現確定的目標,藥庫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①進一步完善藥品缺藥警示系統,每天藥庫工作人員會把藥品庫存量在10d以內的藥品缺藥警示信息及時反饋給藥品配送公司,庫存量在7d以內的為緊急催送,7~10d的為警示提醒;②進一步完善對藥品配送公司配送及時性的量化考核指標,并得到科室和醫院領導的重視,對配送不及時或是無故斷藥會采取懲罰措施,比如向公司第一責任人發函或是經濟處罰。目標值確定后的數據見表3,此數據與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數據進行對比,結果見圖1。由表3和圖1可知,實施計劃后,除了節前需要備貨的月份,與實施計劃前相比,雖然個別月份的藥品周轉率、周轉天數和藥品缺貨頻次略高于目標值,但是全年的平均值低于目標值。
3討論
藥品周轉率與短缺率呈正相關,在制定藥品采購計劃時這兩個指標不能單獨考慮,而是應該從保障藥品供應和提高藥品周轉率這兩方面綜合考慮。我院確定最佳藥品周轉率的方法和研究結果對其他醫療機構的藥品周轉率控制可以提供參考。現在有一些醫療機構為了降低藥品庫存、提高藥品周轉率,已經實施零庫存管理[6~7]、藥品“寄售制零庫存”[9~10],雖然這些嘗試對加快藥品周轉、降低藥品過期損耗、減少醫院藥品資金投入、節省人力有幫助,但是研究者大多提到的弊端就是避免不了藥品短缺現象。實施藥品零庫存需要比較周全的前提條件[11],但是目前條件下影響藥品保供的因素較多[12][13],雖然實施藥品零庫存或是院內“SPD”藥品管理系統是一種發展趨勢,但是實施前需要充分結合醫院條件進行綜合評估。本研究中確定的目標藥品周轉率除了結合藥品周轉天數和藥品缺貨頻次的變化趨勢分析,還結合了我院的實際情況:我院的藥品供應由國內兩家著名的藥品配送公司集中配送,這兩家配送公司調貨和配送能力較強,月均藥品保供量在96%左右,還有我院針對藥品保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見2.2),因此我院藥品供應很少出現斷貨現象,特殊情況除外[12~13]。我院的目標藥品缺貨頻次與有些醫院實施“SPD”后的藥品短缺率相近,雖然與其周轉天數略有差別[14],但是對于SPD項目龐大的經濟支出,這點差別還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馬偉峰 周建超 朱俊霞 楊文輝 王彩蓮 單位:1.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2.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 上一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研究
- 下一篇:淺議醫療侵權責任舉證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