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綜合自動改造論文

時間:2022-05-02 11:14:00

導語:電站綜合自動改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站綜合自動改造論文

摘要:近年來,將變電站由常規(guī)站改為綜自站漸漸成為一種趨勢。綜自改造后的變電站,其運行情況越來越依賴于自動化裝置的實用性及成熟性。該文就綜自改造中出現的問題做出相應分析,以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合理方案。

關鍵字:綜合自動化;事故信號;GPS;后臺監(jiān)控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指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對變電站主要設備和輸、配電線路的自動監(jiān)視、測量、控制、保護以及與調度通信等綜合性自動化功能。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tǒng)的變電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tǒng)管理模式的需求。因此,將變電站由常規(guī)站改造為綜自站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但是,由于綜合自動化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其運行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下面將綜自改造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做一總結。

1有關事故信號的問題

在常規(guī)控制方式的變電站,運行中發(fā)生事故時變電站將產生事故報警音響并經過遠動設備向調度自動化系統(tǒng)發(fā)出事故信號,調度自動化系統(tǒng)采用這個事故信號啟動事故相應的處理軟件(推出事故畫面、啟動報警音響等)。由此可見,變電站的事故信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特別是對于無人值班的變電站,由于監(jiān)控中心的運行人員需要同時監(jiān)控多個變電站的運行狀態(tài),事故信號就成為監(jiān)控中心運行人員中斷其它工作轉入事故處理的主要標志性的信號,非常重要。

在110kV頓崗變電站綜自改造竣工驗收時,驗收人員在操作35kV線路時,發(fā)現在后臺和地調遠方控制合開關時,都會觸發(fā)“事故跳閘”信號。

在采用常規(guī)的微機遠動設備和保留控制屏的無人值班變電站中,一般采用在控制回路中增加記憶繼電器(雙位置)的方法產生事故信號,這種方法已在以前的采用RTU進行無人值班改造工程項目中(110kV及以下電壓變電站)應用多年,其技術依據與原控制屏操作KK開關與實際開關位置不對應相同。110kV頓崗變電站事故信號生成的原理與上述方法相同。其回路為將操作回路中的KKJ繼電器(雙位置繼電器)的合后位置結點與斷路器位置信號結點串聯,形成一個電氣單元的事故信號,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只須將各電氣單元的事故信號進行軟件或運算即可生成全站事故信號。

事故信號的這種生成方法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發(fā)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當后臺或地調對開關進行遙合時,雙位置繼電器KKJ勵磁,其常開接點變?yōu)楹衔唬捎陂_關位置變位太慢,DL常閉接點仍處于閉合狀態(tài),回路接通,觸發(fā)事故總信號。由于這個問題是因為開關變位太慢引起,所以就通過在測控裝置中設置延時,以延長判斷時間來解決的。這種解決方法的弊端在于真正的事故發(fā)生時,會由于裝置中設置的延時而不能對事故進行準確判斷。

因為35kV、10kV均為儲能開關,當斷路器合上時,儲能裝置啟動,與其相連的TWJ失磁,若將TWJ的常開位置與KKJ的常開位置相連,構成生成事故總的回路,則會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這種解決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為軟件延時而產生的誤判斷。具體回路如圖1所示。

圖1事故信號回路圖

2有關GPS對時的問題

隨著變電站自動化水平的提高,電力系統(tǒng)對統(tǒng)一時鐘的要求愈加迫切,有了統(tǒng)一時鐘,即可實現全站各系統(tǒng)在GPS時間基準下的運行監(jiān)控和事故后的故障分析,也可以通過各開關動作的先后順序來分析事故的原因及發(fā)展過程。統(tǒng)一時鐘是保證電力系統(tǒng)安全運行,提高運行水平的一個重要措施。因此,在廣東電網公司的《廣東電網110~22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中,明確要求采用GPS時鐘對電站裝置進行校時。

GPS對時一般有三種方式。

脈沖同步信號:裝置的同步脈沖常用空接點方式輸入。常用的脈沖信號有:1PPS,1PPM,1PPH。

串行口對時方式:裝置通過串行口讀取同步時鐘每秒一次的串行輸出的時間信息對時,串行口又分為RS232接口和RS422接口方式。

IRIG-B方式對時:IRIG-B為IRIG委員會的B標準,是專為時鐘的傳輸制定的時鐘碼。每秒輸出一幀按秒、分、時、日期的順序排列的時間信息。IRIG-B信號有直流偏置(TTL)電平、1kHz正弦調制信號、RS422電平方式、RS232電平方式四種形式。

由于變電站內往往存在不同廠家的自動化裝置,其接口類型繁多,裝置數量也不等,所以在實際應用中經常遇到GPS對時接口與接受對時的設備接口不能通信的問題。110kV頓崗變電站采用的保護測控裝置為國電南自的系列產品,該產品只接受無源空接點對時,而山東科匯科技有限公司的GPS設備只能提供有源485B碼對時。這就造成接口類型不統(tǒng)一,從而導致站內保護測控裝置不能接受GPS對時的問題。

這個問題最終以GPS廠家更換通信插件,將對時接口改為空接點B碼對時而得以解決。

這個問題的出現,提醒了設計人員在前期訂貨時,應充分考慮各種設備的接口問題。尤其是保護測控裝置及其它智能裝置與后臺監(jiān)控設備的接口問題。因變電站綜自改造多用以太網方式組網,而有些廠家的舊設備只存在串口或RS485接口,或者不同廠家設備進行通信時,因為規(guī)約不同而造成通信失敗。這些問題都需要對所訂購設備的通信插件進行統(tǒng)籌考慮,或訂購充分數量的規(guī)約轉換器,以免類似情況再發(fā)生。

3有關監(jiān)控程序穩(wěn)定性的問題

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后,無論是有人值班還是無人值班,操作人員不是在變電站內就是在主控站或調度室內,面對顯示器進行變電站的全方位監(jiān)視和操作。所以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否保持長時間穩(wěn)定無故障的運行,對提高變電站的運行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事件:4月29日9:39,某變電站的監(jiān)控后臺主機SAC1/SAC2雙機網絡中斷,后臺監(jiān)控機SAC2不能與前置機連接,值班人員重啟后臺程序仍無法解決問題。經過數次重啟后,在下午17:26,恢復正常運行。當SAC2為主機且為前置機時,與SAC1機無法連接,使SAC1機無法讀取實時信息,但系統(tǒng)沒有判斷SAC2機異常并把SAC1機自動切換為值班主機,所以造成監(jiān)控后臺SAC1機、SAC2機都不能正常運行。

值班人員對后臺監(jiān)控機SAC2的網卡、與交換機連接的網線、交換機本身進行了檢查,均無發(fā)現故障。后經監(jiān)控系統(tǒng)廠家人員檢查確定,認為問題是由后臺監(jiān)控機SAC2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程序走死引起,網絡資源不足導致后臺監(jiān)控機死機。

找出問題后,廠家將后臺監(jiān)控機的監(jiān)控程序版本升級,并經系統(tǒng)雙機切換測試。當其中一臺后臺監(jiān)控機網絡中斷或有異常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將另一臺備用機自動切換成主機運行。

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后,很多的運行維護工作都需要通過微機裝置來完成。但綜合自動化裝置的硬件更新換代非常快,所選用的設備可能很快就變成落后產品;監(jiān)控軟件有時會存在難以發(fā)現的缺陷,以至導致監(jiān)控維護工作不能正常進行,影響了變電站的安全運轉。隨著綜合自動化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問題都會逐步得到解決。這也提醒設計人員在選擇綜自產品及后臺監(jiān)控系統(tǒng)時,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選出一種程序運行穩(wěn)定,功能齊全,硬件配置相對超前的綜自產品。

4結束語

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是今后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其優(yōu)越性在電能質量,變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水平等方面均有較好的體現。但由于綜自設備整體的技術還不夠成熟、穩(wěn)定,所以在實施運行中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各位同仁能把自己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共同分享,以完善我們的綜合自動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