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策劃》課程表現性目標的路徑選擇

時間:2022-11-26 02:59:56

導語:《營銷策劃》課程表現性目標的路徑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營銷策劃》課程表現性目標的路徑選擇

一、《營銷策劃》信息化特色與教學要求

《營銷策劃》是一門與企業經營活動有著密切聯系的課程,不僅能夠提供學生與策劃相關的專業知識,也能為學生就業或創業提供服務;不僅適應于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能為拓展知識、培養綜合素質提供幫助。通過對南京大學、湖南大學、廣東財經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國內不同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的調研發現,《營銷策劃》是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被列為專業必修課或專業限選課在本科高年級中開設。《營銷策劃》的“信息化”特色體現在課程所涉及的市場調研、策劃方案制作、產品選擇、磋商談判等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內容因現代企業無紙化辦公和在線交易的普及而需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接觸和使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相較之下,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日益凸顯,教師、教室、教材“三中心”構成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培養創新性人才的桎梏。但從目前國內網絡課堂的教學現實來看,重教學內容呈現,輕學習環境設計;網絡課程與教學支撐環境脫節;教學內容表現單一;自主學習資源不足;缺少評價與反饋等網絡課堂建設問題依然存在。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同時利用網絡模擬現實情境訓練各方位能力成為教學的要點,在這一方面,應用表現性目標導向展開教學具有較大優勢。

二、《營銷策劃》課程的表現性目標導向

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企業經營活動的多元化要求營銷策劃活動必然是個性化或定制化的,如此則《營銷策劃》課程的學習也需注重個性化表現,沒有唯一標準答案,而是根據策劃對象的具體情境展開。傳統單項式灌輸的教學法在除了策劃理論之外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表現性目標(expressiveobjectives)所追求的正是在具體教育情景下學生所產生的個性化表現,與策劃定制化的發展趨勢有著良好的契合點[2]。表現性目標概念最早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學者Eisner于1967年提出,主張不規定學生在完成一項或多項學習活動后準備獲得的行為,而是在幫助學生獲得系統技能的基礎上,使他們在表現的過程中能夠自由地探究觀點、意象和感情。

三、網絡技術為平臺的《營銷策劃》課堂模式及表現性目標實現路徑

基于《營銷策劃》的信息化特色和教學要求,我們提出以網絡技術為平臺的《營銷策劃》課堂模式,并通過角色扮演為基礎(Role-Playing)、項目設定為驅動(Project-Setting)與科學分析為手段(Scientific-Analysis)等具體方法的配合實現《營銷策劃》課程的表現性目標導向,從而將各類營銷策劃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一)網絡技術為平臺的課堂模式

《營銷策劃》網絡技術平臺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手段有利于突破時空的局限,能夠增強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協作。《營銷策劃》的教學涉及了從確定目標、調研分析、創意產生、方案設計、策劃執行到評價反饋一系列內容,依照現實情境的模擬跨期較長且為一個連續推進的過程,傳統課堂教學一周一次,一次2至3課時的安排顯然無法滿足表現性目標導向教學設計需要,展開網上學習活動克服了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通過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思想,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同時,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廣泛使用,不僅越來越多的策劃步驟采用無紙化操作完成,許多新型的策劃模式比如微信策劃也只能在網絡環境中得以實現。除了應用blackboard數字化課程以外,可以借助QQ、微信、微博、個人主頁、論壇等多種方式創建策劃數字傳播平臺與策劃書寫作數據庫,為學生提供一體化的“超市貨架”。利用計算機的交互作用及網絡交流工具,不但有利于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模擬現實的工作環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表現性目標導向的實現路徑

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主要模擬在現實營銷策劃活動中作為策劃領導者、策劃人員、執行者以及對象(客戶)的真實表現,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而是由學生在扮演中感知和領悟,因此有利于將學生從教學性目標中解放,發揮主觀能動性。角色扮演尤其關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策劃步驟經歷目標確定之后,因調研重點和方式的差異,產生創意的不同會帶來方案設計、策劃執行和評價反饋的不同結果,強調學生系統利用以往所學知識并展開發散性思維。通過設定一個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運用原來學到的技能和理解,個性化地擴展和拓深那些技能與理解,更有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書本知識融會貫通為我所用。

2.項目設定。項目設定不僅指的是模擬真實商業策劃活動,也包括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級各類競賽方案設計和課題寫作,在競賽和課題中,策劃的對象轉變為評委和課題導師,利用項目的形式更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產生創造性的思維。不同于基礎理論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研究能力,往往十分重視教學內容的學科體系的完整性,以及理性思維和方法的鍛煉。《營銷策劃》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參與過程中均體現了對聯系實踐的訴求。以作者所在的浙江中醫藥大學為例,《營銷策劃》作為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高年級專業課在本學院開設,通過對312位在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在被調查學生中有62.76%的學生表示對《營銷策劃》有學習需求,90.31%的學生希望通過《營銷策劃》學習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競賽方案設計和課題寫作能力,86.22%的學生認為學習《營銷策劃》能夠對將來的就業有幫助,但僅有8.67%的學生認為單純的講授能夠達到上述教學效果;而對90位營銷專業畢業學生的回訪進一步證實了《營銷策劃》對就業的作用,有44.4%的學生認為《營銷策劃》對職業生涯有非常大的作用,但選擇單純講授法效果較好的學生不足3%,不少畢業生提出加強市場調研、設置情景模擬、開發創造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在模擬中摸索和探究是提高課堂教學和實踐聯系的有效方法。表現性目標的課堂設置不需要明確教學活動后學生能學到什么,強調為學習者創設一些可供體驗的工作情景,提供可供學習者探究的問題和一些可參與的開放性任務,通過鑒賞式的批評喚起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成果,正好契合了學生們的學習需求。

3.科學分析。無論從事何種經濟社會活動都離不開科學分析方法,作為市場營銷專業高年級的學生,在表現性目標導向的《營銷策劃》課程學習中,不僅要學會科學分析方法,更需要對其進行熟練的運用,包括科學的選定策劃目標、獲取二手文獻資料和一手的社會調研資料、整理并分析數據、撰寫調研報告和策劃書等等,以上述項目設定和網絡環境為基礎,學生們得以依靠團隊合作和信息工具強化理論敏感性和選擇策劃目標能力、掌握具體調查方法技術和訪談的技巧、利用統計分析軟件(如SPSS、STATA)定量分析數據以及完成高質量調研報告和策劃書的能力。這些內容一方面貫穿了營銷策劃的基本步驟,另一方面也為人文社科類專業大學生從事畢業論文寫作、科研及實踐活動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

作者:項瑩 譚建剛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