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9:52:00
導語: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簡單補償的多期隨機線性規劃模型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銀行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本監管的客觀約束條件,提出了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針對我國金融體制改革過程缺乏對整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必要的分析和了解這一現狀,利用此模型從銀行業整個行業的角度進行實證研究,通過比較我國銀行業的實際數據與優化值的差別,發現我國銀行業在資產負債管理方面存在的若干問題,并從金融監管和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管理兩方面給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資產負債管理;隨機規劃;商業銀行
1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一些學者將隨機規劃模型應用到資產負債管理方面,即在全面風險管理的框架下,根據測算出來的風險值來管理資產和負債,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分配經濟資本。Mulvey和Valdimirou(1989,1992)在金融計劃問題中開發了網絡結構模型。但是,由于他們的模型規模過小,這種方法和模型很難用來處理實際規模的金融問題。Kusy和Ziemba(1986)提出了簡單補償的多期隨機線性規劃模型。他們的模型被視為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模型的里程碑。該模型應用于溫哥華城市儲蓄信貸協會的5年資金計劃期內,并在資產負債管理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這種模型中,提出模型的基本原理、構思模型的結構是該方法的難點,并且該類型模型同時也面臨著大量計算的問題。然而,隨著計算機的迅猛發展,當今大量隨機線性模型被提出,并且可以通過更加有效的計算方法進行求解。Oguzsoy和Guven(1997)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是多期隨機線性規劃模型成功運用的一個典范,該模型被應用于土耳其的某商業銀行,但模型的目標函數、約束條件不適合我國目前金融市場的實際狀況,更不適合對整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管理研究。
截至目前為止,資產負債管理只是對單個銀行或局部地區的研究,并沒有從一個行業的角度進行分析,而我國在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非常缺乏對整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的分析和了解,缺乏制定相關金融體制改革的政策依據。本文針對以上問題,利用多期隨機線性規劃模型,結合我國銀行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本監管約束,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通過實際數據和優化結果的比較,發現我國銀行業在資產負債管理方面的問題,并給出相關政策建議。
2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
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是商業銀行實現投資目標的同時,能償還未來債務的最佳投資策略,即通過對商業銀行所持有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管理,把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的。商業銀行所持有的資產主要包括各種貸款、庫存現金、證券及投資等。商業銀行的負債主要是各項存款、借款、金融機構資金往來等。由于存款是商業銀行負債額主要來源,在銀行的負債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可以認為商業銀行的負債為各項存款。假定模型計劃期為T,在t=0時刻,銀行把3種資產組成投資組合,并在之后的T-1個離散時間點調整其投資組合。為了模型描述方便,給出如下記號:
(1)模型的風險控制體現在懲罰參數的選取上。因為在每個時期的機會成本可能是不同的,所以相對應的懲罰參數就會發生變化。
(2)隨機參數包括儲蓄存款和庫存現金,隨機參數的確定采用向量自回歸的方法實現。根據對我國銀行業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預測計劃期內的隨機參數,預測值與實際值之差就為相應隨機參數的偏差值。
(3)在這個模型中,沒有加入存款流約束和資本充足率約束,因為我們假定整個銀行業的存款流是相對穩定的,資本是充足的。模型中的兩項政策性約束可以保證銀行的流動性要求。
3實證結果及政策建議
選取2005年1月到2005年12月我國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庫存現金、證券投資、存款準備金、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等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我國銀行業資產的流動性不足,我國銀行業的貸款結構比較合理。為了改變我國銀行業所面臨的困境,應對國外銀行的競爭,在積極學習外國先進資產負債管理方法的同時,還應加快我國金融市場化的步伐。下面給出幾點建議:(1)金融監管方面
1)逐步放松對銀行業投資的管制,降低運行成本,確保投資的多樣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國政府禁止銀行從事信托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也不能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這樣,極大地限制了銀行投資變現的能力,必然導致銀行資產流動性的不足。
2)加快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讓銀行真正成為利率市場的“定價者”。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距離建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形成機制的改革目標還有一定差距。銀行管理實質上是對利率的管理,銀行利潤的大部分是通過利息差的控制實現的,因此,只有在銀行成為利率市場的“定價者”時才能更注重對自身資產和負債的管理。
(2)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管理方面
1)拓展業務渠道,降低流動性風險。從我國商業銀行的國內業務來看,我國的商業銀行流動性明顯不足,具有很高流動性風險,其根源于我國商業銀行業務品種單一,并未實現世界上主流的混業經營,而實行的是分業經營。我國商業銀行的單一業務結構極大地限制了商業銀行資產的流動性,流動性風險很高。因此,商業銀行應進行多樣化的業務渠道安排,以增加商業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適當增加短期貸款的數量,限制中長期貸款數量的增加,增加投資流動性強的證券品種,以降低流動性風險。同時,積極開展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盡可能地實現雙方的互惠合作,以增強資產的流動性。
2)建立資產負債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綱目齊全、層次清晰、易于操作的資產負債管理信息系統。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應用軟件的設計與開發,建立相應的預警、預報和分析系統,把先進的資產負債管理方法與現代化的操作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水平。
3)引入資產負債管理優化決策模型。資產負債管理的目標主要是防止市場風險。隨著金融市場自由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日益加劇,銀行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日趨嚴重。銀行迫切需要一種協調不同經營風險,并進行前瞻性策略選擇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基于情景分析的優化決策模型是目前商業銀行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工具,其思想在于將盈利性指標、不同風險指標以及銀行業績和市場占有率指標集成為不同目標級數的多目標規劃函數,在內外部環境約束下進行多情景優化。
參考文獻:
[1]MulveyJM,VladimirouH.StochasticNetworkProgrammingforFinancialPlanningProblems.ManagementScience1992,
38:1642-1664.
[2]KusyMI,ZiembaWT.ABankAssetandLiabilityManagementModel.OperationsResearch,1986,35:356-376.
[3]CemalBerkOguzsoy,SibelGuven.Bankassetandliabilitymanagementunderuncertainty.EuropeanJournalof
operationalResearch,1997,102:575-600.
[4]威廉·T.津巴,約翰.M.馬爾維.全球資產與負債管理建模[M].顧娟,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530-565.
[5]金秀,黃小原.資產負債管理模型及在遼寧養老金問題中的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9).
- 上一篇: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影響論文
- 下一篇:商業銀行流動性問題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