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02-28 02:36:00
導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風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現代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特點
中間業務收入是現代商業銀行經營利潤的主要來源,據有關資料記載,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份額已達到其利潤總額的以上。這充分說明,發展中間業務在現代商業銀行的整體經營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中,中間業務發展起步不久,但是目前已經越來越受到各家銀行的高度關注。從近幾年利潤增長的趨勢上看,銀行利潤來源已經從原來以“存貸利差”為主的方式,更加趨向多元化、提供有償服務、收取業務費用的中間業務方式。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機遇和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
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商業銀行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2萬種,收入占總收入的40%以上。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起步晚,發展慢,品種少,收入比率很少有超過20%的。
2000年后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高速發展對金融產品需求的拉動,商業銀行正逐漸轉變經營理念,將中間業務發展作為實現金融工具創新和新的利潤增長點,加快新業務品種的開發與推廣,延伸服務領域,逐步向指導化服務階段發展,以監管防范,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為核心,以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中間業務成為新的業務推廣重點。在開展結算、匯兌、等中間業務的基礎上,陸續推出了諸如信用卡、信息咨詢、租賃、代保管、房地產金融服務、擔保、承兌、信用證等一系列新興中間業務,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中間業務品種體系。各行對中間業務的認識逐步由輔助性業務的間接效益向主營業務直接效益轉變,收費意識明顯增強。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機遇
隨著社會對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加快,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推動中間業務健康高速發展。中間業務涉及國際國內金融財會、法律等各個領域,大力創新和發展中間業務,必將推動銀行內部的改革步伐,推出一大批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業務、善于開拓國際市場的高層次人才,提高金融服務的現代化水平,加快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另外,在個人金融服務方面,向居民提供消費信貸、代客理財等高層次服務也在不斷擴大,以滿足社會各界對金融業務的不斷需求。中間業務的迅猛發展,要求國有銀行的經營理念、服務方式和機構設置都要做相應調整,必然推動金融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問題
1.對發展中間業務存在認識偏差。受體制、觀念、思維方式和實踐經驗的制約,我國商業銀行均以存貸款業務為主營業務,對國際銀行業中間業務快速發展的趨勢認識不足;對利率市場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后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的壓力認識不足;對中間業務的手續費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業銀行利潤總水平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影響中間業務的發展。
2.中間業務規模小,技術含量不高,結構不合理。近年來,盡管我國商業銀行開辦的中間業務已達260余種,但實際運用的品種很少且層次低、功能不完善,主要集中在收付結算和業務等勞動密集型品種方面,高附加值品種在我國銀行業中尚處于起步階段。而西方國家商業銀行推行的中間業務范圍廣泛、種類繁多,涵蓋、結算、擔保、融資、咨詢和金融衍生等眾多領域。
3.中間業務創新能力不夠,缺乏專業人才。中間業務是知識密集型業務,涉及領域廣、知識面寬,具有集人才、技術、機構、網絡、信息、資金和信譽于一體的特征,是金融領域的高技術產業。相關的高素質人才的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銀行業開展高技術含量中間業務品種的“瓶頸”。中間業務的發展需要熟悉銀行業務及計算機、法律、國際金融、投資、證券、保險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與西方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和儲備嚴重不足,缺乏一支具有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
三、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策略
(一)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業務發展的外部環境
要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首先要摒棄中間業務是附屬業務的經營理念。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為推動中間業務的拓展創造各種必需的條件。其次我國金融業應該早日實行混業經營,混業經營是世界金融業的趨勢,只有混業經營才能更好的使銀行進行中間業務創新。同時,應該發揮銀行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使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能夠信息對稱,能達成一個最優均衡。此外,要完善法律環境,健全法律體系,以法律來規范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培養強有力的宏觀金融調控能力并建立有效的金融監控。
(二)加快商業銀行制度創新,建立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組織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加強制度建設,完善中間業務考核指標,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應該借鑒西方現代商業銀行的管理辦法,按照“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行改革,在發展中間業務中進行制度創新,建立基于收益的績效考評體系和配套的激勵機制。[
(三)完善對中間業務的金融監管,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與操作規范
監管部門應出臺中間業務監管原則,為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制定業務規范,加強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分類管理,制定和完善相關的管理法規,構建一個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加強金融監管、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使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始終處于規范、有序、良好的市場競爭狀態。應借鑒國外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監管標準、監管手段、風險測量指標體系等,提高對中間業務的監管水平。由于中間業務不同品種的風險差異很大,監管部門應據此對中間業務實行分類監管,對商業銀行不動用自身的資金,以中間人的身份為客戶提供收付服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全面放開,由商業銀行自主經營和管理,對擔保、承諾以及金融衍生工具類的中間業務,因其可能形成客戶對銀行的負債,風險較大,監管部門應強化監管,要求商業銀行將其納入授信管理范圍加強風險管理。因此,制定與國際慣例相適應的政策、法規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加大中間業務品種的創新,堅持以滿足基本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以增加新品種為切入點,不斷推出中間業務的新品種;吸收和引進國外商業銀行已經開辦的具有推廣價值和市場前景的業務品種,加以改造,為我所用。
(四)強化管理,注重人力資源開發戰略
中間業務需要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高素質、多類型、具有開拓敬業精神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大力引進一批具備金融、法律、財會稅收、企業管理、計算機等專業知識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建立員工長效培訓機制,為員工提供再學習的機會,使其能了解中間業務的最新動態并參與業務創新;建立起符合現代商業銀行要求的人事激勵約束機制,能充分挖掘員工的潛力。
(五)完善服務,培育中間業務市場
隨著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我國商業銀行面臨服務優質、管理先進的外資銀行的競爭。為此,一要強化全員的服務意識,利用高質量的服務,保持和擴大經營網點多、市場份額大優勢;二要實行“一站式”服務,簡化操作程序,推進套裝交易,提高辦事效率,降低成本;三要推行人性化管理,加強與客戶的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客戶需求,為新產品的研發提供信息保障;四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和企業的金融意識,逐步營造適宜中間業務開展的環境。
(六)加大科技投入
中間業務涉及面廣,種類多,新的業務不斷推陳出新。國有銀行要在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和吸收外資銀行的經驗和成果,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服務意識,力爭以先進的科技手段,多樣化的特色服務,不斷加快中間業務的發展步伐。要加快金融電子化步伐,建立全國信息共享的通訊網絡,形成較完備的信息系統,在銀行傳統的中間業務結算業務上進一步提高結算工具和結算手段的開發設計能力,完善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自助銀行的功能,從而更好地改進電子銀行系統和以電子計算機網絡運行為支撐的支付清算系統。投入一定的資金完善開辦中間業務所需的硬件設施,組織研發隊伍不斷開發新的軟件系統以適應新業務發展的需要,還要大力培養高科技人才。
四、結語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利在長遠,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金融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打造成熟健康的中間業務,研究探討和逐漸規范中間業務的發展,對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和自身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面對跨國銀行的挑戰,我國商業銀行要以傳統業務為基礎,以中間業務為先導,不斷調整經營理念,堅持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相互促進、利潤和市場份額兼顧的市場策略,尋找適合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最終在行業內形成一種良好的中間業務經營氛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少鵬.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現狀透視[J].經濟論壇,2006,(7).
[2]徐通剛.淺析我國銀行中間業務的缺陷及拓展渠道[J].經濟師,2004,(5).
[3]彭建剛.商業銀行管理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4]薛群英.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思路探析[J].財經論壇,2004,(9).
[5]李揚,王國剛,何德旭.中國金融理論前沿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風險管理
論文摘要:文章在回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歷史發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特點,深入分析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機遇、困難、矛盾和問題,研究和探討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策略,努力探索適合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 上一篇:商業銀行小企業貸款風險探究論文
- 下一篇:銀行發展模式探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