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融資給商業銀行機遇
時間:2022-04-08 06:42:00
導語:議融資給商業銀行機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融資融券交易是我國證券市場即將新引入的一項交易制度,文章分析其帶給我國商業銀行新的機遇,以及商業銀行從事這項交易面臨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融資融券交易;商業銀行;機遇;風險;對策
一、融資融券的內涵、特點及模式
融資融券交易,即證券信用交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買空賣空,是指交易客戶在買賣股票等有價證券時,向經紀人支付一定比例的現金和證券,其差額部分由經紀人或者銀行通過借貸而補足的一種交易形式。融資融券交易的作用具有雙重性。積極的一面在于:(1)能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促進市場交投的活躍程度,維持證券價格運動的連續性,從而提高市場效率,有利于一級市場證券的成功發行。(2)能完善股票價格形成,穩定二級市場價格波動,起到對市場的緩沖效應。(3)能提供新的投資機會并提供對沖避險的工具并為金融產品創新創造條件。(4)促進證券公司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實力,也為相關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新的盈利機會。(5)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投資的機會和風險回避的手段,也有利于促進貨幣市場與證券市場協調發展。同時融資融券交易的負面作用也不可忽視:(1)擴張了銀行的信用規模,增加金融風險。(2)具有助漲助跌的效應,可能會增加股市波動幅度。(3)會助長股市投機氣氛,滋生操縱股價行為,擾亂市場秩序。
融資融券交易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1)資金疏通性。信用交易機制以證券金融機構為中介,一頭聯結著銀行金融機構,一頭聯結著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交易,引導著資金在兩個市場有序流動,具有資金疏通性。(2)財務杠桿性。由于信用交易機制是以信用授受關系為基礎的,投資者可用同樣的資金購買更多的證券,或以較少的資金購買同樣數量的證券,從而提高投資的財務杠桿比率。但這種授信供求卻是一把雙刃劍:當證券價格未來的走勢與預期相向運動時,投資者的收益被放大,獲取更大收益;相反,如果證券價格未來的走勢與預期逆向運動時,投資者的收益則被逆向放大,蒙受更大損失。因此,從財務運作角度看,信用交易機制具有財務杠桿性。(3)信用雙重性。投資者以部分自有資金(或證券)以及向金融機構借入的其余部分資金(或證券)買入(或賣出)某種證券,其不足部分,即向證券金融機構借入的墊付款(或證券)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這是證券金融機構與投資者之間形成的第一重信用關系。另一方面,證券金融機構墊付的差價款在多數情況下是向銀行的貸款或在貨幣市場上的融資,這稱為轉融通,包括資金轉融通和證券轉融通。在轉融通的過程中便形成了在銀行及其他授信方與證券金融機構之間的第二重信用關系。因此,從信用關系角度看,融資融券交易具有信用雙重性。(4)可調控性。信用交易的成立,必須以投資者向證券金融機構按規定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為前提。保證金通常分為初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兩種,前者由金融管理當局根據市場中貨幣供應的松緊狀況規定和調整,是一種重要的調控工具;后者由證券交易所和經紀商根據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確定和調整。這就為管理者控制風險,實現市場穩定目標提供了可調控的工具。因此,從宏觀管理角度看,信用交易機制又具有可調控性。
融資融券交易主要有三種基本的模式:(1)以美國為代表的典型的市場化融資模式,也被稱為分散授信模式。美國的市場化信用交易模式,是建立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包括證券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比較完整的自主性基礎上。在進行信用交易時,投資者向證券公司申請融資融券,由證券公司直接對其提供信用,當證券公司的資金或股票不足時,向金融市場融通或通過標借取得相應的資金和股票。(2)以日本為代表的專業化的融資模式,也被為集中授信模式。日本證券信用交易業務主要由專業化的證券金融公司負責。證券金融公司在證券信用交易中居于壟斷地位,證券公司向投資者融資融券后,若信用交易交割清算時自有資金或股票不足,可以向證券金融公司融通。而證券金融公司可通過短期資金市場、日本銀行和一般商業銀行來籌措資金或股票。(3)以臺灣為代表的雙軌制專業化模式。臺灣證券信用交易承襲了日本的集中信用模式,但突破了日本層級分明的封閉模式,其證券金融公司的融資融券并不限于證券公司,而是擴大到一般投資者。這一模式的重要的特點是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便于管理,又有相當的市場化程度。
二、融資融券交易為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
1.信用交易的開展拓寬了銀行資金流入股市的渠道,有利于銀行信貸資金的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最終降低銀行業的風險,緩解和釋放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同時有利于溝通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有利于券商提高市場競爭力,有利于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
2.有利于促進銀行業務增長,提高商業銀行的收入。(1)增加銀行的資金存管、清算業務。《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證券公司經營融資融券業務,應當以自己的名義在商業銀行分別開立融資專用資金帳戶和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資金帳戶。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增加銀行的資金存管和清算業務。(2)有利于擴大銀行的客戶范圍,促進銀行理財業務的拓展。銀行通過與券商、融資融券客戶簽訂信用資金存管協議,尤其是開立實名信用資金帳戶等途徑拓展客戶范圍,有利于銀行理財業務的擴張。(3)未來的轉融通業務為銀行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盡管此次《試點管理辦法》暫未提及銀行介入的“轉融通”業務,但從成熟市場的發展情況看,銀行以轉融通的形式向證券市場投資者提供融資業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而,融資融券交易為銀行增加了收益率較高、風險可控的新業務,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規模的擴大、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銀行也將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3.有助于改善銀行的資產結構,變短期貸款業務為直接投資業務,提高銀行的流動性。同時有助于提高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水平。通過在融資融券市場經營,有助于商業銀行提高改善其資產負債狀況,實現資產與負債更為合理的匹配。
4.融資融券能為銀行股帶來一定的溢價。盡管本次推出的《試點管理辦法》沒有明確規定融資融券擔保品的范圍條件,但從以前征求意見稿規定的條件可以看出,銀行股是滿足融資條件較好的擔保品,從而也將成為融資買入的證券品種。由此可以推出,融資融券將為銀行股帶來一定的溢價。
三、融資融券業務帶給商業銀行的潛在風險
1.證券信用交易擴張銀行的信用規模,增加金融風險。證券信用交易創造虛擬證券供求,并通過銀行信貸融資放大銀行的信用規模,其所帶來的虛擬資本增長比一般信貸引起信用擴張的乘數效應更為復雜,增大了中央銀行對社會信用總量進行宏觀調控的難度。當宏觀經濟或政治出現波動時,證券融資融券交易可能會出現失控并誘發金融危機。
2.加劇了銀行同業對客戶資源的競爭。融資融券業務是一項新的盈利性業務,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緩解巨額閑置資金,增加資金運營效率和銀行收入無疑是一種新的業務模式,因而銀行具有很強的動機把資金投放到證券市場以追求高回報,而對于優質客戶的爭奪無疑是一種穩妥的選擇。可是,這無疑也會加大銀行間的競爭,使其花費巨大成本于客戶的爭奪上。
3.可能引發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人員與券商間的合謀以騙取銀行資金的機會主義行為。由于相關制度不完善、對于融資融券業務的監管不規范、銀行經營融資融券業務時間不長而引起的操作經驗和監管知識的欠缺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銀行從業人員可能會利用制度上、管理上的某些漏洞與證券機構或證券從業者進行勾結以套取銀行資金,使銀行蒙受損失。
4.使銀行的風險經營和風險監管更加復雜化。在風險經營和風險監管方面,我國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制度不完善、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和具有相關知識的從業人員缺乏,因而其風險經營和風險監管的效率對比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來說非常低下。融資融券業務是一種高風險業務,這項業務的引入無疑將使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經營和風險監管問題更加突出,一旦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商業銀行無疑會聚集大量風險。
四、我國商業銀行的對策
1.積極參與融資融券市場,把握機會,優化資產結構,緩解巨額資金閑置的壓力,為自身尋找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正確的選擇應該是積極進入,把握風險,優化資產組合,在穩健、審慎經營中不斷積累經驗和完善風險控制制度及監管制度。
2.加強風險管理、完善風險評估和管理手段、全面評估每一筆融資融券業務的風險。風險管理是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的核心,但我國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與國外銀行和市場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亟待完善風險評估和管理手段。在融資融券業務中,商業銀行承受著每一筆交易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3.轉變經營理念,積極拓展投資銀行業務為核心的中間業務和金融創新。我國商業銀行需要積極拓展各種中間業務和金融創新,通過推出更多不同品種的理財、、擔保、抵押等中間業務和融資、投資等資產管理服務來多渠道的尋找利潤增長點,同時需要不斷加強金融創新,使風險分散化、業務多元化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搶占市場份額。
4.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專業人才隊伍。熟悉融資融券業務的專業人才的短缺使得商業銀行在進行該項業務時無法把握市場規律、無法掌握客戶真實狀況、無法評估交易風險、無法正確操作業務流程、也無法監控風險,也無法采取正確的風險規避措施。因而,我國商業銀行急需培養具有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
5.完善相關交易制度,規范從業人員行為。相關交易制度的缺位或不完善,必然會引起一些從業人員的不道德行為,使之與銀行外的從業人員進行勾結而導致銀行投資受損。因而必須盡快完善相關交易制度,嚴格規范銀行從業人員行為
- 上一篇:商業銀行信貸度量模型論文
- 下一篇:證券市場發展問題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