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基層人民銀行對賬工作中困境以及決策
時間:2022-12-12 11:05:00
導語:小議基層人民銀行對賬工作中困境以及決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對帳工作是確保銀行資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對帳體系和嚴密的對帳制度是保障銀行帳務準確的前提。近年來,為切實加強人民銀行各類資金安全管理,保障會計基本制度的貫徹和落實,有效防范資金風險,各級人民銀行在對帳管理中制定了一些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辦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當前基層人民銀行對帳工作在制度、業務操作以及業務系統管理中仍存在一定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對帳制度不完善,管理存在風險
1.各業務部門對帳手段不平衡,工作效率差異大。如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系統已在2009年就已開通電子對帳系統對帳,實現各級網點之間網絡對帳,而人民銀行國庫會計業務對賬,內部往來資金對賬工作目前仍處于原始的手工對帳階段。帳務核對時間周期長、手段落后,資金安全管理存在風險。
2.國庫業務對賬制度落后,難以適應業務發展要求。近幾年來,隨著國庫業務程序不斷更新升級,電子化水平逐漸提高,而國庫對帳方式方法均停留在手工對帳階段,沒有建立實用的電子對帳系統。對帳制度仍沿用的是2005年銀發[2005]305號《國庫會計核算業務操作規程》及銀國庫[2006]59號國庫核算等有關文件的規定,缺乏的統一規范的對帳制度,對帳工作操作難度大。主要體現:一是財、稅、行與國庫部門需對賬的業務種類多、報表多,沒有切實可行的對帳標準和方式;二是財、稅、行收支核算科目不一致,對賬要求各不相同;三是平時不對賬,月、年底集中對賬,資金風險大;四是手工對賬操作煩瑣,如制度規定“在對賬回單上加蓋‘對賬印章’,簽署對賬結果、日期以及對賬人員簽章等要求。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也不高。
3.對帳制度部分內容不明晰,業務操作難規范。一是制度中對對賬人員操作流程及標準不夠具體。如《湖南省〈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電子對帳系統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各級對帳主管、對帳員的職責和權限均有詳細規定,但對對帳主管、對帳員在對帳操作過程中沒有明確具體操作標準,造成對帳單位在對帳系統月度對帳單上的簽章、記錄事項各不相同。二是對無法開通電子對帳系統的帳戶,沒有明確由電子系統對帳人員對帳還是由非對帳系統對帳人員來對帳,使該項工作管理存在漏洞。三是在電子對帳系統中對因操作失誤需要撤消比對標志重新對帳的審批手續和權限不明確。如目前人民銀行事后監督部門撤消已通過事后監督員進行“監督結果確認的帳務,基本是由事后監督員口頭向事后監督部門負責人匯報后就在系統中進行操作,沒有書面的審批資料進行備查,一旦出現問題,責任難明確。
4.對帳監督體系不統一,日常監督缺乏力度。一是會計、國庫、發行對帳自成體系,但人民銀行內部經費資金、養老統籌資金、工會經費、黨、團經費缺乏有效的日常監督制度來規范對帳,監督管理存在真空。二是人民銀行監督處罰乏力,對帳工作執行存在困難。對開戶單位對賬工作管理不認真的、不按時對賬的行為缺乏有效的處罰手段,對賬工作水平難以提高。
二對帳制度落實不到位,操作不嚴謹
1.思想認識不夠,風險意識欠強。少數會計人員對會計基礎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賬務核對僅僅局限于賬平表對,日清月結即可,只要沒有資金風險,對賬行為規范與否無關緊要,對帳務核對工作不重視。
2.對帳業務操作重形式,輕流程和本質。一是內部資金與銀行對帳對“數不對“帳。如由于銀行利率調整,開戶銀行因沒有按規定及時調整利率出現央行養老基金等帳戶利息計算錯誤,經辦人員對帳不細致就不能及時發現。二是預留印鑒對“印不對“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基本制度》湖南省人民銀行系統實施細則規定,外部對帳有未達帳時,需說明原因,加蓋預留印鑒,但商業銀行高管人員法人的變動,如不主動報送人民銀行更換印鑒,人民銀行營業部門由于信息不靈無法知曉,仍只能按原法人預留印鑒核對帳務,一但出現資金風險,人民銀行難逃其咎。三是對“帳不對“章。對帳人員疏漏,在對帳時只注重帳務核對正確性,忽視了對帳人員各自應承擔的責任及對帳單是應簽注的事項和印章,缺章、缺對帳日期、缺批注等事項經常發生。
3.對帳制度落實不到位,業務操作打折扣。一是基層央行對電子對賬系統開戶單位對帳人員管理不嚴格。如開戶單位的對帳主管、對帳員更換未及時報備、對帳主管與對帳人員未按規定履行職責等,人行營業部門未能及時進行糾正。二是會計、國庫部門開戶單位未能按制度及時對帳。月度對帳不及時或對帳不按規定時間退回對帳單,影響了帳務核對工作的質量。三是未按制度要求對帳。如發行基金賬務年終對賬,依據制度每年2月2日-2月3日應打印貨幣投放回籠日報表和發行基金總賬與會計營業部門每日核對并將對帳資料留檔保存。由于經辦人員對制度學習不夠而遺漏了該項工作,使對賬資料不全。四是對帳不及時,影響人民銀行對帳。電子對帳系統開戶單位每日對賬不在規定時間操作完成,人民銀行就不能按時進行帳務核對業務處理。五是對帳重形式,輕過程。按照月度、年度對帳基本原則,開戶單位在規定時間進行對帳后,人民銀行業務部門的會計主管應對對帳結果進行監督。由于開戶單位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對帳,而人民銀行業務部門為應付檢查,對賬會計主管監督往往把監督時間簽在對賬單位對賬時間之前,出現會計主管監督時間在前,開戶單位對賬員對賬時間在后的現象。
三電子對賬系統本身缺陷,對帳信息顯示假象
一是存在月度“余額對賬單上對帳監督員監督后未體現簽注對帳結果和監督員簽章的現象。如某中支2009年0月至200年6月,月度“余額對帳單就有72次出現此情況。二是存在事后監督員還未監督,而對帳單位在打印出的“余額對帳單上就顯示“比對一致的錯誤信息。三是在與本行內部資金往來帳戶對帳時,由于營業部門不能與實際業務系統聯網,靠單方錄入余額,如果經辦人員錄入的數據或信息錯誤,也體現的是對帳正確的信息,而系統本身卻不能識別并作出提示。
二、對策
一完善制度,強化管理。首先,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系統的電子對帳制度需結合目前執行情況和運行中發現的問題,上級行應進一步修訂完善,細化操作流程、操作標準,將電子系統對賬的日對帳、月對賬、年度對帳、面對面對賬、內部對賬等賬務核對工作有效結合,使電子對帳工作向縱深發展;其次,國庫核算系統的對帳,上級行一方面要盡快制定《國庫核算賬務核對工作實施細則》,統一規范會計核算賬務核對工作標準和方式,使各項對帳工作不斷規范化。另一方面應積極開發電子對帳系統軟件,使國庫對帳工作步入電子化軌道,提高國庫會計工作效率;三是要重視人民銀行其他資金的管理工作,建立相應的日常監督機制,規范央行費用、養老基金、工會經費等各類資金帳戶的對帳工作,強化內控管理。
二警鐘長鳴,防范風險。重視員工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內控風險意識,是保障銀行業務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各業務部門對賬務核對工作要給予高度重視,從思想上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從近年來銀行內部發生的案件中吸取教訓,加強對賬務核對工作的監督和管理。會計人員要提高對賬務核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因為它是會計核算基礎工作,是防止賬務差錯和嚴保人民銀行資金往來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強化會計內部基礎管理、防范操作風險的“第一道風險屏障。
三落實制度,規范操作。一是重視對賬人員的資格審批工作。人民銀行及開戶單位要選派政治業務素質高的人員辦理賬務核對工作,對不適合做對賬工作的人員及時進行更換。二是加強對各業務系統對帳人員電子對賬系統用戶管理。加強崗位培訓,提高對帳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工作責任心。三是嚴格落實對帳制度。認真執行上級行業務制度辦法,嚴格審核開戶單位用戶對帳人員、預留印鑒,嚴把對賬各個環節的關口管理。對開戶單位的預留印鑒審核,要依據有關制度,要求提供相關證明資料,進行實質審查,規避人民銀行自身風險。四是嚴格操作規程,按制度要求開展對帳工作,重視對帳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確保帳務核對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
四開發軟件,提高效率。盡快開發《中央銀行國庫會計核算系統》對帳系統軟件,加快電子化網絡進程,推進財、稅、庫、行橫向聯網,建立和完善電子對賬方式自動與相關單位進行對賬,減輕對賬工作人員工作強度,提高對賬工作效率,防范國庫資金風險。
五獎懲分明,推進工作。有效的激勵機制是制度落實的重要舉措。《湖南省〈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電子對賬系統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明確了人民銀行和開戶單位在對帳工作的紀律和責任,但缺乏獎勵條款。建議上級行完善制度,將對帳工作作為會計核算的日常考核重要內容,定期通報所轄工作開展情況,總結經驗,把在對帳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一定物質獎勵。使基層央行對帳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提高會計核算質量。
六優化系統,完善功能。對目前《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電子對賬系統》運行以來出現的系統問題進行調查、了解、分析,及時解決系統缺陷。分析對帳系統出現錯誤信息的原因,改進系統程序;進一步開通內部往來帳戶的聯網對帳,規避人為操作風險。
- 上一篇:黨支部民主評議細則
- 下一篇:財政監管背景下的財政權和行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