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工筆花鳥畫藝術創作論文
時間:2022-05-12 03:24:26
導語:粉彩工筆花鳥畫藝術創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粉彩開始于康熙時期,又名“軟彩”。作為釉上彩的新品種,它和五彩有著很深厚的淵源關系,制作工藝方面又充分汲取琺瑯彩的元素營養。瓷器粉彩歷來深受眾人喜愛,以雍正時期制作最精,故又有“雍正粉彩”之稱。描繪粉彩工筆花鳥圖案時,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在上面用蕓香油調合的彩料渲染。燒制后,其效果較淡雅柔麗,視覺上比五彩軟,所以也稱“軟彩”。在顏色使用種類方面,粉彩較之五彩更為豐富,比如說胭脂紅這種顏色,康熙時代的琺瑯彩中已經出現,到了雍正的粉彩中已經廣泛采用。相類似的紅色也有很多種類,淡色的好似薔薇,深色的又如胭脂等等,煞是好看。雍正時期粉彩瓷器的圖案畫面有花鳥、山水、人物故事等。但由于在繪畫技法上充分運用紅色、黃色以及白色的渲染技法,因此工筆花鳥畫最為常見,也居多數。乾隆時期的粉彩瓷從總體上看不如雍正時期制作精細。但仍創制出較多精致的工藝品。從整個圖案花卉上來看,乾隆時期的粉彩趨向復式繁縟,特別是在乾隆末至嘉靖初盛行紅地、綠地鳳尾紋的粉彩甚多。
2當代粉彩工筆花鳥畫的藝術創作
當代粉彩工筆花鳥畫正處在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重要發展時期,在創作理念、構圖布局、筆墨技法等表現形式上都有大膽的創新,并且呈現出多元化的藝術特征。創作理念的不斷更新,花鳥題材思路的不斷拓寬,裝飾手法的不斷革新,以及當代的藝術氣息與傳統的民族審美意識的不斷融合,涌現出許多富有生氣、時代脈搏的陶瓷藝術作品。當代的粉彩藝術體現了時代精神面貌,使古老的傳統形式閃爍出時代的光彩,盡情謳歌繁榮的美好生活,展現出多種更新更美、美不勝收的藝術精品。
2.1創作立意
創作—靈魂和核心,是一種綜合的、最終的表現形式,也是粉彩工筆花鳥畫的重要階段,融會了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和創造技巧。在寫生和臨摹過程中,創作側重于審美情趣、思想和靈性的抒發以及技術表現。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工筆花鳥畫也不例外,在一定生活體驗的基礎上,進行精心的構思和醞釀,采用合適的繪畫表現形式和整體構圖布局,最終孕育出優秀藝術品的誕生。生活是創作的基礎和本源。藝術創作,作為對整個社會的體驗和感悟,是以獨特的視角、敏銳的目光以及豐富的個人感情去審視生活、表現生活、記錄生活資料。同時,準確把握自然氛圍中的動植物的情態,深刻體會其意境。藝術生活實踐具備兩個特征,一是實踐的廣泛性,而是實踐的獨特性。生活視角的寬度和廣度迎合了工筆花鳥畫寬廣的創作題材范圍。在廣泛的實踐基礎上,以獨特的視角和眼光善于發現、捕捉生活中美好的東西,是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將瞬間的美以藝術形式表現出來,使之成為永恒,組成了生活實踐的重要元素。一定意義上講,藝術家是美的發掘者和創造者,而他的基礎是要有不懈的創作動力,廣泛收集各方面的素材,掌握大量的素材才能在創作時信手拈來,靈感不斷。立意是創作的核心和關鍵。創作的過程,是對生活素材藝術加工的過程。將廣泛的素材進行深加工,使之成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立意的構思是關鍵,它不僅要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素材,尤其是要在繪畫前便設計好素材的表現形式,做到心中有數。方熏先生曾說過“作畫比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在筆先。”這句話道出了構思立意的重要性。立意是各方面因素的綜合體現,它不僅體現了作畫者的生活基礎,同時也與其個人生活追求、審美情趣、價值取向以及藝術修養休戚相關。藝術繪畫品創作前,創作者就已經對這幅作品要表現什么精神內涵、采用什么內容進行表現以及如何表現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設計。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而構思立意是藝術高于生活的關鍵,是一種囊括個人情感、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的藝術思維活動。對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體驗和記錄是構思立意的源泉,它給人們無限的遐想和不懈的創作動力,使與創作者的主觀情感相互融合,相互滋養提升,實現了思想化的高深的立意,進而表現出技術作品畫面的意境。起稿是創作的表現和物化。工筆粉彩的創作不同于白描,雖然也是以白描的形式存在,但在要求上差別卻很大。在工筆花鳥畫的起稿中,線條表現手法是比較重要的因素,它起到勾勒物象輪廓的作用,其次是色彩搭配及表現技法的效果,從而達到畫面色彩及表現物象的和諧統一,因此粉彩瓷的繪畫是線條、色彩和技法的結合。在用粉彩中的生料勾出畫面時,畫面上線條的分布并非像一般白描寫生時那樣疏密有致,由于色彩顏料的介入使得線條感到復雜,形成塊面后就顯得簡化條理,創作者只有繪制好完整的畫稿和色彩搭配后,畫面整體效果就顯而易見。
2.2構圖布局
東晉時期的藝術家謝赫對結構布局進行過精辟的概括,在“六法”中提出“經營位置”之說,或稱“布局”、“置陳布勢”。構圖是對藝術創作的整體把握,是根據對客觀景物的認識感受,通過主觀的藝術加工,使相對獨立的素材有機統一匯集在一起,并表現特定思想含義的一種手法,通過使各種畫面的有機融合,使之相得益彰,更能鮮明地突顯主題,使主題更具感染力和藝術性。構圖布局具有一定的規范性,表現在:構圖布局體現主次分明。主次又稱“主客”或“主賓”。在布局中,主體物象是畫面題材的重點和中心,在構圖安排上,主體的位置應突出、醒目,把客體的位置隱蔽且在畫面上表現較虛,不能喧賓奪主,主次不分。一幅花鳥畫,總是把鳥作為主體,要千方百計地突出鳥的位置,其他景物都是為主體服務的。構圖布局體現隱現明確。隱現似乎與藏露相似,兩者之間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如畫家繪制撇叢蘭,可在蘭葉密處穿插花頭,這就是“隱”的表現手法;在疏處或空白處畫蘭花,讓花朵顯露出來,這就是“現”或“露”的表現手法。如畫荷花,有的花被荷葉覆蓋了,只露出少許花頭,有的花朵卻在白處顯露出來,這就是藏露的表現手法。構圖布局體現呼應緊湊。呼應就是畫面上的物象或色調或形態,形成互相呼應,相映成趣。凡是畫面中表現的物象,無論是外在的形或內在的神,都要產生呼應關系。有了互相呼應,才能使畫面上的景物成為統一的整體。構圖上的呼應關系的處理,應在上下、左右、前后、主賓等各個方面去考慮,使物與物之間,都能相互呼應,顧盼有情,氣脈貫通,情景交融。
2.3技藝表現
技藝表現形式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豐富,不斷傳承,不斷創新,動態的、發展的過程,體現了陶瓷藝術創作的可持續性。在粉彩工筆花鳥畫的表現技法中,極其多樣而精妙,其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是工筆淡彩和工筆重彩。工筆淡彩,又稱雙勾淡彩。即先用生料勾好物象后,再進行著色渲染,用玻璃白打底后,用粉彩油性顏色在花頭上進行渲染。渲染分暈染法、接染法兩種,也可自由組合。待花朵畫完后,畫絲須、點花蕊,再勾勒花瓣的筋。最后必須在畫面上添加配景和點綴物。這種畫面傅色簡淡、清新、明凈、恬靜,達到“輕拂丹青”,“以素靜為貴”的畫境。工筆重彩,也稱雙勾重彩,它是在畫面雙勾的基礎上,用濃重、深沉、艷麗的色調。在物象上多層次的渲染,并用水顏色渲染植物葉子和畫面的配景。著色順序也是先染葉,后染花。在染葉的同時從深而淺著染底色,留出葉筋和葉脈的線條,對嫩枝、細枝、新枝可用粉彩中的大綠上色即可。對于各種不同的樹木要用不同的染法。有的樹木不必渲染,可隨意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裝飾表現。待畫面全部完成燒制后,整個畫面呈現出絢麗照人、金碧輝煌、光彩艷發、繁縟富麗的藝術效果。
3《春酣國色》淺析
牡丹花,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給人高雅、大氣、恬靜的人文氣息,體現了東方文明含蓄清雅、豐華端莊的精神境界,彰顯了人們對和諧安康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正因如此,牡丹成了中國人心中富貴吉祥的載體,歷來為文人墨客青睞,備受人們推崇。正如清朝詩人劉灝所言:“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而花鳥畫歷來是文人墨客表現自身內在思想與追求的重要手段。它不僅重視寫真,更注重真善美的觀念表達,強調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曠心怡神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提升人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雖然畫中沒有人的活動,但富有花的綻放與鳥的靈動,蘊涵著濃厚的生命氣息。牡丹題材的花鳥畫更是體現了人們的審美情趣與價值認同,它不僅表現出內斂溫存的一面,更表現了綻放激情的一面,體現了東方文明一張一弛、張弛有度的哲學理念,有著自然、含蓄、恬靜的美。牡丹題材的花鳥畫的創作,個人傾向于主觀情思的直接流露,寓情于物,通過采用色彩鮮亮的蝴蝶紋,表現一種纏綿的意境,象征親人之間的團聚歡樂。與牡丹花紋的富貴、吉祥互相襯托,寓意一種美好的祝福。體現了濃厚的當代藝術氣息和大雅之美。
作者:王芳單位:中共景德鎮市委黨校
- 上一篇:預算會計準則論文
- 下一篇:固定資產折舊額會計準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