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術歌曲《孟姜女》的情感處理
時間:2022-07-31 09:23:00
導語:論藝術歌曲《孟姜女》的情感處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是表現藝術,而聲樂是一種情感藝術,用歌聲去表達作品的內容、思想感情,這是我們應當具備的表現能力。《孟姜女》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愛情傳奇之一,敘述了秦始皇時期一對新婚夫妻生離死別一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家喻戶嘵的傳奇故事,生動地描繪了孟姜女思念丈夫、懷念丈夫、千里尋夫、知道丈夫死訊哭倒長城的悲涼場景。
關鍵詞:孟姜女;情感表達;角色塑造;演唱風格
藝術歌曲《孟姜女》是作曲家王志信以我國江蘇民間歌曲的音樂素材進行二度創作完成的,其中戲曲的特色很明顯,歌曲中多處借鑒了戲曲的藝術表現手法。對于歌曲《孟姜女》分別從歌曲的音樂與感情之間的關系及重要性、演唱風格的藝術表現和演唱的情感技術處理方面進行了論述。
一、理解《孟姜女》的歌曲內涵
《孟姜女》這首音樂作品運用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分別描述了孟姜女對丈夫的思念,面對越來越艱辛的道路和惡劣的環境,依然堅持去尋找剛剛新婚不久就分開的丈夫。表現出在這樣的封建統治下一個瘦弱的女人對死去的丈夫相思之痛,描繪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演唱者要深刻感悟“春”、“夏”、“秋”、“冬”的季節特點,才能更加準確的表達出每個片段的內心掙扎的痛苦,演唱要委婉流暢、細膩柔美、還不失統一的表達這樣才能使音樂魅力發揮到極致加上它所敘述的凄楚動人的故事情節,使演唱者與觀眾之間能夠很快的產生一種真切的共鳴,從而更深刻地打動觀眾。每一首歌曲的感情都是不同的,每一首作品都是詞曲作家的內心感受。都非常明確地表現出了作者內心的真實想法,能夠充分理解作品的感情所在是演唱者的二度創作的條件。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一首作品前,要充分地收集作品的創作背景資料,了解詞曲作家的創作意圖并且能夠心領神會。演唱之前一定要先讓自己進入角色想人物之所想,正如前面所說,“在演唱時要想打動別人,首先要打動自己”。對于《孟姜女》歌唱中要把自己當成失去摯愛的無助女子,仿佛身處那個時代和環境,表情一定是幽怨、痛苦、無奈的,絕對不能嬉皮笑臉的,只有這樣才能將你的聽眾帶進你所描繪的情感世界中。聲樂藝術就像是一面鏡子,聽眾所聽到的畫面要和演唱者的歌聲描繪出的畫面以及作品本身所營造的情景是一樣的。《孟姜女》這部作品是一首中西方演唱方式的結合,綜合了中國的傳統民歌的唱法和西方的美聲元素,又加入了中國非常有深度的戲曲唱法,從而更加地考驗演唱者的專業水平。從中國人的欣賞能力和角度來看,感情上和習慣上更加地能接受。無論從演唱作品的題材和用速度、力度不斷地變化營造出來的情緒緊張度以及音色、情感都符合中國人民群紅的的審美要求和標準,更加的能體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經典名言。
二、《孟姜女》情感表達的演唱技術處理
在旋律創作把握上,演唱者要重點對裝飾音、波音、拖腔等一些潤腔技法練習,達到旋律形態的豐富多彩的要求。(一)對“逢”字的處理,旋律中有8拍的拖腔,音樂的旋律得到了拓展,達到主題承接自然的目的。(二)在演唱最后一段時,演唱者要熟練地掌握傳統戲曲板式中的“搖板”,它主要為了再現孟姜女冒著風雪千里尋夫的緊張、激烈的場面,在演唱的過程中有必要讓自己的腳也跟著一起動起來,加上肢體的語言模仿艱難痛苦的踱步場景,配合著緊張的節奏和曲調,進一步去感染聽眾。本曲的“冬”中運用了緊打慢唱的搖板方法使音樂情緒得到展開,旋律采用了“緊打慢唱”的方法,使用時將唱詞個別字突出延長,尾字落在板上,節奏速度加快,制造出緊張的氣氛。充分的表現出了孟姜女的內心掙扎的心理狀態,通過聲音的語言,營造出這樣一個極度悲傷的風雪環境。在《孟姜女》這首歌曲中,演唱者要充分表達體驗的感情,要把握住演唱技巧上的特點,這需要演唱者仔細揣摩歌曲的意境,人物的情緒,特別是要努力掌握戲曲中的咬字功力。這樣會為觀眾更加營造一種冰天雪地的感覺,萬物凍結,萬念決絕的意境,也更加富有民族特性。演唱者想要全面表達創作者的感情,就必須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增強對歌曲本身的感悟能力,學習更多的藝術表達形式,就《孟姜女》聲樂作品來說,它本身源自中國古代傳說,創作過程中融合了中國的民歌、戲曲、曲藝,這樣每個觀眾都會找到自己熟悉領域的影子,更加容易使人接受,加上詞語簡單易懂,連續而又不顯重復,這就要求演唱者要精準掌握聲樂樂曲中的感情變化,才能充分發揮演唱者的唱功,這樣才能打動觀眾的心。感情的表達,建立在理解演唱技巧的技能之上,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練習,才能是聲樂表演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整部作品感情的表達是作曲家通過兩次轉調來實現的,這要求演唱者要對節奏強弱的改變、音域條件和音樂的主題旋律的非常的了解并且能夠駕馭,演唱者必須把中國的傳統和現代民歌與中國戲曲、西方國家的音樂特點和技巧方式熟練掌握并且能夠靈活轉換,將一首看似簡單的原始民間小調創編演繹成一曲動人心魄、氣勢宏大、感人至深的大型聲樂作品。
作者:師娟娟 單位: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張華生.歌唱呼吸的正確運用[J].科技咨詢導報,2007.
[3]薛良.歌唱的藝術.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
[4]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上一篇:淺談音樂教學的語言藝術
- 下一篇:藝術歌曲《故鄉雨》創作特征與演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