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夜月》音樂與演唱分析

時間:2022-09-10 11:16:04

導語:《延安夜月》音樂與演唱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延安夜月》音樂與演唱分析

一、歌詞分析

延安夜月》歌詞選自李季1961年7月的同名詩,共四大句八個分句,內容是表現一位老干部在夜色下重返延安時看到的景象及內心感受。歌詞如下:“水數延河清哎,天數延安藍啊。延安的人兒最相親喲,延安的月亮分外圓哪。山川閃銀光哎,河邊歌聲喧噢,望著這樣的山和水喲,叫人今夜怎安眠噢!”前四句主要描寫延安的景色,“河水”、“藍天”、“人兒”、“月亮”在夜幕下構成一幅淡雅的生活水墨畫,恬靜而幽美。后四個分句的歌詞則是前四個分句的升華,從“叫人今夜怎安眠”,可以看出作者對于延安這塊土地,對于延安的鄉親們深深的熱愛與眷戀。襯詞,是指在基本詞句上附加的一些襯托性虛詞。歌曲中襯詞的使用不僅僅擴大了歌曲的結構,活躍歌曲的節奏,更為重要的是增添了豐富的生活氣息,同時也給演唱者在自由詮釋歌曲意境時增添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原詞是兩段體,丁善德先生在歌曲創作時將音樂的曲式結構調整為帶有分段的兩部分,從橫向上進行了擴充,打破了歌詞原有的結構,豐富了音樂語匯,增大了情感表達的空間。信天游第一句句尾上的長音一般都是用“喲、哎、嗅”等襯字拖腔,曲作者在這首歌中也增加了許多語氣襯詞,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口語化。

二、曲式結構分析

曲式圖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四個樂段,具體的結構為:從前奏開始就獨具匠心,烘托意境,渲染氣氛,這是丁善德藝術歌曲創作的主要特點之一。開始的八小節前奏,速度徐緩,力度較弱。在鋼琴五度關系疊置的和弦延長音背景下,旋律聲部帶有陜北信天游的地方色彩,仿佛把我們帶入安靜祥和的夜晚。之后,十六分音符構成的四、五度音程的兩小節分解和弦,輕快而流暢,引入歌唱部分。這種分解和弦音型是鋼琴伴奏的基本音型,貫穿全曲,起到了統一全曲的作用。第一部分共22小節,由帶有短小連接的兩個樂段構成。通過寫景,表現出人們對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感情。曲調具有陜北山歌的風格,是對應性的二樂句樂段,采用陜北流行的徵調式。插入一段運用增三和弦和四、五度疊置的色彩性和弦的間奏,把原先的C徵調的第一段引向F徵調的第二段。這也是一個對應性二樂句樂段的結構,兩部分的聯系在于調式的四度模進(C徵一F徵)和曲調上的“合尾”現象。第一部分結束后是10小節的間奏,又回到靜謐的夜色意境之中。第二部分分共20小節,也是由兩段構成。這一部分的伴奏織體雖然與第一部分相同,但是速度加快,氣氛比較活躍。樂段Ⅲ是C羽調,通過連續切分音的運用,表現了主人公心潮起伏的心情。接著,樂段Ⅳ轉入G羽,感情的波瀾進一步發展,這一段的曲調和上一段不同,但也運用“雙切分”的節奏,使兩段有所呼應,同時也表現了主人公內心的感慨。最后一句歌詞“教人今夜怎安眠”,全曲的最后一音沒有向下回到G羽的主音上結束,而是通過向上跳進到屬音,疑問中又充滿著肯定的語氣。《延安夜月》的調式是按照我國的民族調式發展的,布局如下圖:綜觀全曲的調性布局,從宮音系統來看,是“合尾”式的調性布局。第一部分從F宮(C徵)四度上行到bB宮(F徵),又從bB宮(F徵)四度上行到第二部分第一段的bE宮(C羽),作品最后結束在bB宮(G羽),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共同結束到相同的宮調上。這種轉調的使用使整首作品既有豐富的和聲色彩,又有鮮明而清新的民族風味。

三、鋼琴伴奏分析

丁善德歷來很重視鋼琴伴奏的寫作,“在為歌曲編配鋼琴伴奏時,注意織體與歌詞內容和歌曲情感相吻合。”1力求做到伴奏緊密同內容結合,表達詩的意境和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丁善德的其它藝術歌曲一樣,這首歌的前奏部分同樣令人耳目一新。前八小節低音是五度和八度長音支持下的空曠的和聲音響,高聲部的旋律音具有典型的陜北地方音調特征。彈奏時要在mp或p的力度上以穩定的速度從容的彈起,注意彈奏出了歌曲的意境和地方民族風格的音樂色彩。音樂稍微暫停之后,兩小節呈弧線型進行的分解和弦音型速度稍快,為歌唱旋律的進入做了準備,彈奏的時候要注意呼吸,要用激情的演奏去帶動演唱者。歌曲的兩個部分伴奏基本相同,中間的間奏也和前奏基本一致。但每個部分內部的兩個分段在伴奏的寫作上卻有所對比。歌曲樂段Ⅰ和樂段Ⅲ都是左手四分音符的低音和右手六連音相結合的伴奏音型,描繪了延安朦朧的夜色和粼粼水波的景象,這也是歌曲基本的伴奏音型。樂段Ⅱ和樂段Ⅳ都是左手六連音或八分音符的柱式和弦音型,右手彈奏八度歌唱旋律,顯得非常規整統一。“天數”兩字伴奏小節的第二拍分別出現的降低二級音和六級音的增三和弦不協和音,是對前面完全協和音程在色彩上進行的變化與對比,能加強作品的色彩感,使夜月的景色更加形象。樂段Ⅰ和樂段Ⅱ之間的三小節連接部分,伴奏的低音由單音變成了密集排列的和弦,增加了和弦變音,情緒上稍加激揚。彈奏時要注意力度、色彩和速度的變化。尤其是歌詞進入前的那一小節,要注意在人聲進入上上需要和演唱者有很好的協調。此外,鋼琴彈奏時還要注意歌曲調式調性的發展變化。比如,第二部分開始調性從F徵轉入C羽,伴奏部分通過和弦變音轉換自然,鋼琴伴奏要注意轉調的銜接,要在前后統一的六連音伴奏音型下自然地進入下一段音樂。

四、演唱分析

藝術歌曲一般采用美聲的西洋演唱風格或是中西結合的演唱方法來演唱。在演唱《延安夜月》這首歌曲時,要特別注意歌詞與音樂的融合,語氣與旋律的結合。演唱時不需要華麗的技巧和太大的音量,要注重歌詞賦予的情感,歌唱者的情緒要隨著音樂所創設的意境改變聲音的力度、速度、音色,要體現出丁善德先生藝術歌曲在民族化風格方面的獨具匠心。(一)歌詞處理。《延安夜月》歌詞語言屬現代詩歌的范圍,貼近生活,樸實真切。曲調與語言結合自然、緊密,具有口語化的特點。歌唱時,要通過歌詞的分析,抓住詩的意境,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聲情并茂協調地統一在聲樂藝術的表演中。傳統的歌唱理論將漢語按韻母相同或相近者合規為十三轍。《延安夜月》的歌詞如果不考慮襯詞,第一部分各分句的末尾字分別是“清、藍、親、圓、”,第二部分各分句末尾字分別是“光、喧、水、眠”。偶數句押韻的字分別是“藍、圓、喧、眠”,這四個字的韻母分別是an、uan、uan、ian,屬于言前轍。此轍的主要元音是a母音,在演唱時可適當延長a母音,盡量歸韻前可增添一些前鼻音n的音素。發聲時注意舌面放平,抬起軟腭,保持喉頭在較低的發音位置,聲音要明亮靠前。還要注意在中聲區發a母音時基本比較純正,到了過渡聲區就要在a母音里摻o的音色,口型也要豎一些,以求聲區的統一和音色的圓潤。《延安夜月》每個分句末尾都有襯詞,先后運用了哎、啊、喲、哪、噢等表達語氣的感嘆詞,敘述中融入了更多抒情之感。如果沒有這這些襯字,直接在歌詞的實詞上拖腔,既不能抒發情感,也不能很好地體現當地民歌自然的口語化習慣。演唱的時候要仔細體會這些襯詞的語氣和情感,要唱出親切感。再者,由于襯詞的使用,一方面樂句得到了擴充,另一方面這這些襯詞時值也較長。演唱時要對氣息呼出的流量加以控制,要保證唱延長音和高音時時值的充分。如“天數延安藍啊”的“啊”字從d1七度大跳到c2上延長三拍半,演唱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在吸氣的瞬間頭腦中就應該想到音高位置,腰部要有輕微的膨脹感和對抗感,要唱夠音樂的時值。(二)氣息把握。這首歌的音域是c1____g2,但歌唱旋律一般在中高聲區進行,也就是常說的過渡聲區。這雖然有利于歌唱者發揮明亮抒情的音色,但過渡聲區發聲時喉頭很容易上提,氣息也容易上浮。比如“延安的人兒最相親喲,延安的月亮分外圓哪”一句多次出現了f2、g2的高音,這是一般男高音聲部換聲的地方,也是初學者真假聲最難混合的地方。演唱的時候,要注意真聲和假聲的混合,要保持深吸氣的狀態,氣息不能上浮。歌唱旋律進行的音程跨度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前兩句的每一句開頭“水數”“天數”上下跨度都是八度,如果把這兩處的音程一起來看,達到了十二度。這對于一般演唱者來講,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演唱的時候要提前作好氣息的準備,以便吸入充足、適度的氣息量,保持歌唱器官,尤其是喉頭的穩定,旋律越向上進行,氣息則越要注意下沉,要做到聲區轉換的自然、統一。切分音在這首歌里也多次出現,僅歌唱旋律就有二十四處之多,表現了主人公澎湃起伏的激動心情。演唱這些切分音時要注意強弱的變化。每一句的開始小節都是切分節奏,旋律也大多在中高聲區進行。發聲前氣息應吸的深一點,要唱在氣上,要唱得連貫自然,要唱出切分節奏強位置和弱位置力度的細微變化。在第二段的開始部分“山川閃銀光哎”出現了臨時降號,歌曲的情緒也發生了變化,這時候氣息要保持氣息穩定有力,音色明亮而充滿熱情,要表現出革命戰士對延安革命根據地的無限深情和激動的情緒。此外,頻繁出現的漸強、漸弱的力度變化記號對演唱者的氣息控制也提出了較高要求。(三)情感把握。藝術歌曲大多以抒情為主,歌唱的主旨也在于“以情動人”。第一部分主要是寫延安的景色,情緒上是比較平穩的,整個線條比較的圓滑,聲音以柔為主,以此來描繪延河的水在夜月的照映下閃著銀光的美好景色。第二部分描述“延安的人兒”的深切懷念之情是熱烈的,情緒也有平穩含蓄過度到比較活躍。演唱這部分要充滿熱情,聲音更要明亮而富有感情。例如:“閃銀光哎”、“這樣的”、“山和水噢”,在咬字發音的時候色調比較明亮,還要注意語氣的親切與自然,要把對延安夜色的贊美和對延安人民的深情厚誼充分表達出來。(四)速度力度把握。《延安夜月》這首歌開始是Andante,經過Piumosso、Atempo,最后又回到Andante,全曲結束。歌曲從整體演唱的把握上來是相對平穩緩慢的。有時需要我們在歌曲中做一些微調,以求更好的去表達歌曲的內容。前奏的最后兩小節標記了第一部分開始的演唱速度是行板,演唱到“延安的人兒”時速度可適當加快,唱到“分外圓哪”可稍微放慢,給人以段落的終止感。從第二部分開始,速度可以比前一段落稍微的加快一點,氣氛相對比較活躍。同樣,最后一句“教人今夜怎安眠噢”速度可適當放緩,結束全曲。另外,這首歌曲是屬于字少腔多,并且旋律聲部音程的跨度也是非常大的。這首歌的力度表情記號也標記的很明確,基本以mp和mf為主。演唱的時候要注意掌握好強弱分寸,要與歌曲的整體情緒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聲音要穩定而富有光彩,喉嚨不要開的太大,要以中等音量為主,除非有力度標記外在高聲區盡量用弱聲唱出來。在“延安的人兒最相親喲”處,音區較高,力度由mf到f,撮口音“最”是歌曲的最高音。演唱的時候要注意氣息下沉,充分打開共鳴腔體,進入高位置的歌唱狀態,要突出歌詞內容的肯定語氣。在“山川閃銀光哎”一句調式發生了變化,力度也加強為mf,演唱的時候要注意調式色彩的對比。結尾處的“噢”字,沒有在主音上結束,而是在屬音上結束,令人回味。在音樂的處理上,可以使用半聲或弱聲,減慢語速,力度變弱。但一定要保持聲音的時值,不能提前結束或提前丟掉氣息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大燕,《藝術歌曲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年2月版

[2]趙爽,《丁善德藝術歌曲創作及演唱研究》[D],碩士論文,2012年4月

[3]倪瑞霖,《丁善德的藝術歌曲創作》[J],音樂藝術,2005年第4期

[4]丁善德,《作曲技法探索》[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5]桑桐,《簡論丁善德音樂作品的性格特征》[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作者:劉鋒 單位:海南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