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05-09 09:25:38
導語: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大學語文教學都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教學水平上,即教師的“滿堂灌”式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學習的效果十分低下。本文主要是依靠新媒體,探索新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以拓展與延伸大學語文教學的方法與途徑,從而提高大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
根據國家高等教育課程的整體規劃,大學語文一直是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語言能力提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提升大學生的綜合道德素質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受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以及新媒體網絡技術的影響與沖擊,大學語文教學正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與探討新媒體環境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問題,以期望研究結果有助于改變大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有助于提升大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
一、大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大學語文教學的教材現狀。目前,我國高校使用的大學語文教材多種多樣,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大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多數都偏重于古代文學,反映時代氣息與主題的篇幅少之又少。它常常給人造成這樣一種感覺或印象,學學語文就是學習古代的文學知識。當前,我國時代的主題是不忘初心,實現中國偉大的復興。如何將這一主題融合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既能讓大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又能使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得到提升,并升華愛國主義情感,這是值得研究與關注的課題。此外,現有的大學語文教材更新的速度慢。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應結合時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大學生心理變化與需求,及時更新大學語文教材的內容。(二)大學語文教學的方法與手段現狀。從目前高校所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狀況來看,有的大學以必修課的形式開設;有的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師范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大學語文大多數是必修課;其他專業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多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其教學采用大班教學模式。對于教師而言,受教學對象人數眾多的影響與制約,很難做到個性化教學;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出發點往往是為了及格獲得學分,不影響畢業,根本達不到語言能力提升以及人文素質提升的教學目標。(三)大學語文教學的師資現狀。相對于其他學科教學來說,大學語文課的教學具有更高的難度要求,客觀上就要求大學語文課老師在知識與能力上要具有高于其他學科的教師的修養水平,否則,難以勝任。大學語文涉及到歷史、哲學、文學、教育、倫理等方面知識,教授者不僅是精通大學語文的專家,而且還是了解與掌握包羅萬象知識的雜家。然而,當前大學語文的師資隊伍能夠達到上述水準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數的大學語文教師對大學語文專業知識比較精通,但他們卻不是包羅萬象知識的雜家。這就很難將大學語文講活,講透。
二、新媒體環境為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機遇
新媒體是一種數字化媒體,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基本形式。它為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機遇,具體表現在教學內容與手段兩個方面。(一)從內容上來看。新媒體環境豐富了大學語文教學內容。大學語文教學可以將大學生喜愛的,且富有思想教育意義的網絡文化以及大眾文化吸收進來,“借助兼容并包的精神與準則,選擇具有審美性、人文性,同時還能夠使得學生心靈有所觸動的作品進行教學,以期為學生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學氛圍和學習境界”。[1](二)從手段上來看。新媒體環境拓寬了大學語文教學手段。大學語文教學不再是單一的傳統滿堂灌式教學,代之而起的是以教師課堂教學為主,多樣化教學手段并存的局面。一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平臺,將大學語文知識與聲音、圖像與圖片、視頻融入一體的教學之中,從而增強大學語文知識的可接受性。二是新媒體環境為資源共享與互動提供了平臺。比如,自媒體中的QQ群、微信朋友圈以及微信公眾號等都是資源共享與師生之間互動最好的平臺。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
(一)大學語文教學內容多元化。大學語文教學內容應在原有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吸收那些能夠反映時代氣息與主題,又被大學生樂于接受的網絡文學與大眾文學等內容。當然,所選取的教學內容必須與大學生所學的專業一致或接近,尤其是要注重所選的內容能提升大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人文素質。在高校,大學生的學習是按專業進行的,不同的專業學習內容是不同的。就大學語文教學來說,專業不同,其教學內容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比如,針對藝術類專業,就可以選取《心靈的鏡子》和《最后的常春藤葉》等名篇,網絡文學就可以選擇《你若懂我該有多好》等;針對師范類專業,大學語文教學內容就要與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大學語文教學內容有所區別。(二)大學語文教學方法與手段多樣化。1.充分利用多媒體,改變傳統單一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與發展,現代教育技術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一些現代化的多媒體教育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來,課堂教學不再是唯一的、單調的教師語言傳授,而是集教師語言、多媒體聲像、圖片影視資料等于一體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大學生不再把學學語文看作是一件很無聊的事,這極大地調動了大學生學學語文的積極性,加深了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了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與發展。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注意兩種傾向:一種是只采用傳統的“黑板+板書”式的講授式教學;另一種是完全依靠課件,而從不使用“黑板+板書”。在具體教學中,“黑板+板書”與課件要綜合起來使用,具體的應用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來進行。2.充分運用自媒體,進一步拓展大學語文教學傳播的空間。自媒體平臺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在上述自媒體平臺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自媒體QQ群、微信朋友圈及公眾號。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也要充分利用自媒體中的博客、微博、微信以及QQ群等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其基本思路就是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博客、微博、微信群、QQ群以及微信公眾號,將課后自學的篇目上傳至自媒體網絡平臺,由大學生自學;大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討論,發表感想或議論等。3.開展在線課堂教學模式。受課堂教學時間、人數、教室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效果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想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就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在線教學。即提前將教學內容錄制成視頻文件,上傳至互聯網,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只要有計算機終端設備,就可以接受學習。(三)改革大學語文考核方法。傳統的大學語文考試側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的考核,忽視其他環節的考核。有的大學生平時不學習,在期末時搞突擊也能順利通過考試。為了提高大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應改革大學語文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大學語文考核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平時作業成績,包括書面作業、感想與議論(通過自媒體來完成);二是在線學習成績,包括學習課時,回答問題等;三是期末考試。對于期末考試,可以借鑒漢語水平考試的做法,利用考試軟件進行考核。大學語文不僅可以補救學習者中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不足,而且還可以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2]。因此,高校要重視大學生大學語文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熊婕.網絡語境下的大學語文教學策略淺論[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9:101~104
[2]季汝甜,高烈明.大學語文教學熱點問題探討[J].語文建設,2013,4:13~14
作者:崔娟 單位:中共丹東振興區區委黨校
- 上一篇:高校排球教學論文
- 下一篇:植物學促進優良學風建設